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北韓當局在11月23日稱,將在半島南北軍事分界線附近部署更強的軍力和更加新式的武器,不再受五年前與韓國簽署的《九一九軍事協議》之約束。
該協議是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韓國時任總統文在寅2018年9月19日於平壤會晤時共同簽署。當時雙方發表共同宣言,約定停止軍事敵對關係、擴大交流合作、解決離散家屬問題、共同申辦2032年奧運會、半島無核化等內容。《九一九軍事協議》則是共同宣言的附件,主要內容包括「三八線」附近暫停軍演,雙方停止一切軍事敵對行動,並設立全天候通信體系,以防止發生意外衝突。
11月22日北韓違反聯合國制裁決議發射「萬裡鏡1號」軍事偵察衛星,報導稱,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現場觀摩衛星發射過程。在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之前,北韓曾經歷兩次發射失敗。
旋即韓國方面宣佈停止履行《九一九軍事協議》部分條款,重啟軍事分界線附近的軍事偵察活動。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2日也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北韓利用彈道導彈技術試射軍事偵查衛星。美國則稱北韓的行為是「公然違反」聯合國制裁。
日本對北韓聲稱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表示懷疑,並稱防衛省正進行分析。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表示:「日本政府目前尚未確認衛星是否已進入地球軌道。」
在北韓周二傍晚發射衛星不久後,日本向南部沖繩的居民發佈疏散警報,隨後警報解除。
與此同時,美國核動力潛艇 「聖達菲」號(SSN Santa Fe)停靠在韓國濟州島,凸顯出地區緊張局勢不斷加劇。
(路透社、法新社)
2022年才過了一個月,北韓就已經進行了七次導彈試射。根據目前聯合國安理會的制裁,北韓被禁止測試所有彈道導彈,而短程、中程和遠程巡航導彈則不在此限。儘管遭禁,北韓本月的試射項目仍然包含了中程和短程的彈道導彈。此篇文章將帶大家看看,近幾年北韓曾經發射過的各種導彈。
圖片來源: Yonhap/Picture alliance北韓官媒朝中社1月31日發布的照片,顯示曾於周日(1月30日)試射火星12型中程彈道導彈(IRBMs)。這種導彈的威力足以擊中美國領土關島,這也是北韓本月至目前為止進行的第七次武器試驗,南韓和日本皆對於北韓此次發射表示譴責。
圖片來源: KNCA/REUTERS1月17日,北韓從首都平壤的一個機場發射了兩枚疑為KN-24型的短程彈道導彈(SRBM)。據北韓官媒報導,這兩枚導彈「精確地擊中了該國東海岸的一個島嶼目標」。分析人士表示,這些導彈最後一次測試是在2020年3月,目前似乎已經進入大規模生產和軍事單位的部署。 KN-24導彈類似於美國的MGM-140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並能夠以比起傳統彈道導彈更平坦的彈道飛行來躲避導彈防禦系統。
圖片來源: Lee Jin-ma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北韓官媒朝中社發布照片稱,北韓國防研究院於2022年1月11日在一個未披露的地點進行新型高超音速導彈的試驗,據傳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也出席了此次試射。高超音速武器的飛行高度通常比彈道導彈要來得低,專家表示,高超音速武器的主要特點不是速度,而是其機動性,這可以幫助它們躲避導彈防禦系統。這是北韓本月第二度試射此種導彈。
圖片來源: KCNA/KNS/AFP2022年1月5日,韓國軍方稱北韓從北部的慈江道向東海發射了疑似是彈道導彈的物體。北韓官媒朝中社隨後發布報導,指北韓進行了新開發的高超音速導彈試射。北韓於2021年9月首度試射此種導彈,《朝中社》指出,這次發射再次確認了導彈在主動飛行階段的飛行控制和穩定性。專家曾警告,如果北韓完全發展了這項技術,將對周邊國家構成嚴重威脅。
圖片來源: YONHAPNEWS AGENCY/picture alliance 由北韓官媒朝中社於2021年10月20日發布的組合照片顯示,北韓於前一天(10月19日)在水域中從潛艇上發射了一種新型的潛射彈道導彈(SLBM)。南韓軍方在10月19日曾表示,北韓從其東海岸城市新浦以東的水域向東海發射了疑似是潛射彈道導彈的物體。
圖片來源: Yonhap/Picture alliance朝中社提供的這張圖片中顯示北韓的鐵路機動導彈軍團在演習中發射了一枚導彈,專家稱此為KN-23彈道導彈。
圖片來源: KCNA/Reuters由北韓官媒朝中社於2021年9月13日發布的組圖顯示,一枚遠程巡航導彈發射後在空中飛行。平壤於9月11日和12日試射了新型遠程巡航導彈。據朝中社報導,這些導彈「在北韓領地和水域上空沿橢圓形和8字形飛行軌道飛行了7580秒」,並「擊中1500公里外的目標」。
圖片來源: Yonhap/picture alliance此張由平壤發布的照片中顯示了新開發的新型戰術制導炮彈,《朝中社》稱此炮彈於2021年3月25日發射。
圖片來源: KCNA/REUTERS北韓電視台於2017年5月22日提供了一段影片截圖,據稱該武器為中程彈道導彈北極星2號,這種中程導彈被認為能夠裝備核彈頭。
圖片來源: KRT/AP/picture alliance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