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指控澄清,但阿桑奇仍身處危境

Matthias von Hein
2019年11月20日

瑞典終止了對這位維基解密創始人的調查程序。儘管如此,阿桑奇是否有恢復自由身的一天,依舊難說。德國之聲編輯Matthais von Hein指出,原因是,美國要殺雞儆猴。

London Assange Auslieferungsverfahren verschoben
圖片來源: Reuters/H. McKay

(德國之聲中文網)瑞典檢察署的前期調查延續了整整9年。現在,它確認:現有證據不足以對阿桑奇提起訴訟。對爆料平台維基解密的這位獲獎創始人來說,它本該是一個好日子,他始終否認了相關指控。然而,好日子並未到來。

因為,這位48歲澳洲人的處境暫時並未因瑞典檢察署的決定而有所改變:阿桑奇繼續被關押,在倫敦附近的貝爾馬施(Belmarsh)高安全級別監獄的囚室裡獨處。現在所涉及的是這位出版人出於良好理由一再要避免的境況,為避免出現這一境況,他寧願在厄瓜多爾大使館的狹窄空間裡忍受了7年。這就是,他有可能被引渡到美國。

改變美國軍事行動的形象

在美國,一個秘密磋商的大陪審團對他提出了18項指控:與前美國士兵曼寧(Chelsea Manning)共謀竊取並公佈美國國家機密。確切而言,該機密涉及數十萬份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事行動的秘密文件、高度敏感的大使館電文。

這些文件改變了美國軍事行動的形象。相關戰爭中的數十萬平民死者、酷刑和戰爭罪行,一朝大爆於天下。美國領導的戰爭並非像公關戰略家們公佈的所謂手術式精準打擊的圖像試圖讓人們以為的那麼乾淨。被曝光的數據讓人們傷痛。精心維護的善意超強美國的形象有了明顯的裂紋。人們也可以說:這是優秀的調查性新聞行動。正如有效的民主制需要它一樣,公民也需要它。在民主制國度,公民有權獲得訊息,有權對執政者問責,公民乃是國家實際上的最高主體。

「不公正的審判」圖片來源: Reuters/J. Quenzler

然而,華盛頓尋思報復--並對此毫不隱瞞。歐巴馬的副手拜登(Joe Biden)曾稱阿桑奇是一名"高科技恐怖分子";前國會眾院議長金格裡奇(Newt Gingrich)認為,這位維基解密創建人應受到像一名"敵方戰士"一樣的對待;"福克斯新聞"主持人貝克爾(Bob Beckel)甚至建議謀殺阿桑奇;現任國務卿彭佩奧曾於2017年稱維基解密是"非國家敵對情報機構"。

不會有公正審判

這樣的論調讓人們難以期待阿桑奇能在美國獲公正審判。在那裡,他有可能被判175年監禁。美國當局會使出何種手段,可以從其對洩密人曼寧的做法中見出。因將國家機密通給了維基解密,她坐了7年牢,直至前總統歐巴馬在任期結束前予以特赦。現在,她又坐牢超過了150天,原因是,她拒絕在大陪審團前作出不利於阿桑奇的證詞。

簽署於2007年的英美引渡條約嚴厲禁止有政治動機背景的引渡。難道有人會懷疑,涉及阿桑奇的這一引渡程序沒有政治動機?然而,英美雙方都在嚴重損害阿桑奇權益的情況下繼續致力於實現引渡。

這一點從關押條件即已開始。聯合國酷刑問題特別報告員梅爾澤(Nils Melzer)今夏曾探訪獄中的阿桑奇。在一份報告中,梅爾澤寫道:阿桑奇的關押條件"極不人道",阿桑奇有著"一名長期經受心理酷刑者的所有症候"。

然後是對辯護方的阻撓。辯方希望有更多時間,以為定於明年2月25日開始的庭審做準備,但相關希望均告落空。辯方之所以要求有更多時間,是因為,它迄今接觸委託人的機會受到限制;是因為,厄瓜多爾今年4月份取消了使館庇護後,阿桑奇失去了自己的文件,當時,厄瓜多爾大使館將這位維基解密創辦人的所有物品都轉交給了美國當局。

評論作者Matthias von Hein

欲將調查性新聞工作刑事化

還有: 在大使館避難期間,阿桑奇時刻被刺探。即使是他與律師的談話也被使館內秘密安裝的攝影機和麥克風記錄了下來--並立即轉給了美國當局。僅這一情況就會在每一樁普通案件中使程序終止。

然而,這一案子絕非普通。一個超級大國有意懲戒一名記者,以儆傚尤:威嚇所有洩密者及其幫手。維基解密只不過公佈了文件--一些國際主流媒體參與其中。這裡是要將新聞工作刑事化。洩密人斯諾登一語中的:倘揭露犯罪被視為犯罪,則我們就是被罪犯統治著。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