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首訪中國

2011年8月30日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Benigno Aquino)周二開始了他對中國的首次國事訪問。一般估計,雖然此行的目的也在於緩和兩國在南中國海的緊張關係,但它實質部分則落在經濟領域。

President Benigno Aquino III, center, takes his oath before Supreme Court Associated Justice Conchita Carpio-Morales as the Philippines' 15th President during inaugural ceremony Wednesday June 30, 2010 in Manila, Philippines. Aquino, the only son of Philippine democracy icons, the late President Corazon Aquino and assassinated opposition leader Sen. Benigno Aquino Jr., won by a landslide in the May 10 automated presidential elections. At right holding the Holy Bible is Jesuit priest Father Catalino Arevalo. (AP Photo/Bullit Marquez)
阿基諾三世2010年宣誓就職菲律賓總統時照片圖片來源: AP

旨在簽署5年經濟合作協議

陪同總統訪華的除了外交、貿易、金融與能源等數名內閣部長外,還包括近300名菲律賓商界名流。總統幕僚奧可阿(Paquito Ochoa)對德新社說,阿基諾總統將會見中國商界領袖以及經濟決策人,探討雙邊經濟合作的潛力,"我們希望簽署對雙方都有利的投資項目協議。"

中國是美國和日本之後菲律賓的第3大貿易夥伴。2010年雙邊貿易額為277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了35%。馬尼拉希望同北京達成一個5年經濟合作計劃,在2016年前使兩國貿易額達到500億美元。這一協定計劃於周三下午簽署,阿基諾總統和胡錦濤主席在人民大會堂共同參與簽字儀式。

菲律賓的經濟在近年內得到持續發展,不過,這個前美國殖民地的9400萬人口中,仍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天的生活費不足兩美元。該國在海外打工的近10%的人口,承擔了菲律賓經濟總量的很大一部分,因此鏟除貧困、改善社會福利領域的服務,曾是阿基諾三世競選總統時許下的主要諾言之一,但實現它們需要大量資金,而這卻為中國的投資提供了前景。中國在菲律賓的投資將主要集中在工業製造、鐵路、造船、礦山以及旅遊等領域。

阿基諾三世除了在北京會晤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之外,還將前往上海和廈門。20年前,阿基諾三世的母親、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夫人曾在廈門祭祖時親手栽種了一棵樹。

中資項目遇到阻力

過去20年間,中國在菲律賓加大了經濟投資的力度,政治影響力也進一步加深,但同時,菲律賓國內的不滿情緒也開始蔓延,有人指責說,有中方參與的項目報價過高,而主管官員則從中受賄。迫於公眾壓力,前總統阿羅約於2007年取消了國家投資的一項價值3.3億美元的全國寬頻網項目,而合同的另一方則是中興通訊公司。阿羅約本人陷入腐敗醜聞,因為她的丈夫同這一項目醜聞有牽連。

目前,阿基諾總統的內閣也在評估一個由中國資助的鐵路項目。該項目開始時報價5.03億美元,但實際造價可能高達20億美元。

醫治雙邊關係的創傷

一名瞭解總統行程的菲律賓官員說,本次訪問的關鍵在於"醫治雙邊關係當中的創傷"以及"促進雙邊的彼此信任,以確保南中國海和平與穩定的環境。"

中菲兩國關係當中,香港人質死亡事件、菲藉販毒者被處決以及南海主權爭議,堪稱是主要的負面因素。為了讓販毒者不被執行死刑,菲律賓決定不向劉曉波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典禮派遣大使參加。但數名菲藉販毒者還是被執行了死刑。不過,這些負面因素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南海爭議。

今年3月,中國巡邏艦在南沙群島海域阻礙一艘菲律賓探油船的行動,導致菲方向中國外交部提交了一封抗議信函。馬尼拉稱,3月以來,他們還記錄了另外中國船隻侵入南海菲律賓享有主權海域的實例。中國則回應說,中國近期在南海的建築工程受到菲律賓軍隊的阻撓,而這違背了與東南亞國家簽署的有關準則的精神。對南沙群島海域聲稱享有全部或部分主權的國家與地區除中國和菲律賓外,還包括越南、汶萊、馬來西亞和台灣。

出訪前一周,阿基諾總統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兩國都懷有和平解決爭端的願望。他還將解決衝突比作婚姻說,即便是共同生活了50年的一對夫妻,也要不斷瞭解對方。"這樣看,衝突提供了契機,同時也是對建立更為牢固關係的一個考驗。"

 

李魚綜合報導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