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2007年10月15日這是貝爾經濟學獎連續第八次頒發給美國經濟學者。諾貝爾獎的創始人、瑞典工業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1985年立下的遺囑中本來只有化學、物理、文學、醫學與和平獎。1969年,瑞典中央銀行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和彰顯經濟學日益增長的重要性而首次頒發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54萬美元),去年的得主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就業與價格演變理論的著名代表人物埃德蒙.菲爾普斯。諾貝爾經濟學獎迄今為止的61位得主中,有三分之二是在美國從事研究的學者,迄今還沒有女性獲得過此獎。其中,三十年前以貨幣理論獲獎的美國經濟學家弗裡德曼是公認的當代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
本年度的三位獲獎者中,雷歐內德.赫維茨為波蘭裔猶太人,1917年出生在莫斯科,他是「機制設計理論」的創始人。據說,赫維茨過去二十年來一直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熱門人選,但2000年他的門生麥克法登 (Daniel L. McFadden)都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本人卻一直失之交臂,這也應驗了第二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的戲言-得主起碼要足夠的長壽。
與赫維茨分享獎金的馬斯金(1950年生)和邁爾森(1951年生)都是師出哈佛大學,是計量經濟學領域的專家,對博弈論也有所貢獻。二人獲獎的原因是對「機制設計理論」給予了進一步的發展。「機制設計理論」研究的問題微觀經濟學中訊息經濟學的一個研究對象,它關注的是經濟機制目標與激勵的關係的問題,也是一個高度數理化的研究領域。
與德國科學家屢屢斬獲諾貝爾物理和化學獎成鮮明對比的是,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德國人只有一位,那便是1994年與美國經濟學家奈什和哈爾薩尼共同獲獎的萊因哈特.澤爾騰。澤爾騰獲獎時是德國波昂大學教授,他獲獎的原因是對博弈論作出了貢獻。與他共同獲獎的奈什是經濟學界的奇人,他的事跡被好萊塢改變成電影「美麗的心靈」而為大眾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