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新烏克蘭是普丁的夢魘

Roman Goncharenko
2022年8月24日

憂傷,但頑強不屈。俄羅斯入侵整整六個月之際,烏克蘭慶祝國家獨立日。德國之聲記者Roman Goncharenko認為,一個新烏克蘭已經問世,並日益強大。

基輔巨大的祖國母親紀念碑可以追溯到蘇聯時期,但卻是今天烏克蘭的象徵
基輔巨大的祖國母親紀念碑可以追溯到蘇聯時期,但卻是今天烏克蘭的象徵圖片來源: Anna Fil/DW

(德國之聲中文網)"為什麼我沒在戰前採訪這個國家?"——一名德國記者前幾天從烏克蘭如此推文感嘆。她很懊惱,因為沒見識過利沃夫或敖德薩這樣壯美的城市不設路障時的樣子。它也是自今年2月俄羅斯入侵以來前往烏克蘭的許多西方人提出的一個問題。絕大多數媒體人、政治家和眾多援助人員是平生首次來到烏克蘭。自1991年蘇聯解體,這個國家從未受到過如此多的關注。戰爭才給出了相關旅行建議。 
  
這位同事懊惱完全可以理解:一些東西她再也看不到了。所涉及的不僅是戰爭的明顯痕跡。後蘇維埃色彩強烈的舊烏克蘭正消失於俄羅斯的炸彈冰雹之中:人、房屋、工廠——以及幻想。同俄羅斯的幾乎是兄弟般的密切關係將永遠不再會和戰前一樣。2014年克裡米亞被吞併導致的兩國人民之間的隔閡如今可能會大到不可想像。仇恨和憤怒將伴隨未來數代人。   

百年來最大威脅

如今,2022年8月24日,帶著哀悼、淚水和反抗的情緒,烏克蘭慶祝國家獨立日。這是該國第八次在戰爭狀態下慶祝獨立日。不過,這一次的日子尤其讓人驚怵:正好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試圖破壞烏克蘭獨立滿6個月。現狀:烏克蘭在流血,在痛苦,但仍屹立著。它在戰鬥!  
  
和約100年前一樣,烏克蘭國家和人民此次又受到根本性威脅。當年,布爾什維克以武力鎮壓了短暫的烏克蘭獨立,並依循沙俄傳統將其俄羅斯化。歷史會否重演? 
  
無疑,俄總統普丁正打算這麼做。他宣稱,目標是使烏克蘭 "非納粹化 ",而實際是要「去烏克蘭化」。來自俄羅斯佔領區的訊息顯示,烏克蘭的一切,尤其是語言,正被壓制和破壞。普丁的瘋狂計劃是,經由消耗戰,毀滅烏克蘭。然而,他會失敗。 

德國之聲記者Roman Goncharenko

「獨立代」在戰鬥

克里姆林宮領導人發動了對舊烏克蘭的戰爭。他以為,烏克蘭乃一唾手可得之獵物:經濟和軍事遠弱於俄羅斯、政治上常有衝突、社會分裂、只得到西方國家半心半意的支持。這大都確曾是事實,然而,它卻是一個巨大誤判。入侵6個月後,普丁正面對一個脫穎而出的新烏克蘭。

改革早前已經開始,但俄羅斯的入侵加速了一切。新烏克蘭正加速告別數十年以致數世紀以來與俄羅斯緊密相連的一切:語言、街道名稱、紀念碑。最重要的是,新烏克蘭正在學會如何保護自己,而且,學習速度很快。  
  
軍事上,這個新烏克蘭比以前強大,而且,越來越強,——當然是在西方的幫助下,但也是靠了自己。與100年前不同,今天的烏克蘭有一個決定性優勢:「獨立代」。現年44歲的總統澤倫斯基是其中之一,但他仍出生在蘇聯。「獨立代」抵抗運動的核心是20至30歲的青年男女。他們奔赴前線作戰,不惜為國捐軀;他們作為平民志願者不辭辛勞向部隊提供後勤支援,或照料國內流離失所者。這是整整一代人。對他們來說,一切「烏克蘭的」都屬理所當然。他們為此戰鬥,並將勝利。這個新烏克蘭是普丁的夢魘。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