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10310 Cites Doha

2010年3月13日

"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也被稱為"華盛頓公約"。締結該公約的目的在於通過管制國際貿易,阻止世界範圍內野生動植物所面臨的威脅。該公約是歷史最為悠久的保護動植物種類多樣性的公約之一。該公約於1975年正式生效,迄今為止共有175個國家簽署。從本月13日至25日,該公約締約國第15屆會議在多哈召開。德國聯邦自然保護局負責該公約在德國的具體落實情況。

綠色和平組織抗議屠殺藍鰭鮪魚圖片來源: AP

談及瀕危野生動物,人們自然會首先想到大象、老虎或犀牛等,藍鰭鮪魚当然無法與它們相比。儘管如此,鮪魚中體型最大的藍鰭鮪魚将在於多哈召開的會議上成為"秘密明星"。哈拉爾特‧馬爾滕斯(Harald Martens)在德國聯邦自然保護局負責動物種類保護工作。他解釋了藍鰭鮪魚为何成為會議關注焦點的原因:"還是第一次建議將具有極大商業價值的藍鰭鮪魚列入附錄一物種,也就是受到滅絕威脅的物種,此舉無異於禁止其國際貿易。這對靠鮪魚赚錢的國家來說想必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藍鰭鮪魚生活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海域。它尤其在日本深受歡迎,因為它是製作日本壽司的重要材料。然而,美國和歐盟的捕撈量最大,如今無論美國還是歐盟都支持由摩納哥提交的有關禁止藍鰭鮪魚贸易的申請。

由於最近數十年來的過量捕撈,致使藍鰭鮪魚的數量已急劇減少。相關的捕魚協議未能保障藍鰭鮪魚的既定數量。所以,現在人們試圖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談判中制定捕撈規定。過去,相關的申請一律被拒絕,因為該公約的權限受到質疑。德國聯邦自然保護局局長傑賽爾(Beate Jessels)希望,在多哈召開的相關會議能夠改變這一點:"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並非物種保護公約,而是貿易公約,它對相關國際貿易進行管制。在禁止對捕撈上岸的藍鰭鮪魚继續進行國際貿易的工作中,該公約是一個非常有力的工具。"

鯊魚種類的情形也很類似。在多哈會談期間,人們也將討論生活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星鯊的貿易問題等。

會議的另一個議題是網路作為貿易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人們往往利用網路平台進行受保護動物種類產品買賣,比如虎皮和象牙等。米夏埃爾‧米勒-伯格(Michael Müller-Boge)在德國聯邦自然保護局負責法律事務,也負責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具體落實情況。他解釋了為何像EBAY這樣的網站對非法供應商如此具有吸引力:"網上交易不僅快速而且方便,不受國界限制,人們不必公開自己的姓名。讓人覺得可以藉機偷樑換柱。所以網路对公約的具體落實,尤其是對主張禁止非法買賣市場的稽查機構來說是一大挑戰。"

所以海關刑偵局專門設有自己的調查小組,負責網上的偵破工作。其主要任務之一是與網路銷售平台展開合作,從而確保通知客戶哪些受到保護的動植物種類的出售是合法的,那些不合法。

一項尤其引起公眾廣泛關注的是保護北極熊的申請。2008年,美國宣佈北極熊為瀕危動物,原因是地表溫度升高使北極熊的生活基礎受到破壞。現在美國也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談判框架內提交了一份申請,禁止北極熊製品的國際貿易。而多哈會議是否是解決此一問題的合適平台,人們對此各持己見。過去,人們對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國頒布的貿易禁令爭論不休。因為事實證明,相關禁令反而有可能導致非法狩獵和濫捕濫殺事情的發生,儘管如此,德國聯邦自然保護局局長依然堅信這一公約的必要性。

作者:Irene Quaile/祝紅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