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英雄難過美人關?

2012年11月12日

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彼得雷烏斯因婚外情而宣佈辭職,媒體緊追不放繼續爆料,而共和黨陣營更是懷疑整起事件夾雜著「政治陰謀」。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五,在伊拉克力挽狂瀾,一向被視為"美國英雄"、乃至"道德楷模"的彼得雷烏斯(David Petraeus)宣佈辭職,引發美國輿論一片大嘩,各媒體把剛剛結束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暫時拋到一邊,全力追蹤這位"軍神"的婚外情。隨著越來越多的媒體追蹤報導,事件的始末也似乎逐漸顯出端倪。

彼得雷烏斯自己在辭職聲明中表示,"在結婚37年後,本人在涉入一段婚外感情時表現出極端糟糕的判斷能力"。同時有媒體點名稱,這場婚外情的主角是彼得雷烏斯的傳記作者勞德維爾(Paula Broadwell)。這似乎給人留下了這樣的印象:一位戰場英雄倒在了美人的石榴裙下。這樣的故事雖然也很具戲劇性,但畢竟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各大通訊社的報導卻透露了一段更為曲折的情節。

彼得雷烏斯曾被認為是威信最高的現役美軍將領圖片來源: AP

"小三"和"小四"之間的鬥爭?

原來,彼得雷烏斯婚外情的敗露並非"小三"對「原配」發難,而是緣起於"第四位女士":吉爾‧凱莉(Jill Kelly)。據一名美軍高級將領向美聯社透露,凱莉在美軍位於坦帕的麥克迪爾空軍基地擔任義工,職務是社會聯絡官。美軍中央指揮部和特別行動司令部就位於這個基地。據美國媒體報導稱,雖然37歲的凱莉在軍中並沒有正式職務,但顯然與60歲的前美軍高官彼得雷烏斯交情非淺。

幾個月前,凱莉收到了一些恐嚇郵件,威脅她不要"橫刀奪愛"。據《紐約郵報》引述政府官員稱,郵件中包括類似"我知道你幹了些什麼","給我滾開"以及"離我男人遠點"這樣的字句。受到威脅的凱莉驚恐莫名,以至於向聯邦調查局FBI發出了求救。聯邦調查局進行追蹤之後發現,這些恐嚇郵件來自勞德維爾,而其口中的"我男人"竟然是中央情報局局長彼得雷烏斯。

40歲的勞德維爾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參與撰寫的彼得雷烏斯傳記《全力以赴》(All In: The Education of General David Petraeus)是暢銷書。也由於這層關係,曾是一名軍人的勞德維爾與彼得雷烏斯關係異常密切。

彼得雷烏斯的傳記作者勞德維爾(Paula Broadwell)圖片來源: AP

儘管勞德維爾對凱莉接近彼得雷烏斯大為光火,但據彼得雷烏斯的密友表示,彼得雷烏斯與凱莉的關係"很顯然沒有超越友誼層面"。而凱莉在周日(11月11日)發表聲明中也強調與彼得雷烏斯至今保持了五年的友誼。也就是說,自身扮演了"小三"角色的勞德維爾很可能僅僅是因為"捕風捉影"而忌妒心發作,卻一手葬送了心愛男人的政治前途。

反對黨認為問題沒那麼簡單

一場"情婦門"鬧劇眼看就要以彼得雷烏斯的下台而收場,但反對黨並不願意就此善罷甘休。因為彼得雷烏斯的辭職時機實在令人懷疑。按照原定計劃,周四(11月15日)彼得雷烏斯本應該以中央情報局局長的身份出席聽證會,就CIA未能在今年"9‧11"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遇襲事件進行說明。在當時的襲擊事件中,美國駐利比亞大使斯蒂文斯(Chris Stevens)及其他三名美國公民身亡。批評者指責中央情報局工作不力,導致使館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遭到襲擊。

共和黨人認為,聯邦情報局幾個月前就得到了「情婦門」的相關線索,卻偏偏在現在這個節骨眼上公佈,顯然"沒安好心"。據說,歐巴馬的國家安全主管詹姆斯‧克拉珀爾(James Clapper)直到11月6日總統大選當天晚上才得到有關訊息。克拉珀爾第二天與彼得雷烏斯進行了討論,並建議他"正確的選擇就是辭職"。而白宮方面則表示,歐巴馬周四早上才得知這件事情。

美國國會國土安全委員會成員、共和黨人彼得‧金(Peter King)圖片來源: AP

美國國會國土安全委員會成員、共和黨人彼得‧金(Peter King)對CNN表示:"我確實對此抱有懷疑。我認為必須看看事件進程,分析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

按照規定,周四的聽證會將由彼得雷烏斯的助手,現在代理中情局局長的莫雷爾(Michael Morell)出席。但是來自民主黨的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費恩斯坦(Dianne Feinstein)對媒體表示,聽證會仍有可能在稍後時間傳召彼得雷烏斯。

歐巴馬失去一位重要助手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歐巴馬連任之後面臨人事難題

一年前才上任的彼得雷烏斯現在黯然辭職,這讓歐巴馬在用人方面更加捉襟見肘。在第二個任期內,他不但會失去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而且可能還要撤換現任國防部長帕內塔和財長蓋特納。

據稱,最有可能頂替彼得雷烏斯出任中情局局長的是白宮反恐顧問、曾長期效力中情局的佈雷南(John Brennan),他曾在歐巴馬政權動用無人飛機打擊基地組織的行動中扮演重要角色。

綜合報導:石濤

責編:李京慧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