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西線無戰事》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七項大獎

Kevin Tschierse
2023年2月26日

獲得九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新版反戰電影《西線無戰事》,剛剛在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 )獲得最高榮譽。德國之聲採訪了導演伯傑(Edward Berger)。

Filmszene "Im Westen nichts Neues" 2022
圖片來源: Netflix/Zumapress/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這是德國作家雷馬克著名的反戰小說《西線無戰事》的第一部非英語改編電影。德國導演伯傑(Edward Berger)嘗試進行了德語演繹,並於 2022 年 10 月在 Netflix 上面向全球播映。

一些評論家稱讚這部新拍的反戰電影很成功,而另一些評論家則批評導演篡改了原作的故事情節,刪減了一些人物和關鍵場景。儘管如此,德語版《西線無戰事》已經榮登最高電影獎殿堂。周日(2月19日),它獲得了本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BAFTA)七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非英語電影和最佳導演等。

這部電影也是3月12日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熱門影片之一,英國電影學院獎被認為是這場好萊塢盛典中獲獎可能性的重要指標。

《西線無戰事》獲得了九項奧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國際影片,以及最佳攝影、美術設計、視覺效果、聲音、化妝和髮型、原創配樂和改編劇本。

《西線無戰事》在今天的現實意義

雷馬克於1929年出版的這部小說描繪了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代年輕人的經歷,主角和他的朋友們離開學校奔赴前線並最終死於戰場。

導演伯傑告訴德國之聲,這個主題在一戰後100 多年的今天仍然具有現實意義,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抬頭使這部電影成為熱門話題。

新版《西線無戰事》導演伯傑(Edward Berger)圖片來源: Annette Riedl/dpa/picture alliance

伯傑說,三年前開始製作這部電影時,他對歐洲和世界的政治格局非常擔憂。

「英國脫歐,匈牙利出現右翼政府,法國、德國和歐洲許多國家的極右翼勢力正在崛起。」他說,「突然之間,像歐盟這樣為我們帶來了70年和平的機構受到了質疑。」

居住在柏林的伯傑對他從政府機構聽到的仇恨言論感到震驚。 「那個演講傳到了大街上。」 他說,「我在去上班的地鐵裡也聽到其中一些句子,這些句子聽起來幾乎像是來自1930年代的德國,比如:『我們應該把梅克爾吊在牆上。』」

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死灰復燃促使伯傑接手執導這部電影。「我覺得現在是製作一部電影的好時機。它提醒我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情況並沒有那麼不同。我原來還以為這些是我們永遠不會重複的時代。」

雷馬克的小說《西線無戰事》於 1929 年在德國出版,是德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故事來自作者曾經作為一名士兵在戰爭中的親身經歷。1930年,該作品在美國首次被拍成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等兩項大獎。隨後在 1979 年得到第二次改編。伯傑的電影是該書的第一部德國導演改編作品。

1930年電影《西線無戰事》中的一個場景圖片來源: United Archives/picture alliance

「美國戰爭電影或英國戰爭電影中都有英雄,這是來自歷史的東西——美國被捲入戰爭,而英國為自己辯護。」伯格說,「因此,這在那裡成長起來的人們包括電影人中,留下了截然不同的遺產。」

伯傑說,在德國,情況有所不同,「我覺得,在德國戰爭片中,沒有英雄和對殺敵的贊頌。」他說,「士兵總是一個接一個死亡。電影裡不能有什麼英雄氣概。」

故事的重新講述

伯傑並不擔心人們批評他的電影與1930年和1979年的版本不一樣,它只是取材於小說的新作品。

「雷馬克本人曾經說過:『書就是書。當它被拍成電影時,它就是一種新媒介。』」伯傑說。他認為電影製作人可以而且應該放手改編,他承認他的電影是一種新的詮釋。「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100多年前,」他說,「我們今天對此有非常不同的看法。」

《西線無戰事》一書作者雷馬克圖片來源: dpa/picture-alliance

當然,伯傑和他的創作團隊盡量貼近小說的情節和人物。但導演主要感興趣的是將主角鮑默(Paul Bäumer)的內心衝突,放在首要和中心位置。

「這個年輕人滿懷熱情地投入戰爭,他覺得自己將成為一個純真的年輕英雄。」伯傑說,「但是,很快他意識到他所有的理想,他小時候在德國長大獲得的所有知識都一文不值。」

事實上,主角在影片敘事的進程中變得越來越殘忍,從熱情洋溢的新兵轉變為飽受戰爭創傷的老兵。

伯傑忠實於雷馬克書中「迷失的一代」的主題。該書在序言中寫道,它「將試圖簡單地講述一代人,他們雖然可能逃脫了炮彈,卻被戰爭摧毀了。」

被宣傳鼓動走上戰場的以為自己會成為民族英雄的年輕人圖片來源: Netflix/Zumapress/picture alliance

為什麼會添加故事情節?

導演和他的製作團隊還為德國演員布魯爾(Daniel Brühl)飾演政治人物厄茲貝格(Matthias Erzberger)添加了新的故事情節。通過這樣的補充敘述,導演表達了戰爭的官僚主義荒謬——精英官僚和好戰的軍事指揮官坐在辦公桌前決定戰場上無數士兵的命運和生死——並將這些事件置於歷史背景之中。

在1918年德國皇帝退位後代表德國與協約國簽署停戰協定的厄茲貝格,對伯傑導演來說是德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所以現在我們有幸知道這項和平條約的簽署導致了什麼結果——軍方將他作為替罪羊並指責他輸掉了戰爭。」他說。

殘忍的戰場上,年輕人成為政治宣傳的犧牲品圖片來源: Netflix/Zumapress/picture alliance

在戰爭結束兩年後,厄茲貝格被民族主義者暗殺。

影片中的停戰談判表明,戰爭結束之後,衝突仍在繼續。

伯傑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僅僅是個開始。「1700 萬士兵葬身戰場。然而僅僅 15 年之後,世界變得更加瘋狂。」伯傑說。他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