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北約峰會布希空載而歸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6月30日

周二下午,參加完北約峰會的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搭乘飛機離開了土耳其。可以說,布希此行幾乎是一無所獲。對於與會各國首腦來說,阿富汗和伊拉克局勢依舊是最為棘手的問題。會議期間雖然達成了一些共識,但是,是否有用呢?

布希與土耳其總統和北約秘書長在伊斯坦堡圖片來源: AP

早在伊斯坦堡北約峰會之前,北約秘書長舍菲爾就已明確表示,阿富汗維和使命是對北約的一次考驗。那麼北約能否經受得住這一考驗呢?伊斯坦堡峰會之後,情況只是變得略微樂觀了一些。

儘管各成員國都在強調,他們願意提供足夠的兵員,保障阿富汗的地方重建以及選舉的順利進行。但是,同以往一樣,依然沒有國家肯為此做出具體的承諾。

過去幾個月來,駐阿北約部隊得到更多兵員和設備的期望一再落空。布魯塞爾北約總部雖然就增兵事宜,舉行過數次專門會議,但是均未取得理想的結果。駐阿部隊發出警告,如果選舉如期於九月份舉行,時間現在就已經非常緊迫了。

本次峰會上,各方承諾將向阿富汗增派3500名官兵。而其中的一半將在阿富汗境外待命,只有出現意外情況時,才會開赴當地。實際增派阿富汗境內的只有大約一千人的機動部隊,他們將在選舉期間擔當安全警戒。另外,還將向阿富汗北部增派數百兵員,組成四支新的重建小組。至於阿富汗西部是否會出現變化,目前還不得而知。

美國將在阿富汗南部組建重建小組,目前為打擊塔利班及基地組織殘部,當地駐有大約一萬一千名美軍士兵。伊斯坦堡峰會上,德國總理施羅德最為坦然,因為他可以心安理得地告訴與會各國,目前駐喀布爾的國際維和部隊中,德國官兵的數量最多。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軍事同盟,北約期望今後在出兵問題不再會出現向阿富汗這樣的尷尬局面。因此,北約秘書長舍菲爾呼籲,敦促,甚至可以說懇求各成員國首腦改變現有的出兵程序。

但是,對於各成員國來說,這意味著高昂的軍費開支,以及對本國軍隊控制權利的減少。因此,舍菲爾的主張並沒有引起積極的回應。

一些北約外交官表示,即便北約願意進駐伊拉克,也會因為其管理機制的臃腫,以及各成員國缺乏兌現諾言的誠意,而使出兵事宜不了了之。因此,儘管美國一再敦促,北約仍不會進駐伊拉克。

儘管北約內部各方一直在努力彌補因伊拉克戰爭造成的裂痕。但美國仍會一如既往的將北約當作自己取用自如的工具箱。而一旦發生爭執,美國依然會以「主戰聯盟」的形式置北約於不顧。尤其是七個新成員國加入北約之後,美國這樣做起來,變得更加得心應手。因為,布希總統在伊斯坦堡峰會上依舊在為其伊拉克「自由之戰」進行辯護,而布希的立場也一如既往得到了波羅的海和羅馬尼亞等國的鼎力支持。

美國提出的有關將北約部隊派駐中東地區的計劃,在峰會之前即已夭折。波斯灣周邊的合作夥伴對此計劃缺乏興趣。也就是說,同伊拉克一樣,北約也不會介入中東事務。這一結局至少令美國方面大失所望。

(裡格特/達揚)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