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游德國(4)
2015年5月5日德勒斯登森佩爾歌劇院
薩克森州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是歐洲最華美的歌劇院之一。極佳的音響效果讓建築師森佩爾舉世聞名。
歷史滄桑
在德勒斯登歷史悠久的老城,森佩爾歌劇院氣勢輝煌。鮮為人知的是,這是歌劇院第三次「起死回生」。1840年建成的歌劇院曾在一場大火中被毀,後在二戰中遭轟炸。每次重建都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德勒斯登人的厚愛。
流亡中的設計師
這是建築師森佩爾(Gottfried Semper)最初建成的歌劇院模型。1869年一場大火後,歌劇院的重建再次請森佩爾擔綱。然而,曾與華格納(Richard Wagner)共同參加1848年五月革命的森佩爾在薩克森州遭通緝,流亡維也納。於是,他在流亡中設計出新的圖紙,由其子曼弗雷德落實。
二戰的轟炸
然而,1945年2月德勒斯登遭轟炸,舞台和觀眾席被毀,建築其餘部分被大火燒盡。戰後先重建歌劇院的外觀,內部的重建始於1977年。1985年2月13日,歌劇院三度揭幕。
賞心悅目
由於森佩爾設計圖紙的大量保存,許多細節可以恢復原狀。比如長廊天花板上的圖案,以及牆壁上繪制的橡木紋路。森佩爾希望借此減少消防隱患。
富麗堂皇
華麗的樓梯間裡的大理石柱也是仿製品。然而,這並沒有節省費用,更多是為了接近森佩爾設計的義大利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的風格。每一個仿大理石柱都要花費300-500個工時。
減少包廂
新建的森佩爾歌劇院僅在中間保留一個大包廂,留給薩克森州政府的高級賓客。
一票難求
音樂會、歌劇、芭蕾,每每座無虛席。能容納1300人的森佩爾歌劇院是德國經營狀況最好的歌劇院之一。由於音響效果極佳,演員無須麥克風。這裡的薩克森國家管弦樂團是世界最古老的交響樂團之一。
中央吊燈
正中央的大吊燈重達1.9噸。二戰的轟炸中,它神奇地逃過一劫,卻在前東德初期因收集有色金屬的運動而被送進熔爐。如今的吊燈是複製品。
主廊
在拱形的長廊裡,觀眾在演出的間隙可以像國王一樣漫步。這裡的天花板也是按照森佩爾的原始設計重新繪制。窗外是德勒斯登著名的劇院廣場。
劇院廣場
從這裡望去,左側是後巴洛克時期的天主教宮廷教堂,右側是重建的文藝復興風格的行宮。夏日,廣場上會舉辦露天音樂會。
易北河畔的佛羅倫斯
森佩爾歌劇院在圖中的最右側。對德勒斯登人而言,它不僅是一座歌劇院。精心整修後的它使這座古城重新披上舊日的榮光。
德勒斯登森佩爾歌劇院
薩克森州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是歐洲最華美的歌劇院之一。極佳的音響效果讓建築師森佩爾舉世聞名。
歷史滄桑
在德勒斯登歷史悠久的老城,森佩爾歌劇院氣勢輝煌。鮮為人知的是,這是歌劇院第三次「起死回生」。1840年建成的歌劇院曾在一場大火中被毀,後在二戰中遭轟炸。每次重建都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德勒斯登人的厚愛。
流亡中的設計師
這是建築師森佩爾(Gottfried Semper)最初建成的歌劇院模型。1869年一場大火後,歌劇院的重建再次請森佩爾擔綱。然而,曾與華格納(Richard Wagner)共同參加1848年五月革命的森佩爾在薩克森州遭通緝,流亡維也納。於是,他在流亡中設計出新的圖紙,由其子曼弗雷德落實。
