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民進黨不排除與中國進行直接對話
2010年5月2日
周日(5月2日),民進黨召開"十年政綱研討會",討論兩岸關係及政策。黨主席蔡英文在會議上明確提出,不排除在"不預設政治前提"的條件下,與中國進行直接並實質的對話,向對岸表達台灣民眾的觀點。
蔡英文對「胡六點」作出回應
台灣媒體引述民進黨內人士稱,蔡英文的這一表態是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08年12月31日提出的所謂大陸對台政策"胡六點"作出的回應。在"胡六點"的第四點中,北京政府明確提出"希望民進黨停止台獨分裂活動,只要民進黨改變台獨立場,大陸願正面響應。"而蔡英文的講話顯然意在強調,民進黨並不排斥與對岸進行對話,但不能接受類似"停止台獨"這樣的對話前提。
據媒體報導,蔡英文在研討會上表示,民進黨一貫主張兩岸"互惠而非歧視、和平而非衝突、對等而非從屬"的原則,並從全球戰略平衡和區域安全的角度,來思考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使台灣不陷於中國所設定的一中框架;更應以以民主原則,做為對外的防火牆、及對內的防腐劑,中國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必須遵循民主程序,重大事項也必須由台灣人民以公投來決定。
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效果
上周日(4月25日),蔡英文與國民黨主席、台灣總統馬英九進行了一場"雙英辯論",主題是正在擬議中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辯論結束之後,大多數媒體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馬英九的表現更為令人滿意。
台灣媒體評論稱,ECFA辯論結果不如人意,蔡英文又面臨即將展開的五大都會區地方首長選舉(五都選舉)的挑戰以及由此帶來的內部權力鬥爭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蔡英文將話題轉向"十年政綱",著眼長期目標,突破民進黨與大陸之間互動的禁忌,以爭取中間選民的認同,打消台灣民眾對於民進黨兩岸政策的憂慮。但是,蔡英文此番表態雖然具有極大象征意義,但卻難以帶來實質突破,因為"停止台獨"的政治前提恰恰是北京政府最為強調的"對台政策底線"。大陸放棄這一前提與民進黨展開對話的前景並不令人樂觀。此外,民進黨內「台獨基本教義派」對於蔡英文的這一表態會作出怎樣的回應,仍有待觀察。
作者:石濤(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