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訪德日記(2)-網友L.H.

2002年10月29日

紀念德中建交30周年之際,我們收到了一些熱心網友的來稿。在此我們試著刊出網友林華提供的訪德日記。歡迎廣大網友繼續提供對德國的感受性的文章和意見。

體育城科隆圖片來源: AP

2000年7月21日
清晨,我們下榻的花園旅館四周靜悄悄。我在晨光中專門拍攝了一些附近居民住宅的外景。
旅館東面的坡地上,有幾排極普通的平房住宅,前門與小徑只有2-3米的距離,每家有一個小小的後院。雖然一排房住著好幾家,但每家每戶精心修飾的大門、外牆、窗戶在色彩、材質、裝潢上不盡相同,門前門後的綠化也是風格各異,絕無雷同之感。

我穿行在這些普通德國人的住宅中,通過屋前院後的花草植被和散放在院中的休閒桌椅、兒童玩具,猜想著他們的職業和愛好,感受著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德國民居的美化,是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環節,是城市美景中不可或缺的亮麗色彩。
在北京,許多新建住宅區裡,原本美麗的樓房,被各種鐵柵欄、空調機、從不換洗的陽蓬等雜物弄得面目全非,不堪入目。人們的裝修意識中,僅僅限於自家的牆壁之內,而對天天映入眾人之眼的外牆、窗戶,卻沒有盡自己的責任去美化之。我想,也許有一天,北京人也會像德國人那樣,在陽台、窗檯上擺滿鮮花(或人造花),把自己居室的外部也裝飾一新。那時的北京城將會更美麗。

2000年7月22日
中午,結束在亞琛的訪問。敦剋夫人陪同我們乘火車經科隆前往柏林。
科隆,人稱教堂之城。利用在科隆換車的間隙,我們參觀了火車站旁聞名於世的聖彼德教堂,又稱科隆大教堂。這座最負盛名的哥特式建築,高157米,長144米,寬8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雙塔教堂,內部富麗堂皇的彩畫玻璃窗以及雕塑、繪畫等藝術品都十分精美。大教堂始建於1248年,峻工時已是1880年。
二次大戰的炮火嚴重損壞了大教堂,修復工作至今仍在進行,新舊石塊清晰可辨,但教堂風格不改。在教堂一側的地下修復工地裡,有工人們嚴格按照原有風格雕刻的大塊石製作品。我看到,在工人休息棚的石欄上,有反映修復工人工作情景的小雕像:頭戴有簷帽的工人一手揮錘,一手扶釺正在雕刻,另一個人則在吃力地搬運大塊石料。不知是哪位工人為教堂雕刻神像的同時,把同伴工作的生動形象變成了藝術品,讓神和人永遠同在!
科隆是德國的第四大城市,比亞琛熱鬧了許多。教堂廣場上人來人往,遊客之外還有一些用各種方式謀生的人:
衣著髒亂的男女青年在廣場地面上畫粉筆畫,他們或兩人一組或一人單干,或坐或跪地認真繪制著10多平方米的大畫,多是歷史人物和宗教題材,畫得很不錯。可惜一旦下雨,他們辛辛苦苦畫的畫就會被沖洗掉。但他們並不追求藝術品的永存,只是要通過作畫的過程來乞討。年輕人的身上手上都是粉筆灰,顯得很髒,身邊的容器裡,有不多的硬幣。
有幾組青年人,分別用不同的樂器在路邊、屋廊下演奏,有的激昂,有的悠揚,都是一副自娛自樂的神情。可惜遊人匆匆而過,駐足的聽眾不多,想必收入也不會太好。
一位打扮成怪模怪樣機器人的男子,站在教堂門前,不時做出一些僵硬滑稽的動作,惹得一些小男孩尖叫,也得到了遊客的笑聲。
穿鮮豔服裝的一女士站在商店櫥窗前,擺定一優雅姿式,圓睜雙眼一動也不動。圍觀的遊客都靜靜地注視著她的雙目。我定晴看了好一會,眼酸了也沒發現她眨一下眼,可見功夫不同一般。只是大家都抬頭看她的臉,沒人注意她腳下乞討的容器,所以收獲有限。
一個年輕小夥,手腳麻利地玩耍著3只小球,身手不凡。可惜沒有一個看客,也沒有一分進帳。但他還是鍥而不捨地繼續耍弄著那3只小球。

雖然我不理解這些人,特別是那幾位繪畫青年。但他們的乞討方式還是可愛的,動用的是自己的"一技之長",觀者欣賞,就請賞賜,並無乞求憐憫之意。乞者中沒有殘疾人和兒童。

2000年7月23日
我們下榻在修葺一新的柏林火車站旅館。這裡原屬東德地區,站外施普雷河邊保留了一段赫赫有名的"柏林牆"。統一後,人們在牆上繪制了許多表達人民嚮往統一、和平,痛恨分裂的作品。
柏林像一個大工地,特別是原東德地區的許多地方都在修建。由於經濟和體制原因,東德在文物維護、居民建設等方面相對滯後,不少舊建築都處於失修狀態,新建築又不符合今天的需求。原東德地區有許多類似我國的"板樓"建築,一看就知是計劃經濟的產物,與柏林古都的風格很不和諧。例如柏林大教堂旁邊,民德時期修建的大會堂,是一座茶色玻璃為主要外牆的方型大樓,有不倫不類的感覺。柏林人正在爭議是否有必要保留這座建築。
在近幾年新建成的許多建築中,有一棟玻璃外牆的商業大廈,高高聳立在波斯坦廣場一隅,佔盡了地利,資金出自日本商人之手。聽說這一情況,我心裡覺得有點不對勁,來自心靈深處對日本的反感頓時湧了上來。我真希望這座樓是德國人自己的。當然,我的想法純屬意氣用事。

2000年7月24日
上午,赴總統府外事辦會談。
總統府是座U型的三層樓,臨街而立,樓前有大片草坪和低矮的柵欄,沒有站崗放哨的衛兵,也沒有戒備森嚴的氣氛。院內是名為美景園的英式花園,由樹木、草地、小徑構成,自然清新。

會談後,我們在總統府進工作餐。天氣很好,大家來到園內餐桌旁,在陽光下就餐。不遠處的柵欄之外,是一座城市公園,不時可見遊人走過,讓我們這些就餐的人感覺總統府就在公園裡,總統就生活在民眾之中。
告別總統府,我們匆匆趕去參觀《柏林牆歷史展覽》。該館建在原柏林牆某出入口西德一側的居民樓裡,陳列了大量的實物、照片、文件和錄像資料,把分裂時期東德人民不顧死活、千方百計奔向西德的情景展現給了參觀者。慘烈悲壯的故事令人震撼,也使人倍覺郁悶。歷史再一次證明,國家分裂,民族分離,是人民不能容忍的。為了統一事業,戰後的德國人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柏林牆的歷史也告訴我們,社會主義必須快速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國家才會穩定。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