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被中國牽著鼻子走」

任琛(摘編) 2015年4月2日

台灣在亞投行中的角色成為德語媒體關注的對象。另外,《商報》發現,在中國,基督教徒的增長速度比私人汽車的增速還快。

Die Gründungsmitglieder der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Yajima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本周四(4月2日)發表了題為#link:http://www.nzz.ch/international/asien-und-pazifik/nach-chinas-pfeife-tanzen-1.18514932:"被中國牽著鼻子走"(Nach Chinas Pfeife tanzen)#的文章,關注台灣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的角色。文章指出,台灣在亞投行中的活動空間不大。北京為台灣加入亞投行定下的前提條件激起了島內的不滿情緒。

文章在開頭寫道:"北京為它發起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已經找到了大約50個創始成員國。本周二,台灣政府也向北京遞交了加入申請。行政院院長毛治國表示,願意提供2億美元的資金。這更多是一種政治上的代價。在北京眼中,台灣不是國家,而是一個叛變的省份。所以,中國方面堅持不讓台灣像其他申請國一樣,直接向亞投行的秘書處遞交申請,而必須通過半官方的海協會。負責台灣事務辦公室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亞投行持開放態度,'歡迎台灣以合適的名義加入亞投行'。"

作者隨後指出:"正是這樣的表態在台灣激起了許多人的不滿。像台灣參加奧運會時用'中華台北'這樣的稱號,被這一實際獨立的民主國家視為對它的貶低。台政府正式宣佈加入亞投行不久後,一組示威人士曾試圖衝入台北總統府。 "

文章最後寫道:"(台灣)加入的理由其實有很多,既有經濟上的,也有政治上的。政府提出的理由是,加入亞投行是台灣融入地區的重要一步,成為會員國會讓台灣有機會參與討論國際事務。它(台灣政府)以此也間接的提及了台灣在國際上的孤立地位。北京方面用一個中國的說法讓台灣幾乎無一例外的無法加入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性組織。台灣在政治上被孤立,只有22個國家和台北建立了外交關係。中國已經明確表示,它將成為亞投行中的一員大將。當國際金融架構的重心從華盛頓向北京傾斜的時候,台灣的外交活動空間還會變得更小。"

兄弟間的對話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本周二則關注中國不斷壯大的基督教徒群體,發表了名為"兄弟間對話"(Brüderlicher Dialog)的文章,指出,梵蒂岡和北京方面展開對話,其實很有意義。

在中國,基督教徒的數目可能已經超過共產黨員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ROPI

作者在文章開頭寫道:"中國基督教徒的增長速度比私人汽車還快。而且這還是在中國從1956年開始就不再和梵蒂岡對話的情況下。所以如今在中國,由北京認可的主教和忠於梵蒂岡的地下主教們同時傳教。地下教會中的許多人被限制行動,比如說羅馬天主教地下教會主教石恩翔。今年2月,94歲高齡的他在被關押的地點去世。許多信徒都遭到追捕,不得不在私人住所中舉行宗教禮拜儀式。現在這一情況將有所改變。北京必須有所行動,因為中國如今已經有大約1億名基督徒,他們將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慶祝復活節。與此相比,中國共產黨只有8700萬名黨員。對於梵蒂岡來說,中國是信徒數量增長速度最快的地方。所以,北京和梵蒂岡長期以來一直在相互試探對方。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王作安不久前甚至說,'多一個基督徒就多一個好公民',前提是,他願意接受'具有中國特色的基督教文化'。"

作者隨後寫道,天主教宗方濟各(Franziskus)也向中國有所靠攏。他希望與中國建立"像兄弟和夥伴間一樣的對話"。2014年年底,方濟各通過行動證明他是認真的。雖然達賴喇嘛當時人在羅馬,而且也願意與天主教宗會面,但方濟各還是拒絕了他。

(本文摘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