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中印關係複雜依舊

馮海因2008年1月16日

印度和中國兩個亞洲大國,佔世界總人口的大約40%。上述兩國的國民經濟都是當今世界發展速度最快的。同時,兩國也都擁有核武器。因此,中印兩國的高層訪問,總是能引起世界輿論的高度關注,更何況,過去幾十年來的種種衝突和猜忌在雙邊關係中留下了深深的裂痕。印度總理辛格目前對中國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訪問,德國之聲中國問題專家馮海因認為,距離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充滿信任的夥伴關係,中印雙方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印度總理辛格在北京表示,發展對華關係在印度對外政策中佔有優先地位。而有趣的是,辛格就任總理以後足足等了四年時間,才來訪問這個擁有優先地位的鄰國。他的訪華計劃每每因雙方的邊境爭執被迫推遲。

這一事實本身也是中印關係複雜性的真實寫照。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轉型國家,中國和印度不僅擁有數千公里的共同邊界,也擁有一系列類似的問題:兩國都在為消除農村地區的貧困而努力,都面臨著氣候變化以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與此同時,為了滿足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中印兩國都在全球範圍內尋找能源供給。鑑於中國和印度都是人口眾多,經濟快速發展的大國,所以,世界21世紀的發展道路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上述兩個國家。中印兩國進一步改善關係的機會非常看好,但沉重的歷史包袱也不容忽視。首當其沖的是雙邊的邊界爭端。大約半個世紀前,邊界爭端曾在中印兩國之間引發戰爭,隨後雙邊關係進入長久的冰凍期。直到20年前,中印之間的官方往來才得以恢復。而就在十年前,印度進行首次核試驗時提出的理由還曾是抵禦來自中國的威脅。中國對此大為惱火。而美國暗中扮演的角色更使中印關係平添了幾分複雜性。美國一直希望將印度納入亞洲民主國家軸心。

儘管如此,中印雙邊關係近兩年來還是得到了長足的改善。2006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對印度的訪問被看作是一次破冰之旅。當然,胡錦濤隨後既訪問了印度的宿敵-巴基斯坦,並同巴基斯坦方面簽署了共同生產戰鬥機的協議。

種種跡象顯示,中國慣用的外交準則正在中印關係的發展中得到貫徹,即求同存異。而雙方發展最為迅猛的共同點之一就是貿易。去年雙邊貿易額增加了50%。有趣的是,辛格本次在中國期間提出了同西方政治家相同的要求:他要求中國降低貿易順差,要求保護智慧財產權,要求實施符合市場行情的匯率。

與此同時,辛格也努力同美國保持距離。前往北京前,他就明確表示,印度決不會參與孤立中國的嘗試。中印領導人在北京就21世紀雙邊關係發展的前景簽署了一份文件。「象」與「龍」 是和平共處,還是兵戎相見,對整個世界的影響不言而喻。現在的當務之急是,中印兩國必須將高層互訪制度化。絕不應當再發生印度總理就任五年後才出訪中國的情況。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