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薄熙來進京:另有重任還是調虎離山?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2月18日

薄熙來是一隻東北虎,一隻在遼寧佔山為王了20年的東北虎。這一次薄熙來被上調京城任商務部長,似乎是厚積薄發,終於如願以償進入中央政府權力的中心。但是,虎落平川後狼都敢欺負它,薄熙來進京後也許就走到了仕途的末路。且讓我們用另一種眼光來解讀薄熙來的「飛黃騰達」。

風度翩翩的薄熙來(1997)圖片來源: AP

雖然官至諸侯,坐大遼寧,但是作為中共八大老之一的公子,與人們對他的期望值相比,薄熙來從政後混得並不好,因為他升遷太慢,在地方鍛煉蹲點,這一蹲就是20年,一直沒有進入中央一級的權力中心。雖然這一次,他的機會來了,可卻來得有點蹊蹺,有點不合情理。

薄熙來是現今少有的一個「明星政治家」,他不但有出身有學歷,還外在形象也好,主政大連的七年中頗有建樹,人們普遍認為小小大連不過是薄熙來登上中央權力高層的一個跳板。1997年,薄熙來雖然在15大上被「差額」出局,連中央候補委員也沒有當上,第一次起跳權力高峰失敗,但是外界對他的期望值仍然很高。到了2002年11月的16大時,薄熙來簡直就成了一顆媒體明星,當選中央委員後被順理成章看成中共政壇的未來之星。

上天欲降大任,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中共16大後胡溫新政的一個主要戰略就是振興東北。胡溫上台後遭遇的第一個大考驗是「非典」,胡溫的表現亮點頗多,喚起了人們的不少期望。但是「非典」是一場意外的危機,胡溫到底能有什麼作為,東北才是塊試金石。

東北這個老工業基地是鄧小平推行的改革開放的失意者,國營企業破產倒閉,工人大量下崗、官員貪污腐是東北難以治癒的頑疾,1998年朱鎔基出任國務院總理時曾放出豪言,要不惜粉身碎骨闖「地雷陣」兩年內解決國營企業的問題,其中東北自然是主攻目標。但是直到2002年16大上朱鎔基交班給溫家寶,東北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有每況愈下的趨勢,下崗工人抗議已經是在東北司空見慣的事。

引人注意的是,雖然東北民生凋敝,貧窮沒落,薄熙來治下的大連卻是東北「黑」土地中的綠洲(城市綠化面積41%!)。薄熙來1993年任大連市長後,完成了一系列城市基礎建設大工程,大連被建設成綠地城市,經濟發展在東北一支獨秀,有種統計甚至說在薄熙來的治下,大連固定資產投資超過前40餘年的總和。就在失業下崗成為東北的代名詞時,大連政府卻號稱消滅了失業下崗現象,只要是不挑剔工作,人人都有工作做。

2000年初沈陽市慕綏新、馬向東腐敗案發後,幾乎整個沈陽市政府都因為腐敗而被連鍋端。雖然被查出的都是沈陽市政府的黨政官員,但是對中國國情稍有常識的人都相信,遼寧省政府也不可能在如此大規模的腐敗中潔身自好。薄熙來臨危受命接管遼寧省大權,在當時看來無疑是個非常合適的選擇:作為遼寧的地方官員,他對遼寧的問題很熟悉,同時又因為自己治域遠離省府400多公里,可以說是個局外人。更重要的是,薄熙來被認為是個乾淨的和有作為的父母官,不但道德形象良好,而且人們相信他由於出身的關係,上可通天,根基穩固。

常理上看,薄熙來擔任省長歷時三年,應該是站穩了腳跟,找到了感覺,在該出成績的時候,胡溫新政欲振興東北的計劃正好給了他一展鴻圖的機會。從胡溫的角度看,東北應該是新政的一個主攻戰場,也是一個難以攻克的堡壘,那裡需要的是一員得力的干將。如果胡溫信任薄熙來,欲將大任降給薄熙來,那麼除了遼寧省省長和黨委書記,沒有哪個位置更適合於薄熙來了。在「振興東北」還只是剛剛喊出的一個口號的時候突然調走薄熙來,其背後的用人邏輯讓人費解,用「另有重任」來解釋實在是難以讓人信服。

薄熙來是為民請命的父母官嗎?

薄熙來在離開大連的時候,有不少群眾夾道歡送,不少人還流了淚。薄熙來真的是一個包青天式的親民父母官嗎?

薄熙來無疑給大連人帶來了實際的好處,而且他本人也沒有貪污腐敗的跡象和把柄。在東北這樣一個黨政官員普遍腐敗的地方,薄熙來能如此獨善其身而且又政績斐然,這確實是個了不起的現象。要麼他確實如表現的那樣既有道德魅力又有政治能力,要麼他就是能深藏不露,不但能用一些面子工程和物質實惠讓容易滿足的善良中國百姓感動,還能在權術上機謀過人,達到了治遼寧這樣一個「首惡」之地如烹小鮮的境界。

在不久前的「東北振興戰略國際研討會」上,薄熙來發表宏論,點出遼寧有五大問題:失業下崗、國企衰敗、資源枯竭、金融環境和環境生態。這五大問題無疑存在,但薄熙來還沒有說到點子上:遼寧(東北)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官員腐敗問題。