二戰的轟炸
然而,1945年2月德勒斯登遭轟炸,舞台和觀眾席被毀,建築其餘部分被大火燒盡。戰後先重建歌劇院的外觀,內部的重建始於1977年。1985年2月13日,歌劇院三度揭幕。
賞心悅目
由於森佩爾設計圖紙的大量保存,許多細節可以恢復原狀。比如長廊天花板上的圖案,以及牆壁上繪制的橡木紋路。森佩爾希望借此減少消防隱患。
富麗堂皇
華麗的樓梯間裡的大理石柱也是仿製品。然而,這並沒有節省費用,更多是為了接近森佩爾設計的義大利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的風格。每一個仿大理石柱都要花費300-500個工時。
減少包廂
新建的森佩爾歌劇院僅在中間保留一個大包廂,留給薩克森州政府的高級賓客。
一票難求
音樂會、歌劇、芭蕾,每每座無虛席。能容納1300人的森佩爾歌劇院是德國經營狀況最好的歌劇院之一。由於音響效果極佳,演員無須麥克風。這裡的薩克森國家管弦樂團是世界最古老的交響樂團之一。
中央吊燈
正中央的大吊燈重達1.9噸。二戰的轟炸中,它神奇地逃過一劫,卻在前東德初期因收集有色金屬的運動而被送進熔爐。如今的吊燈是複製品。
主廊
在拱形的長廊裡,觀眾在演出的間隙可以像國王一樣漫步。這裡的天花板也是按照森佩爾的原始設計重新繪制。窗外是德勒斯登著名的劇院廣場。
劇院廣場
從這裡望去,左側是後巴洛克時期的天主教宮廷教堂,右側是重建的文藝復興風格的行宮。夏日,廣場上會舉辦露天音樂會。
易北河畔的佛羅倫斯
森佩爾歌劇院在圖中的最右側。對德勒斯登人而言,它不僅是一座歌劇院。精心整修後的它使這座古城重新披上舊日的榮光。
柏林、漢堡的夜店之旅
德國是電子音樂重要的流行陣地,琳瑯滿目的夜店中不乏一些播放電子音樂的俱樂部。兩位德國攝影師拜訪了位於漢堡和柏林的多家夜店,用照片記錄了他們眼中的德國夜生活。
熱鬧後的寂寥
漢堡攝影師André Giesemann和Daniel Schulz聯合展出的一組攝影作品中選取了獨特的角度詮釋德國各地的夜店。他們把DJ和工作人員散場離去後,曲終人散、重歸寂寥的舞廳定格為精彩的照片。
柏林的「夜咖培訓基地」
對於喜愛夜生活的人來講,柏林是絕不應錯過的一站。燈紅酒綠的柏林夜生活在國際上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這個大都市擁有約2300家酒吧和夜店。這張照片攝於外號是「電子搖滾夜店之母」的Tresor店內。每到周末,硬朗的混凝土牆碧也彷彿隨著狂放音樂的節奏一齊顫抖。攝影師André Giesemann把這裡稱作「夜咖培訓基地」。
多變型俱樂部
這組照片的拍攝重點主要是播放電子音樂的夜店。漢堡的"Haus 73"卻是另外一種風格。這傢俱樂部雖然會播放電子音樂,不過也會不定期的舉辦演唱會、讀書會或是桌上足球比賽等活動。
慵懶睡袋沙發椅
法蘭克福的知名夜店"Cocoon"在2012年11月關門停業。它的裝修十分新潮,尤其是將沙發、扶手椅、睡袋、毛毯功能結合在一起的繭狀休閒沙發椅(Cocoon)一度吸引了潮男潮女的目光。除了獨具特色的家具,這家可容納1500人的俱樂部還擁有兩家飯店,數個吧檯和舞池。
貴賓式服務
位於漢堡的"Ego"裝修炫酷感十足。對於攝影師André Giesemann來說,在這裡參加派對好像置身於一部科幻電影之中。"Ego"還提供貴賓乘車服務,人們可以盛裝出席來參加派對。
讓你一次聽個夠!
