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緬甸危機是中國充分表現的絕好時機

Bernd Musch-Borowska 2008年5月11日

熱帶風暴席捲緬甸後,給該國造成重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但緬甸軍政府卻始終拒絕國際救援組織進入災區。顯而易見,仰光軍政府認為,唯有如此,才能維護國家的尊嚴和形象。緬甸軍政府的這一強硬立場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周六,由該國軍政府一手操控的新憲法公投也如期舉行。熱帶風暴之後,死亡人數持續增加,緬甸國內一片慘景。此時,中國成為眾目聚焦所在。

緬甸僧侶反對中國支持軍政府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 Bildfunk

此時,中國成為眾目聚焦所在,現在是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充分表現的絕好時機。因為中國是緬甸的傳統友好國家,也是緬甸軍政府的支持者。如果中國能夠在聯合國安理會中對緬甸軍政府施加壓力,使國際救援組織順利進入緬甸災區,那麼這將有助於改善中國的國際形象,也有助於幫助緬甸災民。

毫無疑問,熱帶風暴給緬甸造成的損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而更令人難以想像是緬甸當權者的傲慢和對人命的蔑視。儘管近一周來,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數十萬災民無法享用清潔飲水、食品和其它必須的救援物資,但該國軍政府卻始終拒絕國際救援組織的工作人員進入災區,甚至強迫載有救援物資和人員的飛機返回,沒收了聯合國的緊急救援食品供應。

緬甸軍政府辜負了國際社會將其視為代表緬甸人民利益的合法政府的信任。由於緬甸軍政府堅持其強硬立場,所以現在必須對緬甸盟國政府施加更大的壓力,敦促他們盡快說服緬甸政府做出妥協,為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災民提供必要的救援物資。而對於政府的置若罔聞,不聞不問,緬甸災民早以見慣不怪。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緬甸軍政府得以在閉關鎖國的情況下推行自己的蔑視人權政策。唯有幾個被緬甸當局指控為欺騙,進行顛覆國家宣傳的流亡組織、人權組織和國外媒體機構一再對該國軍政府的踐踏人權行經予以嚴厲譴責:強迫勞役、強行招募兒童兵以及不善的經濟政策等導致該國的絕大多數居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掙紮在難以為繼的邊緣,此外,還有持續至今的鎮壓少數民族的武裝鬥爭,比如緬甸的蒙古人種都常年遭受當局的迫害,他們的居住區在這場自然災害中也難以倖免。

所以緬甸軍政府拒絕國際救援人員進入該國,以此掩蓋緬甸當局在46年的統治中將這個東南亞最富庶國家之一的國度變為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儘管緬甸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但新憲法公投卻依舊如期舉行,緬甸軍政權希望,新憲法公投應在拒絕國際公眾輿論介入的前提條件下舉行。否則每一位國際救援組織的工作人員就猶如一位國際觀察員,新憲法公投的內幕將難以遮掩。

對此,國際社會一籌莫展,對緬甸軍政府肆意推行自己的政策,置數十萬災民生死於不顧的無禮瞠目結舌。那麼,人們是否能夠強迫一個國家接受國際救援物資呢?回答是肯定的,這甚至是國際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國際社會應不顧緬甸軍政府的意願,為伊洛瓦底江畔災民提供幫助。否則,它將對數十萬緬甸災民的死亡承擔共同的責任。

此次熱帶風暴使1百多萬緬甸居民深受其害,這場自然災害的破壞程度可與近4年前的特大海嘯相提並論。如果聯合國無法克服政治歧見,就拯救災民生命的廣泛救援措施達成一致,那麼這不僅有損於其形象,也使其存在的必要性受到置疑。而始終對緬甸軍政府提供政治支持的北京政府也根本不配舉辦本屆奧運會。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