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英國天才音樂家本傑明•布裡頓百歲冥誕

2013年11月23日

英國作曲家本傑明•布裡頓是20 世紀最重要的音樂家之一。他的一生具有多樣而精彩的層次和面貌:他精湛的技藝、他的博學和戲劇性的直覺以及反戰立場,使他成為英國樂壇上的一位「模範生」。作為堅定的和平主義者他曾流亡國外;海風強勁的英國東海岸是他的最愛,也是他靈感的源泉。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1913年11月22日,本傑明‧布裡頓(Benjamin Britten)在英國東部城市洛斯托夫特(Lowestoft)誕生。布裡頓家面海而居,海濤聲是小本傑明初聞的樂音。

他五歲開始學鋼琴,8歲學習中提琴並嘗試作曲,顯露了與眾不同的神童天賦;而海洋則是他一生初始的音樂體驗。布裡頓顯然十分眷戀作為暑期渡假勝地的家鄉-洛斯托夫特。他在這裡度過了21個寒暑。

渡假勝地-洛斯托夫特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性向噤聲

1937年初,布裡頓同時失去了兩位摯愛的親友-母親和好友布拉斯(Peter Burras)。他陷入深沉的孤寂,也停止了音樂創作。就在這期間,他與男高音彼得‧皮爾斯(Peter Pears)之間擦出了情感的火花。

1938年,這對好友兼情侶從倫敦搬回布裡頓老家的"哈森磨坊"(Hudson's Mill)。劇作家及記者阿貝爾斯(Norbert Abels)指出:"在這座老磨坊裡,布裡頓和皮爾斯兩人展開了一種在音樂史中少見的,一人作曲一人詮釋的藝術共生式的非凡合作。" 雖然兩人的伴侶生活持續到1976年布裡頓去世,他們周遭的人也都知曉兩人同性戀的關係,但從未有人揭露這個秘密。

皮爾斯與布裡頓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流亡

1939年春,布裡頓和皮爾斯前往北美開始了三年的流亡生活。對於熱愛和平的布裡頓來說,他沒有別的選擇。歐洲二戰期間,這對情侶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紐約市布魯克林藝術家群體聚居的"二月之家"(February House)度過。身處美國左翼自由派人士圈中,以及與皮爾斯情感和諧,雖屬戰亂時期,布裡頓暫時又重獲安全感。

撫慰受傷靈魂的音樂之旅

但思鄉情切的布裡頓和皮爾斯於1942年早春回到英國。解除兵役的布裡頓接受"大不列顛藝術委員會"(The Arts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的委派,為深受戰爭傷害的人們舉行音樂會。

梅紐因圖片來源: AP

在此意義下,布裡頓於戰後的1945年,與小提琴家及作曲家梅紐因(Yehudi Menuhin)一同前往德國,在西方盟國及蘇聯設立的難民營中,為戰後無家可歸的人們演奏音樂;他們也在住宅區、軍營、修道院及學校演出。那時,納粹恐怖和殘酷暴行所帶來的不祥氛圍,彌漫在空氣當中,作曲家在音樂會上看到大屠殺中九死一生倖存者臉上猶有餘悸的驚恐.....這趟旅程、這個德國,在布裡頓內心打上了永難忘卻的烙印。

譜寫生平自傳

布裡頓在創作當中,如1945年的歌劇《彼得‧格賴姆斯》(Peter Grimes)以及歌唱組曲都對戰亂有所表態。他作曲最講究歌聲及元音,擁有皮爾斯這樣一位世界一流男高音伴隨一旁,真是天作之合。1943年,他為男高音、圓號及弦樂器創作的小夜曲,完全是為皮爾斯量身製作。

男高音皮爾斯演唱《戰爭安魂曲》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與音樂史上的其他偉大作曲家相比,布裡頓的音樂具有高度的自傳性。因此,歌劇《彼得‧格賴姆斯》中出現四首海的間奏曲(Sea Interludes)也就不足為怪;而和平主義者布裡頓在《戰爭安魂曲》(War Requiem)中所表現出的,相當於強烈反戰聲明的藝術創作就更不奇怪了。1962年,在英國聖邁克爾大教堂(St. Michael's-Cathedral)的落成儀式上,布裡頓不僅以《戰爭安魂曲》追思陣亡士兵,同時也敦促人們堅守和平。為了促使二戰敵對國-德國和英國的和解,男高音皮爾斯與德國著名男中音菲舍爾-迪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同台演唱布裡頓的《戰爭安魂曲》,一首反戰的安魂曲。

作者:Philip Süthoff 編譯:楊家華

責編:洪沙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