柏林亞諾偉茲橋地鐵站軌下面隱蔽著一家叫"Golden Gate"的夜店。可能許多當地人也並不知道這家夜店的存在。這家規模不大的俱樂部每周四開始連續三天只播放鐵克諾和浩室曲風的音樂,讓電子音樂發燒友一飽耳福。
曇花一現
因為風格酷似柏林最知名的夜店之一「Berghain」,2008年底這家"Dice"開業初始時生意十分興隆:它位於工業區,前身是一家變電站。可是新鮮感過後這傢俱樂部就人氣銳減,請來大牌DJ也難以回天。開業還不到一年就不得不黯然落幕。
紅燈區的電子風
這家「 Golden Pudel「位於漢堡的紅燈區——聖保利區。它的樣子乍看起來並不像一家播放電子音樂的夜店,裝飾的風格更像一個位於阿爾卑斯山的溫馨小木屋。
柏林人的新寵
成立於2008年的「Tape」俱樂部開業後很快成為柏林「夜店族」的新寵。柏林主火車站附近終於誕生了一家「正點」的夜店。德文雜誌《Prinz》評價這傢俱樂部說,「Tape」有著全柏林最好的音效設施。
花園般的墓地
花卉飄香、綠茵碧草,德國的許多墓地並不讓人感到害怕,而更像是一個靜謐溫馨的大花園。
悼念亡靈
基督教年歷的最後一個星期天是「死亡星期日」(Totensonntag)。在這一天,基督教徒會前往亡者安息之地悼念亡靈。在德國,墓地不僅僅是紀念死者的地方,因為安寧靜謐、設計優美、歷史悠久、一些墓地往往也是受歡迎的郊遊地點。
名人安息地
人們慕名而來的目的也可能是為了悼念埋葬在墓地的名人雅士:德國劇作家貝托爾特‧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和夫人海倫娜‧威格爾(Helene Weigel/見圖)就安葬在柏林的多羅頓城市公墓(Dorotheenstädtischen Friedhof)。前德國總統約翰內斯•勞(Johannes Rau)也安息於此。
花園式墓地
奧斯多夫公墓(Ohlsdorf Friedhof)佔地391公頃,是全球最大的花園式墓地。自1877年修建完畢以來到現在已經舉行過超過140萬次葬禮。這裡有23.5萬個墓穴。演員、導演哥林多根斯Gustaf Gründgens)和作家博爾謝特(Wolfgang Borchert)就被安葬在這裡。
特色墓碑
在中世紀,科隆的梅拉滕公墓(Melaten-Friedhof )一度也被當作執行死刑的地方。如今這裡約有5.5萬個墓穴,其中也有些離奇怪誕的墓碑:狂歡節是科隆的特有風俗之一——從墓碑上可以看到這位逝者對這個節日的熱愛程度。
世界遺產
1818年開始投入使用的「歷史墓園」(Historischer Friedhof)自1998年起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這座位於魏瑪的墓園還埋葬著王公貴族:大文豪歌德和希勒的石棺就保存在這裡。
山頂墓地
位於海德堡的山頂墓地(Bergfriedhof)自1844年啟用以來,已經安葬了超過1.7萬人。其中包括魏瑪共和國總統弗里德里希‧艾伯特(Friedrich Ebertf/見圖)。除此之外,這裡也是女作家希爾德‧多米(Hilde Domin)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卡爾‧波希(Carl Bosch)的安息之地。
歷史悠久
波昂老墓園(Alter Friedhof)以這種特殊的形式把波昂的歷史從18世紀初就保存下來。這裡的第一個墓穴建於1715年。從藝術史來看這裡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晚期。很多偉大的藝術家都被埋葬於此,比如作曲家舒曼夫婦和哲學家施勒格爾(Wilhelm Schlegel)。
