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菲舍爾博士:北京避免引起歐洲人更多猜忌

2010年3月26日

歐盟在布魯塞爾召開峰會之初,達成了幫助希臘走出債務困境的緊急計劃。根據這一由法德兩國倡議的援助計劃,一旦必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元區國家將向希臘提供資金援助。因為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影響力在不斷增加,本台中文部記者一通為此專訪了德國發展協會亞洲經濟問題專家菲舍爾(Doris Fischer)博士。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部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 - JOKER/Lohmeyer

德國之聲:菲舍爾博士,目前歐盟仍在就如何救助希臘爭論不休。有說要歐盟或者以單個國家和希臘簽訂雙邊貸款協議的,或者由整個歐盟出面解決問題,但也有人說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面,德國聯邦政府比方說就尤其看好後一種可能。為什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現在忽然重要了起來呢?

菲舍爾博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遇到危機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是常規,也符合邏輯。因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來就是為此而設的。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旦介入,就會向接受援助的國家,提出一攬子條件,比方說嚴格財政紀律,控制政府開支,乃至要監督一個國家的財政與經濟政策。這就會影響到歐盟整個的財政與經濟政策,因為希臘一國是無法制定這樣的政策的。這樣的問題,歐盟也是頭一次遇到,沒有先例。所以涉及到希臘要不要求助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很多人存有疑慮。

德國之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一個國際組織,其中不同國家的份量是不一樣的。繳納費用多的國家,影響力也大一些。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份額不斷增大,假如希臘求助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是否可以發揮更大影響力呢?

菲舍爾博士:至少理論上是這樣的。但就我所瞭解的情況看,歐盟內部擔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介入,起碼同樣是針對美國而言的。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因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受援國提出很苛刻的要求,亞洲國家很不滿意,因此要求成立比如亞洲貨幣基金,避免遭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抵制。但當時所有工業國家提出反駁意見,認為遇到危機,就應該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接受這個組織的監督。現在,歐盟自己發出了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質疑,而且質疑到了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裡面的作用。這其中很有些諷刺的意味,因為這正好印證了當時亞洲國家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的質疑。最終,中國人當然希望保持歐元一定的強勢,以制衡美元,但我不能想像中國人因為希臘現在要求助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以會追求影響整個的歐盟經濟政策。這樣的想像力恐怕太豐富了一點。

德國之聲:前不久有個說法,說希臘政府將發行主要針對中國作為購買方的國債。當時,中國國內經濟學家更多認為:希臘危機水太深,中國能夠從中得到的好處又極為有限。您怎麼看中國經濟學界這個看法呢?

菲舍爾博士:"中國非常在乎和希臘搞好經濟關係,近來進一步關注和馬爾他的關係。我甚至有這樣的印象,中國力爭和全世界各個國家保持良好的經濟關係。在危機時刻,這也不失為一種分散自己風險的辦法。希臘本國,近來輿論看好中國,有聲音要求大家都去學中文。就事論事地看,搞好經濟關係,不是壞事。在這個背景下,提出發行希臘國債,主要針對中國作為購買方,也不能說是離奇的想法。但事實是歐洲擔心中國會利用購買這樣的國債,開始影響希臘並通過希臘影響歐洲的經濟政策。短期上看,中國經濟地位很不壞,發行針對中國的國債,不失為一著妙棋。但假如這樣做的後果是不得不接受所謂中國的規矩,中國的法律觀念乃至政治操作方式,開始人們的歡欣鼓舞,就會變成廣泛地擔心。

從中國的角度上看,中國具有龐大的國家基金,非常急切地尋找美國國債意外的投資方式。但要看透到處提出的要求中國出手的機會,要探清深淺,也很困難。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希臘發行針對中國的國債最終胎死腹中。希臘本身表現不佳,這也許並不那麼重要。中國人不知道的是:歐盟會如何反應。目前中國在國際經濟媒體中,要面臨來自多方面的挑戰,比方說中美關係本來就很困難。我的印象是:北京方面更多地希望避免更多對抗,不要因為自己在歐洲表現得過分活躍,引起歐洲人更多的猜忌。

採訪記者:一通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