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青會主席貢布頓珠:流亡藏族青年生來就是倡議者
2025年2月14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3月10日是「西藏抗暴」66週年。1959年的這天被中國政府定調為西藏人民的「武裝叛亂」之日,但在藏人的眼中卻是一場大規模「抗暴」或「起義」,後來達賴喇嘛以及數萬藏人因而流亡到印度。
為爭取各界對西藏的關注,西藏流亡社群之中最大組織「西藏青年會」(Tibetan Youth Congress,簡稱藏青會或TYC)的主席貢布頓珠(Gonpo Dhondup),今年2月初首度到台灣。在非政府組織「西藏台灣連線」邀請下,貢布頓珠在台灣參加了已舉辦15年的「為西藏自由而騎」活動,並與台灣官員、議員會面。
貢布頓珠接受DW專訪時格外強調團結互助。他表示,藏人視台灣為同盟,而爭取西藏自由的運動核心正是團結反對中國政府,迫使中國為其壓迫行動負起責任。
以下是在不影響原意跟脈絡下,經翻譯、編輯的節錄專訪。
DW:您身為藏青會主席,在許多採訪都談到要怎麼有效地抗議與抵抗。根據你的經驗,能夠鼓勵或激勵年輕世代流亡藏人為西藏自由奮鬥,最有效、或最有力量的抗爭方法是什麼?
貢布頓珠:自從藏青會成立以來,其中一項主要活動就是籌辦不同的政治倡議活動。在過去50多年裡,藏青會組織了許多著名的政治活動,例如絕食至死的活動,不吃東西超過1個月;另外還有許多群眾抗議集會、自由騎行,以及透過遊說的倡議工作。
藏青會組織這類非暴力的戰略行動,都是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影響力的活動,有助於維持我們運動的活力、提高各界對西藏正義事業的認識,並爭取對於西藏議題的支持。
自從我2019年成為藏青會主席,我們也在印度和海外各地辦了大規模公眾集會和抗議活動,辦過自行車騎行活動,有一次和平遊行更走了700多公里,為期近1個月。從我的經驗看來,這些活動不僅獲得了在地社群支持,也在國際媒體平台讓議題被看見。
DW:從事抵抗運動時,你在跟年輕藏人世代或是跟先前的世代互動上,有什麼不同嗎?
貢布頓珠:有一些改變……我們藏人是被分離、被分割的群體,原因是中國非法佔領了我們的國家。1959年,我們的領袖達賴喇嘛尊者和大約8萬名藏人到印度、尼泊爾和不丹等國尋求庇護,從那時起就有了分隔:生活在西藏境內和西藏之外的藏人。
生活在西藏之外的藏人,在達賴喇嘛尊者的恩典和祝福下,我們擁有一個充滿活力的藏人社群。以我自己為例,我是在海外出生的藏人,第三代流亡藏人青年,但我對我的志業還是夠投入。我從未有機會踏上自己的土地,從未親身經歷過中國的暴行,但我的心中感受到民族主義,有足夠愛國心為我的志業努力,投身倡議工作。
那麼是誰養育了我?是我的社群。是誰給我指引?是我的領袖。是誰給我平台?是我的組織西藏青年會。世界上各個角落的藏族青年,我們之中大多數人都致力於這項志業;雖然我們是第三代流亡藏人,但我們還是致力於做任何事情來維繫志業, 反對中共政府。
DW:想請問您,作為海外的藏人年輕一代,是如何在藏人流亡社群中找到連結和身份認同?
貢布頓珠: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們在西藏以外有非常活躍的流亡藏人社群,每個定居點都有。以印度為例,我有40多個藏人定居點。
每個定居點,都有一名由藏人任命或選舉出來的定居點官員,負責照顧藏人福利。在每個定居點,也都有藏族學校,藏族孩子不僅可以學習現代教育,還可以學習藏語、藏族歷史,可以實踐藏族文化。透過這樣充滿活力的社群,我們也在保存、推動、維持我們的運動。
所以藏人內部和外部的聯繫非常緊密,我們有非常牢固的紐帶。我們藏族青年總是說,我們生來就是倡議者,始終把自己視為那些無辜、無聲藏人的大使或代言人,他們在中國野蠻的佔領之下,繼續在西藏境內承受苦難。這就是我們與西藏境內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而在西藏之外,我們也因為達賴喇嘛尊者,而有非常緊密、充滿活力的社群。
DW:您認為年輕藏人世代看待西藏的未來是否存在共同或集體的願景?具體來說,您認為年輕一代中的大多數藏人都支持西藏獨立嗎?
貢布頓珠:我們無法一概而論,但有一些藏族青年是有這種感受的,他們有恢復西藏完全獨立的想法。但目前「中間道路」(註:主張跟中國政府對話,而非支持西藏獨立)是我們流亡政府的官方政策。
我們有流亡的民主機構,因此在民主體制下可以有不同的組織,可以有不同的意見和觀點。這就是我們擁有的獨特特質:我們流亡在海外,但我們有民主體制。所以所有藏人都可以自由發表任何意見,自由選擇任何路線和他個人願意採行的合適政策。這是我們在流亡之中享有的特權。
DW:所以你不認為中間路線和西藏獨立之間存在衝突嗎?
