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被指協助「華格納」侵略烏克蘭 中企遭美制裁

2023年1月27日

華格納集團在俄烏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視為俄羅斯的僱傭軍集團。一家中國公司遭控向該組織提供了烏克蘭的衛星圖像,以協助俄軍入侵作戰,因而遭到美國鎖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則表示,指控中國協助俄羅斯的說法「沒有事實根據」。

圖為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PMC華格納中心;華格納1月26日被美國定為重大跨國組織。
圖為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PMC華格納中心;華格納1月26日被美國定為重大跨國組織。圖片來源: Igor Russak/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週四(1月26日)對一家中國公司實施制裁,因為該公司涉嫌提供烏克蘭的衛星圖像,以幫助俄羅斯的華格納僱傭軍集團(Wagner mercenary group)持續侵略烏方,同時美國國會議員也在推動更有力的行動來對抗北京。

被制裁的中國公司是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該公司位於盧森堡的子公司。

美國財政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家中國公司向華格納集團提供了烏克蘭上空的衛星圖像,且「收集這些圖像是為了讓華格納(集團)在烏克蘭開展作戰行動」。

中國是俄羅斯的正式盟友,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國不斷聲稱北京對俄羅斯採取「不溫不火」的支持,因此拒絕向莫斯科提供武器,但仍持續關注中國私營公司的行動。

部份美國參議員更要求,除非中國能遏制對俄羅斯出口飛彈和其他軍事應用至關重要的技術,否則應對中國採取制裁行動。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南德茲(Bob Menendez)表示:「我知道有證據顯示,包括透過在香港運作的公司,中企一直在出口包括半導體晶片在內的軍民兩用技術」。

梅南德茲說:「在我看來,如果中國(向俄羅斯)提供關鍵援助,我們不應該放棄對中國制裁的可能性,中國更不應該躲在一些公司後面……我們必須盡一切可能,砍掉領頭者。」

對此,美國國務院負責政治事務的次卿盧嵐(Victoria Nuland)26日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說:「當我們看到中國的企業違反制裁時,我們會提請他們注意。」

北京:美方指控沒有事實根據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周五(1月27日)表示,指控中方向俄羅斯提供援助的說法沒有事實依據。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說,中國反對單邊制裁,並表示北京致力於在烏克蘭問題上進行對話以實現和平。他說:「關於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援助』的指控沒有事實依據,純粹是揣測和故意炒作」,他說。

劉鵬宇還補充說,美國在處理烏克蘭問題和美俄關係時,「不得以任何形式損害中國的合法權益」。

一系列制裁手段

這項對中國企業的制裁,是美國近期採取的一系列對俄制裁行動的一部份。

美國財政部和國務院26日宣佈,正式將華格納集團定為重大跨國犯罪組織,並對支持該組織的跨國網絡實施制裁。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一份聲明中說,新的制裁意在「進一步阻礙克裡姆林宮武裝其戰爭機器的能力,這些機器被用來侵略烏克蘭,造成無良的死亡和破壞。」並稱這一行動還能「促進對俄羅斯和其他相關侵權行為負責人的問責,對俄羅斯國防部進一步施壓。」

遭制裁的單位,包括與莫斯科國防工業有關的一些個人和公司,以及普丁的盟友和他們的家庭成員,以及參與俄羅斯入侵克蘭部分的相關人等。

其中包含一家位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航空公司Krato,該公司被美方指控為華格納集團提供飛機,在中非共和國、利比亞和馬裡之間運送人員和設備。

美國務院並宣佈對3個人進行制裁,他們都是俄羅斯聯邦監獄管理局的負責人,據說該局為華格納集團招募俄羅斯囚犯參戰提供了便利管道。

此外,美國國務院宣佈將採取措施,對「威脅或侵犯烏克蘭主權、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的行動」的531名俄羅斯聯邦軍隊成員實施簽證限制。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新的制裁意在「進一步阻礙克裡姆林宮武裝其戰爭機器的能力,這些機器被用來侵略烏克蘭,造成無良的死亡和破壞」。圖片來源: ALEXANDER ERMOCHENKO/REUTERS

華格納集團

所謂華格納集團,是由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關係密切的商人普裡戈津(Yevgeny Prigozhin)所領導的組織,在侵略烏克蘭的戰事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並在中非共和國境內特別活躍。 

「隨著俄羅斯軍隊在戰場上的掙扎,普丁不得不依靠華格納集團繼續其入侵行動。」美國財政部在一份新聞稿中說:「華格納集團還插手並破壞非洲國家的穩定,廣泛侵犯人權並從其人民手中勒索自然資源。」

華格納集團以特赦為交換條件,將多名俄羅斯囚犯送上戰場。白宮上週五(20日)表示,華格納在烏克蘭有大約5萬名戰士,其中80%來自監獄。

(法新社、美國CNN、路透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