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總理李強基本上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在談到經濟問題時,他喜歡用天氣作為比喻。例如2023年6月他首次出訪柏林,並與德國企業代表交談之時。
「這就好比雨天趕路,如果總是低頭看腳下,看到的便是滿地泥濘;如果能常常抬頭看前方,就能看到雨後的彩虹。」李強如是說。他也指出,經濟有其自然周期,中國經濟也有周期。
作為最高級別的領導人,李強希望重新調整中國經濟:公平、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然而國際框架條件已經惡化,保護主義抬頭和需求不足就是例證。中國國內情況也不容樂觀。中國房地產業岌岌可危,而該行業曾是中國最重要的經濟增長動力。
隨著內需放緩,消費者更願意儲蓄而不願花錢。物價正在下跌。專家們在談論通貨緊縮;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這比通貨膨脹更加危險。因為消費者會推遲購買決策,希望以同樣的金錢購買更多的東西。企業投資減少,失業率上升。
在二月中旬春節前,中國滬深300指數創下五年新低。中國政府立即撤換了證監會主席。目前,反映上海和深圳兩個主要交易所股價走勢的該指數已有所回升。
更多閱讀:中國股市的「毒藥與解藥」
從進出口到信貸投資,從零售到房價,中國最新經濟數據令人失望。更糟糕的是,大型房地產開發商面臨違約風險,金融信託集團理財產品出現逾期兌付,這些令人擔心的訊號預示了新的風險。
圖片來源: CHINATOPIX/dpa/picture alliance8月初,中國又一家房地產開發商巨頭碧桂園面臨違約風險。該公司有2筆美元計價的債務8月8日逾期未支付利息。作為少數尚未出現違約的中國大型房企之一,碧桂園的「爆雷」是對本已脆弱的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又一打擊。在本次房地產危機中首先觸礁的恆大集團則於8月17日依美國《破產法》,向美國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恆大的負債高達3300億美元。其在2021年底發生違約,導致中國各地出現大批未完工的爛尾樓。大多數分析師認為,未來幾個月內,中國的房產價格和銷量仍將進一步下滑。
圖片來源: Aly Song/REUTERS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的金融信託行業也出現危機。在7月底傳出中融國際信託集團無法按時支付票息和本金消息後,中國媒體8月中旬報導,數十種中融信託產品出現逾期兌付。該集團北京總部前發生投資者要求還錢的抗議(圖)。中融管理著約1380億美元資產。許多中國房地產開發商通過信託公司進行項目融資。控制中融的中植集團管理著超過一兆元人民幣的資產,也承認有流動性困難。路透社報導指出,中國影子銀行的資金總量大約為3兆美元,相當於英國國民經濟的總體量。影子銀行的一系列支付違約行為可能會引發廣泛的連帶效應。
圖片來源: REUTERS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7月經濟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工業產出和投資增速都低於預期。這顯示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商業和消費引擎動力嚴重不足,通貨緊縮風險上升。同時,7月份中國銀行新增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雙降,其中信貸增量比六月份驟減了89%,是2009年11月來的最低的新增貸款量。
圖片來源: BRENDA GOH/REUTERS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七月份中國外貿數據遠低於預期,進口同比下降了12.4%,出口則萎縮了14.5%。根據中國商務部7月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的外國對華直接投資(FDI)較去年同期下降2.7%;二季度實際利用外資規模同比下降20%。而彭博社根據中國外匯管理局所公佈數據的計算則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外商直接投資負債同比暴跌87%。儘管有中國專家在財經媒體分析稱,上述數據差別源於統計口徑不一致,但外資流入明顯減少已是不爭的事實。
圖片來源: Wang Chun/CFOTO/picture alliance今年以來,中國的青年失業率持續上升,4月份突破20%,6月份已升至21.3%。各項經濟數據低迷讓民眾對經濟前景和就業形勢的焦慮增加。而國家統計局8月卻宣佈,全國青年人等分年齡段的城鎮調查失業率將暫停發布。這一消息引來民眾的廣泛批評和嘲諷,有網民戲稱當局這次從工具箱中拿出的是「眼罩」。
圖片來源: Jade Gao/AFP/Getty Images根據路透社8月18日對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巴克萊銀行、德意志銀行研究中心和野村證券五大券商此前以及最新對中國2023年GDP增長預期的對比,摩根士丹利將對中國2023年的GDP增長預期從此前的5%下調為4.7%;摩根大通從5%下調至4.8%;巴克萊銀行從4.9%下調至4.5%;德意志銀行研究中心從5.3%下調至5%;野村證券從5.1%下調至4.6%。路透社指出,主要券商下調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背景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危機使得經濟增長前景進一步惡化。
圖片來源: Michael Nagle/Getty Images/Getty Images 尋找「彩虹」?