「藝術之家」
想要死後被埋葬在慕尼黑的聖喬治墓地(Friedhof St.Georg)並不容易,死者一定要滿足某種條件才行。因為這塊不大的墓地是著名藝術家們十分青睞的「棲身處」之一。這裡的208個墓碑是巴伐利亞和德國文化文化歷史的一個標誌。除了作家埃裡希‧凱斯特納(Erich Kastner)之外,這裡還安息著電影怪才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和著名電影製片人伯納德‧艾辛格(Bernd Eichinger)。
森林墓地
位於斯圖加特的「森林墓地」(Waldfriedhof)的一大特點是:從1929年起,人們可以乘坐纜車前往這個海拔一百多米高的墓地。德國前總統特奧多爾‧豪斯(Theodor Heuss)畫家、雕塑家奧斯卡‧施萊默(Oskar Schlemmer/見圖)就被埋葬在這裡。
猶太墓園
柏林白湖猶太墓園是最有名的按照猶太喪禮埋葬死者的墓地。建於1880年,是歐洲面積最大的猶太人墓地。這裡約有11.6萬個墓位,是德國的受保護建築。
「聖砂」
位於萊茵蘭 - 普法爾茨州沃爾姆斯(Worms)的「聖砂」(Heiliger Sand)是歐洲現存的最古老的猶太墓地。根據估計,這座墓園於1034年建成,這一年也是沃爾姆斯第一座猶太教會堂成立的年份。在「聖砂」的約2000個墓穴中,現存的最古老墓碑建於1058年。有著2000多年裡歷史的沃爾姆斯是德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德國的猶太教堂
德國有很多猶太教堂。德國納粹政府發動迫害猶太人的「水晶之夜」75年後的今天,猶太教社區早已重新充滿生機。
納粹縱火猶太教堂
1938年11月9日夜間,德國納粹摧毀了數以百計的猶太教堂。所謂的「水晶之夜」是德意志帝國對猶太人有組織的暴力活動的高潮之一。一些猶太教堂在戰後被重建,也有一些教堂倖免於難。
歸屬的象徵
2001年,德勒斯登市舉行新建猶太教堂的竣工典禮。立方體形的建築成為該城市猶太社區的象徵。新教堂的地址具有歷史意義:1938年被焚毀的德勒斯登老猶太教堂的原址。
德國最大的猶太教堂
位於柏林雷克街(Rykestraße) 的猶太教堂到2007年維修完畢用了三年時間 。該教堂建於1904年,擁有1200個座位,是德國最大的猶太教堂。1938年納粹縱火焚燒猶太教堂時,該教堂倖免於難。德國納粹黨衛軍曾將教堂作為馬廄,它從1953年開始重新成為猶太教堂。
木框架結構的猶太教堂
從1945年開始,德國蔡勒市倖存的猶太人就重新開始在猶太教堂做彌撒。該教堂建於1740年。1938年11月,黨衛軍攻擊了薩克森州這座迄今最古老的猶太教堂。他們摧毀教堂設施,將托拉卷軸扔到了大街上。許多猶太人在被驅逐之前曾被關押在這裡。 此後,蔡勒市對教堂進行了修繕之後,於1974年重新恢復使用。
被迫摧毀自己的教堂
冷戰結束後,什未林市的猶太社區迅速發展壯大:許多前蘇聯的猶太人移居德國。2008年該市在昔日老猶太教堂舊址新建的一座教堂投入使用。當年,納粹逼迫什未林的猶太人親手摧毀自己的教堂。
柏林的地標建築
新猶太教堂的圓頂高高聳立在柏林的建築群中。建於1866年,可容納3000人的該教堂曾經是德國最大的猶太教堂。1938年11月,雖然一名警察阻止了納粹對教堂的破壞,但是教堂卻在戰爭中被毀,只剩下殘垣斷壁。如今在新建的教堂內,遊客可以觀看介紹猶太人生活的展覽。
