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英國首相約翰遜已被告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不出席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英國是本屆氣候大會的主辦國,峰會將於10月31日至11月12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包括美國總統拜登在內的世界多國領導人將出席此次氣候會議,它被視為是設定各國碳排目標、減緩全球暖化的重要一步。
"現在很清楚,習近平不會出席,首相已經接到通知,"《泰晤士報》援引一位未透露身份的英國消息人士報導,"我們不知道的是,中國將會採取何種立場。"《泰晤士報》還指出,英國舉辦方擔心,習近平決定不出席,可能是中國在能源緊缺的情況下拒絕制定氣候變化新目標的前奏。
面對減排壓力 莫里森確認出席
另據路透社報導,澳洲总理莫里森周五(10月15日)宣佈,他將出席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其保守派政府面臨著來自國際社會的減排壓力。莫里森告訴媒體,這是一次重要會議,他很期待。
莫里森曾表示,由於新冠疫情,他可能不會出席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現在隨著澳洲疫情緩和,封鎖措施逐步解除,雪梨將從11月1日起對接種疫苗的國際遊客開放,相關擔憂也得到緩解。
澳洲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國,亦是天然氣的最重要生產國之一。莫里森政府表示,將"盡快"實現淨零碳排放,最理想目標是在 2050 年之前,但還沒有做出任何承諾。莫里森向媒體表示,他正在為此進行努力。
英女王怒批尚未證實出席的各國領袖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當地時間周四出席威爾斯議會開議儀式時,被捕捉到與議會主席瓊斯(Elin Jones)抱怨:"我一直聽聞有關氣候大會的消息,結果還是不知道有誰會出席"、"我們只知道有的人不來了……他們光說不練,實在令人惱火。"
除了世界最大排放國中國的領導人習近平沒有確認出席以外。 目前也不清楚全球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印度的總理莫迪是否會出席會議。
從德國到加拿大再到中國,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皆受到極端天氣所造成的嚴重影響。充滿斷垣殘壁的重災區照片最近幾周一直佔據著大量新聞版面,導致這些災情的罪魁禍首是氣候危機嗎?
圖片來源: Costas Baltas/REUTERS7月底以來,希臘一直維持著40℃的高溫天氣。位於愛琴海(Aegean Sea)上的羅德島(Rhodes)也發生嚴重的森林大火,半數地區停電。許多居民和一處軍營被迫疏散。
圖片來源: Lefteris Damianidis/AA/picture alliance 7月底以來,強度空前的森林大火也席捲了土耳其安塔利亞和穆拉的旅遊區,大面積森林和農田化為灰燼,成千上萬遊客被迫乘船從飯店撤離。已有多人在火災中喪生。大火暴露了土耳其嚴重缺少滅火直升機等問題,安卡拉政府的救災不力招致民眾強烈批評。多國已伸出援手。
圖片來源: AP/dpa/picture alliance7月底、8月初,酷暑高溫和嚴重乾旱導致義大利的西西裡島、撒丁島和瀕臨亞得裡亞海的阿普利亞等地發生嚴重森林火災,許多居民不得不疏散。
圖片來源: Vigili del Fuoco/dpa/picture alliance在兩天內達到等同於兩個月的降雨量,由此引發的洪水在西歐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結果,在德國和比利時至少有209人在洪災中死亡。狹窄的山谷溪流在數小時內上升為洶湧的洪水,使已經存在幾個世紀歷史的老城蕩然無存。重建被毀的房屋、商鋪和基礎設施,預計將花費數十億歐元。
圖片來源: Thomas Lohnes/Getty Images創紀錄的洪水也襲擊了印度和中國的部分地區,淹沒了水壩和排水系統。中國城市鄭州的地鐵系統也受到洪水襲擊,即使在雨季,這些地區今年的降雨量也顯得比往年更多。科學家們預測,氣候變化將導致更頻繁、更強烈的降雨。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颱風」煙花」在上海附近登陸,數百個從上海出發或飛往上海的航班被取消,上海各區也提前疏散居民。鄰近上海的浙江寧波、杭州多出出現淹水、海水倒灌災情。
圖片來源: cnsphoto VIA REUTERS上周末的大雨造成英國倫敦市區淹水,當局封閉數十條道路以及一些地鐵站。位於英國南部地區的南薩福克郡和懷特島部分地區,降雨達到100毫米左右,等同在一天內降下一個月的雨量。氣象學家表示,最近的熱浪使地球表面更多水份被蒸發,大氣所凝結的水氣後,強降雨的機率也提高了。
圖片來源: Justin Tallis/AFP/Getty Images強烈的高溫也變得越來越普遍,正如6月底在美國華盛頓州、俄勒岡州以及加拿大卑詩省的情況。在」熱穹」下的炙熱溫度,即被高壓鋒線困住數日的熱空氣,造成數百人因高溫而死亡。卑詩省萊頓村的最高氣溫達到49.6攝氏度(121華氏度),該村在隔天就被高溫引發的大火燒毀。
圖片來源: Ted S. Warren/AP/picture alliance熱浪過後,乾燥的條件正在助長該地區的野火,俄勒岡州此次的大火在短短兩周內燒毀了相當於洛杉磯的面積(約1300平方公里)。火勢之大影響了天氣系統,大火產生的煙霧也被風吹到到遠在美國東岸的紐約。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沒有人類造成的氣候變化,這種天氣狀況是 "幾乎不可能的"。
圖片來源: National Wildfire Coordinating Group/Inciweb/ZUMA Wire/picture alliance在南半球,巴西中部正在遭受百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增加了亞馬遜雨林發生火災和森林遭到進一步破壞的風險。研究人員最近在報告中提到,亞馬遜河東南部的一大片地區已經從吸收二氧化碳轉為排放這些會促使地球暖化的氣體,使雨林更加逼近「臨界點」。
圖片來源: Andre Penner/AP Photo/picture alliance經過多年無情的乾旱,馬達加斯加有超過114萬人經歷糧食不足的問題,一些居民不得不生吃仙人掌、樹葉和蝗蟲。在沒有自然災害、作物歉收或政治衝突的情況下,馬達加斯加目前的嚴峻形勢被認為是現代歷史上,第一次完全由氣候變化引起的飢荒。
圖片來源: Laetitia Bezai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逃離衝突和自然災害的人數在2020年創下了10年來的新高,有5500萬人在自己的國家內重新尋找住所。除此之外,還有約2600萬人跨越國界逃亡。難民觀察機構在5月發布的一份聯合報告顯示:四分之三的境內流離失所者是極端天氣的受害者,這個數字很有可能會繼續增長。
圖片來源: Fabeha Monir/DW (來源:路透社,法新社)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