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全球藝術

2013年2月11日

認為歐洲是世界肚臍的這種觀念早已過時,幸虧如此!那麼今天藝術的全球化已達到何種程度了呢?柏林藝術學院做了批評性的總結。

圖片來源: Thierry Bal © D. Fishbone

(德國之聲中文網)蜚聲世界,來自西非貝南的舞蹈家及編舞家可菲.酷酷(Koffi Kôkô)在"美麗的魔鬼(La beauté du diable)"這出舞蹈中,忽人、忽鬼:舞台上,魔鬼顯得很沒把握,遲疑不定地摸索前進,他極力維持平衡,就像一名走鋼索,隨時恐懼會從高空墜落的冒險者。

酷酷反問採訪記者:"如果把舞台上的鼓換成西方樂器,如果我不叫可菲.酷酷而叫弗朗茨.烏爾夫岡,那麼您還會認為這是一出非洲舞蹈嗎?"。 酷酷自視為一名全球藝術家。他將傳統非洲符號與歐洲的思想元素融匯結合,從而取得了世界性成果。他說:"我要讓人一目瞭然,讓人能夠接受它。當我向別人踏出一步,對方也會朝我走近一步,這樣就形成一種對話,我稱之為'普世語言(universell)'。它將人類聯結在一起,促成人與人之間的坦誠相待。" 

舞蹈家可菲.酷酷圖片來源: Arnaldo J. G. Torres

唯我獨尊的西方

幾十年前,與西方進行文化交流非常困難, 那時西方世界躊躇滿志,自認執世界文化之牛耳。"西方藝術(Westkunst)" 是1981年科隆一項綱領性展覽的響亮主題。當時西方自詡為詮釋現代藝術的權威,這種做法在今天看來顯得無比的落伍和狹隘。同樣不可思議的是,1984年在紐約舉行的那場臭名昭著的、名為"原始主義(Primitivismus)"的大型現代藝術展與所謂的"部落藝術(Stammeskunst)"打對台的場景。藝術史專家貝爾廷(Hans Belting)解釋當時人們的思維模式是"只有我們的才配稱現代藝術,其它都是旁門左道。如今情況已經改觀,現代藝術之爭已成為過去。"

現在應該就此做個總結了:柏林藝術學院(Berliner Akademie der Künste)及歌德學院共同舉辦了一項主題為"無可奉告?(Nothing to declare?)"的 文化活動,其中包括舞蹈、座談和展覽會。1989年是個轉折點,這一年發生 了一系列的政治變革,並導致東西方壁壘的消除。此後,西方藝術總監們以創新藝術直面那已僵化的,今天被他們戲稱的 "北約-藝術"。當時北京大膽邁出第一步,舉辦了"中國前衛藝術展";美非及亞洲藝術家們在倫敦被發掘;巴黎的"蓬皮杜藝術中心(Centre Pompidou)"展出50名西方及50名非西方藝術家的作品。藝術總監讓.休伯特.馬丁(Jean-Hubert Martin)表示,從這項展覽中可明顯看出,迄今的所有展覽拒絕了世界的80%。

柏林「無可奉告?「展覽會作品圖片來源: DW/A. Bach

全球藝術取代世界藝術

時至今日,藝術版圖已發生巨大變化。這從世界各地舉辦藝術雙年展(Biennale)數量的大幅上升可知:目前全球雙年展的數量已經過百,比20年前多了10倍。 藝術工作者早已在各地展開了西方完全未予關注的先驅工作, 其中也包括1992年在達卡率先舉辦第一屆雙年展的非洲。全球化趨勢已進入藝術領域,從"全球藝術(Global Art)"這個詞匯專指"現代藝術"而言就可見一斑,從前對此慣用的詞匯是"世界藝術("World Art"、"Weltkunst")"。藝術史專家貝爾廷認為,"世界藝術"是殖民主義時代的用語,意思是:我們擁有真正的藝術,其它的則屬於"世界藝術"。這種觀念現在得到修正。

柏林「無可奉告?「展覽會現場圖片來源: DW/A. Bach

藝術和殖民主義

其實改變觀念的工作才剛起步,因為藝術史與殖民主義(Kolonialismus)有著無法切割的關係,而特別是德國的公眾意識根本不反思這個問題。如今柏林藝術學院已無法迴避這段歷史,因為在離它僅幾步之遙的地方,正是當年歐洲各國割據整個非洲大陸的所在地。

殖民統治者的剝削政策為非洲帶來了災難性後果,包括對藝術的摧殘和把非洲人民變成了奴隸。直到今天,非洲還缺乏足夠促進當地藝術發展及藝術家批評、反思能力的機構設施。不過,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蘇丹裔藝術史專家薩拉赫.哈桑(Salah Hassan)表示,近年來非洲藝術已逐漸進入歐洲人的思維意識。他說:"我想,這與近期以來歐洲人所持的開放態度有關。當然,非洲藝術的卓越表現也是原因之一。"

全球藝術網路

超地域性藝術的出現常發生於一夜之間, 比如在開羅爆發的革命之春。埃及女藝術家巴伊亞.謝哈布(Bahia Shehab)在柏林介紹她的經常很快被官方抹去的反政府涂鴉作品中的"一千個""(1000 mal NEIN)"時說到:"留存下來的,是上傳到網路后傳遍世界的照片。它們最終成為真正的全球作品,隨時隨地可供下載,而不再侷限於開羅。"

埃及藝術家巴伊亞.謝哈布作品:一千個「不「圖片來源: Bahia Shehab

藝術而非技術

埃及人民響應"阿拉伯之春"而爆發爭取自由的抗議活動,無疑是樁特殊事件,對世人來說,不難理解。然而藝術作品往往不如埃及藝術家的"不"字那樣,能讓人一目瞭然。經常,當藝術通過傳統或文字方式表達時,就沒那麼簡單易懂了,例如當外人觀賞日本音樂或印度舞蹈時,就可能感到一頭霧水。

對此,舞蹈家酷酷有其獨到的見解,他說:"舞蹈是一種" 力"的表現,無法言傳,人們不應該去嘗試瞭解。" 他確信,結束對藝術做出地區性分別的時代已經來臨。" 總有一天人們不會再在"美國現代藝術"或"非洲、歐洲及亞洲的現代藝術"間作出區別。" 這是因為藝術中蘊含更多的是一種思想和感受力,而不是技術。

作者:Aya Bach 編譯:楊家華

責編: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