歌劇院變猶太教堂
1946年,拜羅伊特的猶太教堂重新恢復使用。該教堂是德國唯一倖存的古老巴洛克式建築風格、至今還在使用的猶太教堂。該建築自1715年開始作為拜羅伊特的一個歌劇院,後來猶太教區將其改作教堂。目前該建築正在進行徹底翻新。
教堂地點不尋常
座落在猶太人墓地的這座建築原本是一座靈堂。因位於哈勒市中心的教堂被納粹摧毀,猶太教會在1953年將這座建於1894年的靈堂改建成教堂。這是德國唯一的一座位於猶太墓地的猶太教堂。
科隆猶太教經師授職典禮
自猶太人大屠殺以來,科隆猶太教再也沒舉行過經師授職典禮。直到2012年,在科隆猶太教堂首次為4名經師舉行儀式。水晶之夜後,猶太教堂成為一片廢墟。1959年猶太教堂才被重建。科隆的猶太人和德國許多地方的猶太人一樣,開始恢復其宗教生活,而眾多的新、老猶太教堂成為了見證。
德國的橋樑
從羅馬廢墟到現代工程藝術的亮點-德國眾多的橋樑成為標誌性建築。有些橋樑歷史悠久,經歷了戰爭,國家的分裂和統一。
羅馬遺產
特裡爾這座橫跨摩澤爾河的羅馬時期的橋樑是德國最古老的橋樑之一。最初這裡建造的只是一座木橋,後來羅馬人從附近的埃菲爾山取來玄武岩石塊建成了這座石橋。橋的支柱建於公元2世紀。橋的上部在公元12世紀和18世紀時兩次被法國軍隊炸毀後兩次重建。
潛在的爆炸危險
費馬恩大橋(Fehmarnsbrücke)於1963年投付使用。該橋建於冷戰時期,大橋的車道下設有6個可安裝置炸藥的地方,以防在可能遭到入侵的情況下炸毀大橋。該大橋連接著波羅的海島嶼費馬恩和德國東北端的陸地。
埃爾富特的中古歷史文物-克萊默大橋
從前,小商販在這座橋上兜售其商品。位於埃爾富特老城的克萊默大橋(Krämerbrücke)曾經是貫穿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重要商道的一部分。今天,格拉河畔大橋周邊遍佈畫廊和藝術品商店。每年6月,埃爾富特市都在這裡舉辦紀念城市中古歷史的盛大節日。
通往瑞士的帶頂大橋
一些早期建造的木橋都帶有頂棚以防木橋受到風雨的侵蝕。巴德塞肯恩(Bad Säckingen)大橋連接著德國同名地區和瑞士的施泰恩地區。該木橋橫跨萊茵河,全長204米,是歐洲最長的一座帶頂木橋。
格爾茨施拱橋
1800年之後,德國鐵路網大規模擴建,使工程師們面臨著新的挑戰。跨躍薩克森格爾茨施(Göltzsch)河谷的這座高架橋,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從其雄偉壯觀的橋拱上來看,在當時都是傑作。1851年格爾茨施拱橋投入使用時,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橋樑。直至今天,它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磚砌橋。
架在懸崖峭壁之間的橋樑
這座氣勢磅礴、宏偉壯觀的橋樑建於1851年,位於如今薩克森州的小瑞士國家公園。大橋自建成以來,每年吸引無數遊客前來觀賞橫架在易北河畔200米高岩石間的石橋以及在橋上漫步俯瞰周邊奇山異景。
雷馬根的盧登道夫大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位於雷馬根的盧登道夫大橋(Ludendorff-Brücke)對盟軍來說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是跨越萊茵河的交通要道。1945年美軍佔領了該橋。之後納粹進行返攻,將大橋炸毀。在德軍奪回該大橋10天之後,大橋徹底坍塌,造成眾多士兵喪生。畫面上是殘存的橋頭堡,如今成為和平紀念館。