貢布頓珠:沒有衝突,但有區別。我們有一個主要目標要實現,也就是解決西藏議題,為此我們可以有不同的出發點。藏人行政中央(常稱為西藏流亡政府或CTA)官方政策是中間道路、跟中國對話;對於西藏青年會來說,身為藏人最大的組織,我們的目標是恢復西藏完全獨立,這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這是我們最重要的權利。西藏原本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被所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法佔領。要求我們自身的自由還有西藏完全獨立,是我們的道德權利。這是第一個原因。
再來,達賴喇嘛尊者給了我們流亡的民主體制,可以有不同的意見和觀點,而我們正在運用民主和流亡的特權,把獨立作為我們的目標。第三,我們不能、也從不信任所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們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國家,中國的外交保證絕對不可信。基於這三大原因,藏青會作為西藏最大的非政府組織,過去50年來一直堅定支持西藏完全獨立。
DW:所以你也不認為有一種可行方式,讓藏人組織或社群跟中國政府對話,為西藏尋求更好的未來?
貢布頓珠:藏人行政中央跟中國政府有時會進行直接和間接的對話,這是官方的政策和工作。對我們來說,我們會繼續爭取我們的要求,奮鬥到恢復應有的獨立為止,並繼續推動所有的抵抗運動,繼續抗議,從事一切的政治倡議工作。世世代代會過去,但我們的要求會一直存在。
DW:在達賴喇嘛之後,你認為是否會有另一個人物像現在的達賴喇嘛一樣能夠團結藏人群體?中國政府很可能會設立他們自己的代表、自己的一套敘事,你又會如何與之對抗?
貢布頓珠:達賴喇嘛尊者是藏族人民和藏人運動的心臟和靈魂,我們很難想像達賴喇嘛缺席西藏自由運動的情況,一直祈禱、祝願達賴喇嘛尊者長壽。我們西藏青年會也多次這麼說,達賴喇嘛尊者為了西藏的事業和世界和平萬歲。
但對中國政府來說,他們跟達賴喇嘛尊者轉世完全沒有關係。中國政府(國家宗教事務局)2007年發佈第五號命令,提到所有轉世喇嘛都應該得到中共政府批准。我們西藏青年會反對這種說法,自2007年起就譴責第五號命令。
我們的要求是,中國政府,這些無神論者和非信徒,跟轉世的過程無關。轉世過程和活佛是我們的佛教傳統,是源於信仰的,不是強迫的行為,不能透過軍事力量任命人選。喇嘛的轉世,包括達賴喇嘛尊者和班禪喇嘛尊者,都是有追隨者自願奉獻的。中國政府跟這些毫無關係,對達賴喇嘛尊者轉世無從置喙。
因此,當時機成熟時,達賴喇嘛尊者本人、他的辦公室以及西藏人民,將決定誰成為第十五世達賴喇嘛。
DW:在習近平統治下,中國政府對藏人的壓迫和鎮壓似乎有增無減。幾天前(2月5日)人權觀察組織剛發表了聲明,再次提到西藏關閉職業學校以及對藏人孩童的同化。你如何讓世界上的其他人更關心這些事?
貢布頓珠:習近平正在做和毛澤東一樣的事情。獨裁者習近平正試圖消除藏人身份認同,在西藏掀起文化滅絕。看看殖民地寄宿學校的問題,五歲以上的藏族兒童被從家裡劫走,離開家人,被迫入讀所謂的中國殖民寄宿學校。他們在殖民地寄宿學校所做的是,試圖洗腦藏人孩童,強行同化藏人,他們試圖將藏人轉變為漢人。
我們非常擔心。習近平領導階層掀起了文化種族滅絕,這是在重複獨裁者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所以獨裁者習近平是21世紀的頭號罪犯。他犯下的罪行不僅針對我們藏人。看看東突厥斯坦(中國政府稱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多少集中營,數百萬東突厥斯坦人在習近平統治下遭受苦難。還有南蒙古人、法輪功學員。
現在習近平透過他的擴張政策,擴大影響力和威權主義,試圖把威權主義統治引到中國之外,針對香港以及台灣,又對印度和鄰國帶來暴力和不安全感。所以現在習近平是頭號威脅,他是殺人犯,要為21世紀的死亡和破壞負起責任。
DW:藏青會被中國政府稱為恐怖組織,你怎麼回應?
貢布頓珠:我們歡迎任何媒體記者和觀察者參觀我們的辦公室,位於喜馬偕爾邦的達蘭薩拉,印度是領先的民主國家。歡迎大家來看我們是不是恐怖組織,還是為西藏志業而努力的團體。
我們不像中國政府把一切都藏在後面,不讓獨立媒體報導。我們是開放的,也感到非常自豪,因為我們的運動正在對中國政府施壓。由於西藏青年會的積極倡議和過去50年來的明確立場,中國政府不得不將我們貼上恐怖組織的標籤。我們認為這是我們的一項成就。
DW:對流亡藏人社群,以及世界上所有的流亡群體,你會希望說什麼?
貢布頓珠:對於藏人,我們必須團結積極發聲。團結起來,我們的聲音就會更強大。
對其他流亡群體,尤其是我們的盟友,我們西藏青年會懷有極大的敬意,我們向所有共同盟友致敬。
這個共同的聯盟包括西藏人、台灣人、香港人、東突厥斯坦人、南蒙古人,他們都是中共政府的受害者,所以我們主張必須團結,才能更強大。我們必須共同讓中國承擔責任,讓中國對死亡和破壞負責。我們必須足夠強大,才能對抗中國的擴張主義政策。這是我們的首要任務:跟共同的盟友維持緊密關係。
(貢布頓珠是流亡藏人第三代,自2019年起擔任西藏青年會主席;該組織是西藏流亡社群中最大、成立最久的組織,致力以非暴力手段推動西藏獨立,並促進西藏文化與宗教傳統。)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