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薄垮台掀中國權鬥面紗

2012年3月21日

薄熙來事件引發的官場震蕩日漸顯現,自由撰稿人劉逸明認為,薄熙來政治生命將終結,該事件也再次掀開中國權鬥面紗,且在十八大前,高層權鬥更趨白熱化。

FILE-In this Aug. 26, 2007 file photo, then China's Minister of Commerce Bo Xilai gestures during a news conference with ASEAN Trade Ministers and their Dialogue Partners at the conclusion of the 39th ASEAN Economic Ministers Meeting in Makati city, east of Manila, Philippines. China's ruling elite gather this week for the year's biggest political event and the buzz is mainly about one particularly savvy player, the son of a revolutionary who's reaped national acclaim by targeting gang leaders and corrupt police. Chongqing Communist Party boss Bo Xilai is riding a wave of popularity for the anti-gang crusade in the boisterous Yangtze River city that saw dozens of law enforcement officials arrested for collusion. State media have gushed about Bo's resolve in editorials. (ddp images/AP Photo/Bullit Marquez, File)
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共高層以選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薄熙來拿下,自王立軍事件後,薄熙來垮台雖然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但垮得如此迅速卻多少有些出人意料。薄熙來垮台再次掀開了中國權鬥面紗,薄熙來的政治生命雖然終結,但在十八大之前,高層權鬥並未曲終人散。

"打黑唱紅"因為薄熙來垮台而終止

薄熙來在位時,以打黑唱紅聞名天下,雖然贏得了很高的民望,但是,在很多人看來,薄熙來發動"打黑唱紅"最大的目的不是為了推動社會進步,而是為自己的上位撈取政治資本。政客尋找上位資本已是常態,但薄熙來在此過程中方面卻不遵循程序正義,急功近利,大有為文革招魂的意味。

胡溫新一屆領導班子在對付問題官員時,行事極為隱秘,之前不會有太明顯的跡象,此前的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和前深圳市長許宗衡被拿下都是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此次拿下薄熙來再度顯示了胡溫的這種行事風格。在兩會閉幕的次日拿下薄熙來,可以說讓薄熙來措手不及。薄熙來雖有還手之心,卻無還手之力。

薄熙來被解職以後,隨著張德江的入主,重慶的政治生態迅速改變,重慶"紅都"不再。而曾力挺薄熙來的左派網站"烏有之鄉"等,被官方強令刪除和重慶及薄熙來有關的內容。3月18日是薄熙來被解職後的第一個周日,持續多年的重慶紅歌角被取締。此番景象印證中國的俗語"樹倒猢猻散"。

中共高層不敢掉以輕心

薄熙來跟一般的官員不同,因為他父親薄一波是中共元老,加上自己的性格本身就很叛逆,所以,絕不可能在被解職後對胡溫俯首帖耳。雖然王立軍掌握了薄熙來大量的負面材料,但薄熙來在王立軍事件後仍然是目空一世,在言語中透射著一如既往的囂張氣焰。

前段時間,坊間曾盛傳高層將派團派大員周強接替薄熙來重慶市委書記職位,然而,在薄熙來垮台以後,接替薄熙來的卻是江系人馬張德江。這其中顯然有政治考量,因為薄熙來也同屬江系人馬,張德江主政重慶,派系反彈顯然會小很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張德江只是臨時主政重慶,在十八大之後,他依然會返京。

讓張德江接替薄熙來,顯示出了高層對重慶的重視和擔憂,因為薄熙來在重慶官場上親信林立,並且跟軍方的關係密切。再就是因為打黑俘獲了相當大的民心,所以,在薄熙來被解職後,重慶乃至四川成都街頭,都出現了裝甲車出巡的景象,而首都北京也是戒備森嚴。在重慶傳達兩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上,市長黃奇帆表示:"要時刻繃緊穩定這根弦,確保不出任何亂子,讓中央放心"。可見薄熙來被解職後,高層是如臨大敵,對重慶是否能保持穩定沒有充分的把握。

薄熙來難以捲土重來

從溫家寶在記者會上對重慶官方的嚴厲批評來看,高層對於怎麼處理薄熙來的問題上已經達成了共識。歷史上,有很多高官在被解職後還能復出,薄熙來復出的可能性卻極小。不管是胡溫當政還是今後的習李當政,或是在未來的民主社會,他都不太可能東山再起。坊間傳言說薄熙來可能發動政變,雖然薄熙來有這種想法的可能性很大,但在今天,一個地方大員在不掌握軍權的情況下,要想政變成功,只能是緣木求魚。

雖然薄熙來的政治生命已經終結,但是,他的下場多半不會像陳希同、陳良宇那樣慘,當然,如果高層對他懷有很大的顧慮,將他投入深牢大獄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每逢黨代會之前,中國官場上的權力鬥爭就會異常激烈,王立軍事件和薄熙來被解職堪稱十八大前的一場政治大戲,再度掀開了中國權斗的面紗。薄熙來的權力落幕了,而這場政治大戲卻尚未落幕。從王立軍事件發生到薄熙來被解職,過程撲朔迷離。薄熙來雖然被解職,甚至傳被雙規,但其政治委員一職依然程序無法立時解除。薄熙來的名字或成十八大過客。

偶發事件或促成中國政治變革

溫家寶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出了對文革重現的擔憂,並且重提政治改革,這似乎是在預示著政治改革即將啟動,其實,從溫家寶不下十次提及政治改革,而政治改革在中國依然未能啟動的情況看,高層並無政治改革誠意,至少在政治改革問題上未能達成共識。

薄熙來在任重慶時大力打黑唱紅,重慶的治安狀況的確得到了很大程度好轉,但在民生方面依然跟之前沒有多大區別,重慶電視台等媒體因為不允許投放商業廣告而叫苦不迭,收視率也跌入歷史最低谷。薄熙來所推行的重慶模式顯然跟文革有一定的區別,但本質上卻非常相似,薄熙來若能在十八大時高昇,政治改革將更為遙遙無期。

薄熙來和胡錦濤都不是改革派,在維護一黨專政方面,兩人還是高度一致的。因為薄熙來的一意孤行和過於強勢,要在拿下他時讓支持者心服口服,最好的理由除了有王立軍的負面材料之外,還可以有薄熙來所推行的政治路線。正是因為偶發事件引發的中共高層權鬥,可能促使胡溫在屆末作出改革的嘗試。

當薄熙來畢竟在重慶因為打黑而積累了不少民望,要想平息他垮台所帶來的民怨,並盡可能地讓薄熙來的朋黨偃旗息鼓,胡溫可能會在政治改革方面做一些事情,這樣既能防止文革的重現,又能以不徹底的政治改革來贏得民心。所以說,薄熙來垮台對於中國政治的和社會將帶來深遠影響。

作者:劉逸明

責編:吳雨

作者簡介:劉逸明,1980年出生於湖北鄂州 。擔任過《中國民營》雜誌社駐深圳記者。現為自由撰稿人,網路特邀編輯。2011年1月被評為鳳凰網2010年度十大寫手之一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