橫跨東、西柏林的大橋
1961年建起柏林牆之後,奧博鮑姆大橋(Oberbaumbrücke)跨越東、西柏林,一半屬於東柏林,一半屬於西柏林。武裝的軍人在施普雷河畔巡邏,把守著大橋上的邊境檢查站。今天,該大橋連接著柏林的弗里德里希曬恩(Friedrichshain)和十字山(Kreuzberg)兩個城區,成為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德國統一的標誌。
科隆的「同心鎖」大橋
科隆萊茵河上的霍亨索倫大橋(Hohenzollernbrücke)始建於1911年,二戰時被炸毀,後被重建。該橋不僅是交通要道,而且還是情侶們表達浪漫愛情的地方。成千上萬的情侶在這裡掛上他們的「同心鎖」。這些鎖的重量加起來估計超過2噸。
易北河上的水橋
兩德統一後,人們開始擴建橫貫德國的水路。2003年,馬格德堡的水上交通樞紐竣工。該水路將德國中部運河與易北河相連-縮短了水上航運的路程。易北河上的運河大橋全長90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可通船渡槽。
連接德法兩國的三國橋
連接德國萊茵河畔威爾與法國於南格(Huningue)的三國橋(Dreiländerbrücke) 因臨近德、法和瑞士三國的交界處而得名。高248米的大橋建於2007年,是世界上僅供步行者和騎自行車者使用的的最長的步行橋。2008年,該橋榮獲德國橋樑建設獎。
巨大的色標
這座已經停止使用、外表簡陋的鐵路橋坐落在烏珀塔爾市。雖然它算不上橋樑建築設計上的一個亮點,但是自2011年涂鴉藝術家赫伊沃爾德(Martin Heuwold )帶領一組失業者在灰色的水泥橋體上塗上了鮮豔的色彩之後,這座頹廢的大橋重新引起人們的注意。
德國經典:布穀鳥鐘
有人覺得它帶著濃厚的小市民氣,也有人對它趨之若鶩。布穀鳥鐘不僅是鐘表,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老熟人的新面孔
德國藝術家斯圖普(Stephan Strumbel)讓傳統的布穀鳥鐘具備了現代波普藝術特徵。霓虹燈元素的應用毀譽參半。2011年,斯圖普作為第一名德國藝術家為《紐約時報》雜誌設計了一款布穀鳥鐘。
經典傳承
早在17世紀,薩克森州的奧古斯特選帝侯就擁有一座布穀鳥鐘。華麗的鐘表主要產於德國南部的黑森林。此鐘的妙處所在:每個小時,機械的布穀鳥都會從木房子裡探出來報時。
世界最大的布穀鳥鐘
在黑森裡特裡堡的布穀鳥鐘問世前,圖中這塊產於巴符州紹納赫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布穀鳥鐘。它的製造者多德(Josef Dold)也承認,特裡堡的那塊要大一點兒。而手工製作這塊表用了多德三年的時間。
各種布穀鳥
「布穀鳥鐘 - 我的愛」是德國富特旺根鐘表博物館的一個特別展覽。展覽截至2013年11月,展示了各式各樣的布穀鳥鐘。該博物館成立於1852年,是德國最大的手表收藏博物館。
日益減少的布穀鳥
布穀鳥鐘幾乎隨處可見,然而布穀鳥卻越來越少了。每年,布穀鳥在非洲過冬後遷移回歐洲,把鳥蛋產在其他鳥類的巢中。這就意味著,它們下一代的養育全部託付給「繼父母」了。然而由於氣候變化,它們在歐洲繁殖季節提前,可供產蛋的鳥巢也因此不足。
可以穿在身上的布穀鳥鐘