不解決吏治不善問題,東北振興就是一句空話,這應該是絕大部分普通東北人的共識,如果有什麼民意的話,這就是民意。只要看看官方的統計數字,就可以看出遼寧的官員腐敗問題有多嚴重:官方新華網公佈的「2003年部分省市政府官員職務犯罪」數據表明,遼寧省的職務犯罪數字居全中國之冠。根據這個公佈,中國東北遼寧省的職務犯罪案件高達8486宗,涉及金額最少4.8億元人民幣。相對第二位的河北省的2479宗,高出達3.4倍,若以金額計,遼寧省更是河北省的4.1倍。

薄熙來究竟是解決東北問題的得力欽差大臣,還是一個擁權自重的「遼寧王」?薄熙來升任省長後,遼寧仍然大案不斷,遼寧的各級吏治作風仍然帶有明顯的黑社會色彩。薄熙來到沈陽後,仍然沿用大連時期的套路,在沈陽抓了一些諸如修路建廣場的面子工程,但是實質的政績卻乏善可陳。作為黑社會性質的要犯劉湧在薄熙來的眼皮底下竟然被改判死緩,北京迫於民意壓力不得不插手此案置。劉湧案讓人懷疑薄熙來是否是解決遼寧問題的合適人選。

過去的兩年裡,在「財富」雜誌中國富豪榜上掛號的的人物紛紛落馬,而其中的二號富豪楊斌和三號富豪仰融都栽在了遼寧。據說楊斌辦公室裡就懸掛著他與薄熙來的合影,楊斌也常拿他與薄熙來的關係來炫耀。前遼寧省華晨集團董事長仰融在2002年逃到美國後,指控薄熙來貪污腐敗,濫用職權。

還有一個讓薄熙來的光輝公眾形象打上摺扣的就是姜維平案。作為香港「文匯報」駐大連記者,姜維平曾在1999年6月到9月期間用筆名在香港的「前哨」雜誌發表揭露中國官員貪污腐敗的文章,指控薄熙來利用職權媚上壓下、貪污腐敗及道德敗壞。2000年4月,姜維平被逼離開了文匯報。數月後,姜維平被捕並被判刑八年。海外記者曾在2001年3月人大會期間的一個記者招待會上當面向薄熙來提問姜維平的問題,但薄熙來矢口否認聽說過此案。然而不過10天,姜維平的妻子李豔玲就受到逼供待遇。

去年9月,遼寧撫順市出過一起命案,同樣性質的案件在廣州就是「孫志剛案」,它驚動了全國,導致了城市收容遣返這一不人道的制度被取消。而在遼寧,這一血案卻被掩蓋得無聲無息。此案的背景如下:經營效益本來不錯的撫順特鋼集團被迫與大連鋼鐵集團合並後,大連人不但控制了撫順特鋼的領導權,還以極不公平的工齡買斷勒令上千撫順特鋼工人下崗。某職工是有20年工齡(買斷費8000元)的退伍軍人,同時也是黨員,他組織了六名工友抗爭不果,便進京上訪。第二次上訪時,被撫順派去的警察強行押回,拷打中該職工墜樓身亡。命案發生後,人們普遍認為該職工是被打死後扔下派出所四樓。成千上萬的工友上街遊行,搭建靈堂,但是被警察暴力鎮壓。此案根本沒有立案,而是以自殺了結,國內也沒有任何媒體進行過只言片語的報導。當地工人中說,大連派去接收撫順特鋼的趙遠明是薄熙來的同學,這一說法雖然無法證實,但是趙遠國作為大連一個國營大企業老總,與薄熙來絕不會沒有關係,離血案現場僅五十公里之遙的薄熙來也絕對不會沒有聽說過此案。如果薄熙來真是一個為民請命的父母官,如何能容忍這一慘案的發生和被隱瞞?!

還有一些事情頗能說明薄熙來的為政風格。薄熙來在任大連市長期間,聽信風水先生說大連市政府前面的史達林廣場風水不好,有礙仕途,便動員市人大代表提案,花費一千多萬將原蘇軍紀念碑遷走;據說建在大連風景區星海灣的近二十米的全國最高華表,是為了理順他的龍興之氣。薄熙來的心機,還可以在江澤民訪問大連時,大連街頭懸掛江澤民畫像可以看出一二。人們都還記得,薄熙來上任省長不久,就數番率幾千官員天南海北大招商,而遼寧的經濟是否能靠這種花架子來改善,則顯然不是他關心的問題。在香港招商期間,薄熙來曾不滿一名香港記者的提問鋒芒太露而讓手下將其扭送出場。

調虎離山?

有理由作出如下猜測:薄熙來在遼寧的權勢和作派已經成為胡溫振興東北的障礙,有他主政遼寧,胡溫振興東北的計劃恐怕難以落實到實處。現有的遼寧乃至東北的腐敗官僚利益集團必須要動大手術才能清除。也許薄熙來本人沒有什麼大的把柄和問題,但是他已經與遼寧的權力關係網深深交織在一起,徹底整頓東北吏治就意味著自挖牆腳。

畢竟薄熙來有著中共元老之子的出身背景,在大連也有著顯赫的治績,也沒有插足過中央高層權力較量,對他的安排確實需要一些政治智慧。他的上調進京也許是胡溫對剝奪他在遼寧的權勢的一種補償,是一種未雨綢繆式的調虎離山。當然,這僅僅是一種猜測而已。

(瀟陽)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