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總理李強將向全體代表發表首份政府工作報告。在下周於北京召開的兩會上將有近3000名代表希望聽取總理的報告,瞭解他計劃採取哪些措施讓中國經濟重回正軌。
而「5%」是一個神奇門檻。專家們正在數字之間來回解讀:李強的經濟增長目標會超過5%,還是在5%左右?根據初步數據,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5.2%。
這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中國31個省份中有17個未能實現2023年預定發的增長目標。而中國官媒《人民日報》一月底報導:「 相比2023年GDP實際增速,13個省份上調了2024年GDP增速目標,5省份持平」。這也意味著,其他13個省份已經下調了今年的目標。
中國經濟何去何從?
人民期待上任一年的新總理李強能明確表態。按照以往傳統,總理會在為期多日會議的最後一天與國際媒體見面。這場記者會將會現場直播並有英語口譯。儘管這場見面會經過精心安排,包括提問者在內的所有環節都已安排妥當,但仍不減外界的好奇心。
更多閱讀——客座評論:中國今年兩會看什麼
中國工商銀行(ICBC)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嚴瑾指出,由於房地產市場嚴重陷入困境,中國內需必須成為出路。「然而,中國消費者的信心在2023年第四季度再次下降。12 月份零售額的顯著下滑加劇了人們對需求疲軟的擔憂,」她在法蘭克福的一場研討會上如是說。「刺激消費對於增長至關重要。」
從中國領導人的談話以及官媒新華社的報導來看,人們必須進一步思考,當中國談論「擴大開放」和「支持全球化」時,具體的路線將是什麼。外商直接投資是除了消費之外的另一個增長動力。中國仍然需要外國資本和專業知識,尤其是在內陸省份。
在這方面,德國經濟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根據德國聯邦銀行的數據,2023年德國企業對中國(包括香港)的直接投資達到近120億歐元,創下新高。相當於2023年德國對外國直接投資的十分之一流向中國。
去年12月,中國政府單方面對德國公民實施15天免簽入境。中國歐洲商會主席彥辭(Jens Eskelund)對《商報》表示,這一舉措是對投資者「具體而實際的改善」之一。「中國確實向商界敞開了大門。」
這項免簽政策將持續至2024年11月底,同時也適用於來自法國、西班牙、荷蘭、義大利和馬來西亞的公民。這些國家主要是財政實力強大的歐盟國家,而且與中國沒有根本性的政治衝突。
「解碼中國」是德國之聲的一個系列節目,從德國和歐洲的角度對中國在當前國際問題上的立場和論點進行批判性解讀。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中國的人大和政協兩會一周後即將召開。眼下中國經濟增長遲緩,房市、股市低迷,民眾和企業界期待政府會推出提振經濟的新措施。
圖片來源: Tang Maika/HPIC/dpa/picture alliance人大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如何確定經濟增長目標是最大的關注點。路透社報導稱,在去年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大多數參與者認可將2024經濟成長目標設定在5%左右,與2023年一致。另外從地方兩會的報導看,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以及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省今年的GDP成長目標均在5%-5.5%。
圖片來源: Ng Han Gua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在經濟增長放緩、股市房市下滑的困境下,兩會是否會出台相應政策挽回市場信心成為關注焦點。中金研究的專家簡報指出,當務之急仍是擴需求、穩增長,以結構性改革推進高品質發展。因此財政政策在緩解房地產企業流動性壓力、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支持消費等方面「發力的方式受到普遍關注」。
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 自秦剛被免去外長職務後,中國的交部長外長一職,由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暫時兼任。一段時間以來,海外媒體紛紛猜測,現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長劉建超(圖)將出任外長。這一人事任命可能在兩會期間公佈。此外,去年底獲任命接替李尚福出任國防部長的董軍,循例也尚待獲得國務委員資格。
圖片來源: Mark Baker/AP/picture alliance兩會期間公佈的新一年度中國國防預算,將受到全球關注。儘管面臨經濟增長放緩的壓力,中國軍費增長近兩年來仍維持著每年7%的增幅,顯示中國在2035年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目標的決心。中國軍費規模目前僅次美國,是世界第二。在目前經濟下行,財政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中國國防支出是否仍能維持在高位,值得關注。
圖片來源: Tao Liang/Photoshot/picture alliance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議上的講話、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對台段落,以及總理記者會中可能涉及的問題等方面,可以觀察到中國對台政策的一些動向。台灣媒體注意到,中國外長王毅1月在台灣大選後受訪時提到,台獨「必將受到歷史和法律的嚴懲」,當中的「法律嚴懲」是什麼?是為《反分裂國家法》制定《施行細則》,或是有涉台新法,在立法機構人大的會議上,或許會有答案。
圖片來源: Dado Ruvic/REUTERS有中國媒體報導,今年兩會期間可能會公佈推出延遲退休政策。《中國經營報》引述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3》指出,「延遲退休推出政策在即,65歲可能是調整後的最終結果」。專家建議採取「循序漸進、小步慢走』、男女趨向同齡的國際通行做法。鑑於中國目前青年失業率高,就業壓力大,這一政策在民眾中顯然不受歡迎。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Costf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