不,這不是最新時尚走秀,而是傑塞爾(Leon Jessel )1917年的輕歌劇《黑森林姑娘》新版中的一條裙子。當年,女星凱特爾(Mariel Ann Keitel)試演的角色曾將布穀鳥鐘套在身上。
手心的熱量
弗賴堡大學的理查德(Franz Richardt )為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設計了該布穀鳥鐘,人們身體的熱量推動表針的擺動。當人們握住它時,一台熱發生器將人手產生的熱功轉化為電能,鐘裡的布穀鳥也因此獲得報時的能量。
時間在翅膀間流逝
一隻毛絨鳥,戴著一條數字時鐘項鏈。第一眼望去,頗具挑戰性。這是卡爾斯魯厄國立博物館的「設計+情感」展覽。該布穀鳥鐘的演繹版來自於設計師邁克爾(Michael Sans)。
狂歡節上的「布穀鳥鐘」
黑森林的鐘表匠稱,他們的大部分客戶來自於美國。不過一些德國人對於布穀鳥鐘情有獨鐘。在狂歡節上(如圖),他們也願意喬扮成「布穀鳥鐘」。
外國遊客看慕尼黑啤酒節
每年都有超過600萬人前往慕尼黑參加啤酒節。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在特蕾西亞草坪上一同狂歡。
文化的大草坪
慕尼黑啤酒節每年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600多萬名遊客前往「朝聖」。來自墨西哥的Manuel已經在德國居住了一年。他認為啤酒節的氣氛「奔放且友善」。他的阿根廷友人Macarena補充說:「傳統服飾就是啤酒節的一部分,穿上這身衣服立刻就能融入其中,不再是外人。」
薩爾茲堡「代表團」
這群分別來自澳洲、奧地利、法國和捷克的學生們都在薩爾茲堡念書。他們對派對充滿期待,立刻就要到啤酒節帳篷中狂歡。Petra(圖右)選了件男式傳統皮褲:「這比低胸裙裝舒適多了。無論是用餐或在桌上跳舞都很方便。」
火車站買衣服
來自美國的Dana、Sue、Nancy和Jeff至今只參加過美式啤酒節。Dana說:「通常只有一個啤酒攤。這裡的規模真是太壯觀了!」這四名美國人此行還打算品嘗德國美食。Sue和Nancy當然也穿上村姑裝。Sue表示:「這件村姑裝是我臨時在火車站添購的。」
銅管樂和雲霄飛車
來自保加利亞的Svetna和Alexander已經在德國長居了20年。每年他們都會到特蕾西亞草坪參加啤酒節,通常會帶上孩子一同前來,不過這次隨行的是從保加利亞來拜訪他們的友人Peter。Svetna說:「不帶孩子出門,我們就能在啤酒節帳篷中盡情享受,我非常喜歡那兒的銅管樂。明天我們又得帶著孩子去過山車前排隊了。」
未成年請勿飲酒
這對來自中國的夫妻帶著四歲的女兒April在啤酒節帳篷中點了只烤雞享用。April端著酒杯當然只是為了拍照。「我們之前在瑞士旅行,這次為了啤酒節特地來德國一天。在北京也有啤酒節活動,但是這兒的規模大得多了。」
避開午後人潮
Rose和Lyn定期從美國來慕尼黑拜訪友人Rosanna,啤酒節是必定安排的行程。Rose說:「不過我們都是上午去,這時的氣氛最好。下午的人潮太洶湧。」她建議,「每個人一生至少要來一次」。
在桌上熱舞
印度人Sherbir目前正好在慕尼黑公幹。他打算在這期間去啤酒節四次。「氣氛非常熱烈,我以前從來沒在桌子上跳過舞。」今天陪著他一起來的還有德國同事Steffi,她的衣櫥中掛了四件不同的低胸村姑裝。
穿著海灘鞋漫步啤酒迪斯尼樂園
來自巴西的Marcia和Lia安排了一連串的派對馬拉松。Lia形容這裡就像「啤酒迪斯尼樂園」。Marcia穿著租來的村姑裝和一雙拖鞋。難道不覺得這雙鞋特別突兀嗎?Lia說:「只有外頭下雨時,我才穿上拖鞋。我的包裡還有另一雙更結實的備用鞋。」
