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奧委會「口套」風波
2008年2月13日兩天前,媒體報導了英國國家奧委會採取了一項有些出格的措施。這個委員會要求同每個今年夏天前往北京的運動員和其他隨隊人員簽署一項協定。這個行動本來不可厚非,它屬於這類活動中的正常程序之一。但引起特別關注的是,這份協定中第4條款規定,運動員不能對有政治敏感性的事情發表評論,包括對中國人權狀況。不在這份文件上簽字的人,不能代表英國奧林匹克團前往北京。
這一條新聞在媒體公開後,引來強烈反響。英國以及境外媒體紛紛指責國家奧委會的決定是給運動員和其他工作人員戴上"口套",限制他們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幾天來的重壓,讓英國奧委會不得不對協定作出相應調整。該組織總幹事克萊志已表示,英國國家奧委會絕對沒有要"限制運動員說話自由權"的企圖。他保證說,他們制定的長達32頁的協定肯定有不足之處,他領導的奧委會將在短期內對該文件做仔細評估。
英國事件發生後,德國、美國、比利時、加拿大、荷蘭等國家紛紛表態,同英國的做法保持距離。美國奧委會發言人對德新社記者說,國際奧運憲章對這類問題早有明確闡述,沒有必要超出它的範圍。美國不會這麼做。國際奧委會憲章第52條規定,運動員在奧運會比賽期間,不論在賽場還是在奧運村,都不能進行任何政治的、宗教的和種族主義的宣傳和與此有關的示威。
"記者無疆界"組織公開譴責英國國家奧委會的做法。該組織認為,英國的做法很典型,很有代表性,它表明西方同中國的交往中,越來越小心謹慎。這個過程中,政治犯和因言獲罪的在押人士被遺忘得一干二淨。"目前的這個事件,生動刻畫了當今一些奧林匹克運動代表缺乏勇氣的特徵"。2月20日,歐洲奧委會在洛桑舉行會議,"記者無疆界"提議屆時應把運動員言論自由問題提上議事日程。
中國方面對該事件還沒有直接表態。中國奧運組委會一名發言人對媒體說,歡迎所有國家的運動員到北京參加奧運會並希望,所有有關人士都能夠遵守奧運精神以及國際奧委會的有關規定。
德國協定的禁止內容:服用興奮劑
德國國家奧委會新聞發言人在評價英國事件時說,我們的運動員都是有決定自主權的成熟公民,他們很清楚自己肩負的責任,他們當然也很清楚,他們是可以和能夠表達自己觀點的。在接受德國之聲記者詢問時,這位發言人說,奧委會同運動員之間簽署這樣的協定純屬正常的程序。對運動員而言,有些活動是禁止的,比如,不得在此期間寫部落格在網上發表,不得做新聞報導等等。
今年,德國國家奧委會同前往北京運動員之間的這份協定含有一項特殊的內容:即特別強調同服用興奮劑做堅決的鬥爭。每個運動員、隨團醫生等代表團成員都必須簽署過去不曾服用、現在也決不服用興奮劑的內容。如果拒絕簽署這樣內容的協定,運動員不得加入德國奧林匹克代表團。一旦服用興奮劑醜聞曝光,該運動員必須全部自費返回德國。
目前,德國的這項協定文本已經草擬完畢,但德國的奧運代表團還沒有組建,因為一些賽季的小組賽程還沒有結束,比如,男籃的資格賽要到今年7月20日才能結束,剛好還能趕上北京奧運。德國國家奧委會將在重要比賽基本結束之後,根據運動員的體能和競技狀態,決定奧運團的成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