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蘇丹向敘反對派提供中國武器」

2013年8月14日

敘利亞內戰已延續3年,至少10萬人迄今死於暴力。德語媒體指出,蘇丹在敘利亞衝突中扮演了軍火供應者的角色,而所供應的武器很多來自中國。

In this image released by the Syrian official news agency SANA, a Syrian forces tank fires during a battle against the Syrian rebels at an unidentified location in Latakia province, Syria, Tuesday, Aug. 13, 2013. Prominent Syrian opposition figures are presenting a plan for a political transition should President Bashar Assad's government fall. (AP Photo/SANA) IMAGE RELEASED BY THE SYRIAN OFFICIAL NEWS AGENCY SANA. AP PROVIDES ACCESS TO THIS PUBLICLY DISTRIBUTED HANDOUT BY SANA PHOTO TO BE USED ONLY TO ILLUSTRATE NEWS REPORTING OR COMMENTARY ON THE FACTS OR EVENTS DEPICTED IN THIS IMAGE.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SANA

(德國之聲中文網)敘利亞內戰之所以在爆發3年後依然得以持續,同對立雙方都有源源不斷的軍火供應有關。阿薩德的政府軍得到來自伊朗、俄羅斯和黎巴嫩真主黨的支持,反對派武裝則獲得來自海灣國家的幫助。8月14日一期的《南德意志報》「政治」欄目上的一篇文章指出,蘇丹也向敘利亞反對派供應軍火,而其中不乏「中國製造」:

「(敘利亞內戰各方)不缺少武器。總統阿薩德的軍隊擁有在與以色列的冷戰時代中建立的巨大武庫,並從俄羅斯、伊朗,或許還有中國那裡得到新鮮補充,抵抗力量則從敵人手中或經國際渠道弄到越來越多的槍枝和炸彈。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酋長國給錢,土耳其讓武器入境,西方至少提供衛星電話、通信設備和防彈背心等『非殺傷性武器』。現在,叛亂分子們的一個新的武器供應者為外界所知:蘇丹。該國政府受到全球蔑視,長期受到國際武器禁運制裁。

對立方武器來源不斷是敘利亞內戰得以持續的一大原因圖片來源: AP

「《紐約時報》便報導說,蘇丹將中國造的或自己生產的軍火賣往敘利亞。除彈藥外,還有反坦克武器、狙擊槍和中國造攜帶型防空導彈。這種FN-6單兵肩扛式防空導彈可以肩膀為依託發射,並因其熱源尋的系統技術而對敘利亞的空軍構成威脅。這些武器先賣給卡達,經土耳其過境,進入敘利亞。

「蘇丹總統巴希爾因受到在達爾富爾內戰中犯有反人類罪指控而遭海牙國際法院通緝,蘇丹政府長期以來支持阿拉伯世界和非洲的遜尼派抵抗運動。……與此同時,巴希爾總統與中國和伊朗保持良好關係。這兩個國家都向蘇丹軍火工業供貨。兩國政府卻也都支持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在伊朗或中國的幫助下製造的武器偏偏交給了阿薩德的反對派,這可能會給蘇丹帶來重大政經問題。正因此,喀土穆政府堅決否認相關報導,堅稱,『蘇丹沒有向敘利亞提供過任何武器。』」

蘇丹總統巴希爾圖片來源: Reuters

在非洲政策上向中國學習

以中國為代表,亞洲國家多年來明顯加強了在非洲的存在,讓包括德國在內的西方國家企業感覺受排擠。鑑於自然資源、人口資源豐富的非洲對全球經濟未來的意義,德國經濟界呼籲改變這一局面。德國經濟界非洲聯合會新近要求在即將舉行的大選後大幅調整對外經濟政策,更重視非洲。8月14日一期的《商報》「經濟與政治欄目」上的一篇文章援引德國經濟界非洲聯合會主席利賓(Stefan Liebing)報導稱,為改變目前的被動狀態,德國須向中國學習,向非洲國家提供全面解決方案,而非單個產品:

「德國經濟界經濟聯合會主席利賓提醒德國經濟界本身須轉變思維,『向中國學習』。他要求有強大出口能力的企業、德國經濟團體和聯邦政府組成一個聯合體,(向非洲)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而非單項產品,並且,最好還包括融資在內。……他確信,德國經濟界『雖是出口型,但行動並非真正國際化』。在海灣國家的經濟界代表也觀察到,德國企業多以單兵形象出現,難以提供全套解決方案,同中國和韓國這樣的競爭對手相比,德國出口經濟目前委實矮人一頭。」

圖片來源: DW

摘編:凝煉
責編:石濤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