牛角配蘇格蘭裙
Matt(圖中)為了參加啤酒節作了特殊打扮:戴著牛角和塑膠鬍子,再搭配蘇格蘭裙。他和Shane從美國來拜訪他們的友人。Matt說:「這裡的人都非常友善。可惜我無法在帳篷中定到位置,定座系統挺複雜的。」
一同狂歡的陌生人
自2007年起住在德國的印度人Radhika表示:「來到這裡與各色各樣的人相遇是舒解壓力的良方。」同行的友人Monica也認為,與陌生人坐在同一張桌子前一同狂歡,確實令人感到相當愉快。
柏林牆上的藝術
昔日的東西方邊界柏林牆和它的歷史激發了藝術家們的靈感。
現存最長的一段柏林牆
1990年來自21個國家的118位藝術家在一段柏林牆遺址上作畫。這裡後來被稱為「東區畫廊」(East Side Gallery),成為吸引旅遊者的磁石。其實還有藝術家在其它一些界牆和過境站的遺跡上留下了作品,只不過不如這裡有名。
涂鴉
位於普倫茨勞貝格區(Prenzlauer Berg)的柏林牆公園裡一段原為東柏林一側的界牆自80年代以來不斷被重新噴涂。畫作的內容有時不乏政治色彩,但這些都是非法涂鴉。柏林已成為街頭藝術(Street Art)的一大中心,原因之一就是這些被涂鴉的高牆。
越境者
在柏林中區肖賽大街(Chausseestraße)的過境關卡地界內和地下,過去常有野兔出沒。藝術家Karla Sachse於是創作了這幅「野兔的家」。兔子們經常弄響警報,還在牆下挖掘地道。
逝去的年代
在傷兵大街(Invalidenstraße)和砂罐橋(Sandkrugbrücke)這兩個過境關卡,東西柏林市民可以持簽證通行。Gabriele Basch的這幅地面馬賽克反映了當年東德人心目中西部的「浮華世界」:殼牌、賓士和漢莎航空的標誌今天看來就像一個早已逝去年代的出土文物。
紀念遇難者
當年的東西德邊界穿越今日的政府建築區。1990年Ben Wagin和其他幾位藝術家在這裡創作了「樹木議會」,牆上有和平運動的呼籲文字,有暴力和逃亡的畫面。旁邊還有紀念在柏林牆腳下被擊斃的逃亡者的石刻。
分裂的城市
在著名的查理檢查站(Checkpoint Charlie),人們可以看到Yadegar Asisi的反映80年代柏林牆內外日常生活的全景畫。這幅15米高的畫作上,是從克羅伊茨山(Kreuzberg)眺望東柏林中區的景象。所有景物都是1比1的真實大小。
冷戰戰士
直到1961年,蘇聯和美國的坦克還在查理檢查站的兩側相互對峙。Frank Thiel的燈箱裝置作品讓人回到了那個年代。一名蘇聯士兵和一名美國士兵背對背站著,面朝各自的主權領地。
牆上的波普藝術
2012年在查理檢查站旁正式開放的「自由公園」引起了爭議。人們可以在這裡買下一堵經過藝術加工的柏林牆,參與創作的藝術家包括來自紐約的James Rizzi 和Lisa Grubb等。Keith Haring於80年代在西柏林一側的一段牆上作畫,屬於最早「美化」柏林牆的人之一。
誰贏誰輸?
在歐伯鮑姆橋(Oberbaumbrücke)的昔日過境關卡旁,如今有兩個燈光源在玩「石頭、剪刀、布」。和孩童們的游戲一樣,Thorsten Goldbergs的這個裝置藝術作品裡哪一邊贏、哪一邊輸,也完全由偶然來決定。
遠觀效果
Jonathan Borofsky在歐伯鮑姆橋附近的裝置藝術作品「分子人」(Molecule Man),用分子形象的組合,象徵了人的存在。三個30米高,45噸重的巨大鋁制人似乎像漂浮在昔日的界河——施普雷河(Spre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