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語言多樣化,是威脅還是財富?

2006年7月5日

世界盃不僅迎來八方賓客,也讓德國人領略到語言的多姿多彩.但這在德國是罕見現象,因為德語長期佔據主導地位。

環境所限,德國成長的孩子(包括移民子女)習慣讀的還是德文書圖片來源: dpa - Bildfunk

儘管這裡有五分之一的外國移民,其中大部分來自土耳其。多數政治家和德國人視語言多樣化為威脅,而非財富。德國促進多種語言發展的項目鳳毛麟角,其影響力在教育體系更是微乎其微。與澳洲有目的地促進多語種發展相比,兩國簡直天壤地別。

政客鼓勵移民盡快掌握德語。「這當然有其意義,」 漢堡大學主攻跨文化教育研究的戈戈林教授解釋說。「但光掌握德語是不夠的。要像母語一樣瞭解德語。這有歷史的原因,我個人認為,同時也有意識的原因。國家和語言關係如此緊密,以至人們完全不能把兩者分開來看。歷史上這種觀點形成於19世紀,它已經非常深刻地紮根於我們的意識,身體乃至感覺裡。

另一方面,教授強調語言多樣化能夠豐富德國文化。移民,移民子女乃至後代能使用母語非常重要,這也是全球化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德國位居歐洲中央,能同掌握外語的人交流,我視其為德國的機會。曾經我為中小企業做過一項相關研究,很多擁有多語種員工的企業稱獲益匪淺。」

澳洲墨尔本大學語言學家克林也補充說,掌握多種語言對於相互的交流是有好處的。尤其是移民國家,許多文化背景相異的人生活在一起。「語言是通向另一種文化的橋樑,它提供瞭解文化相對性的全新視角。可惜不是很多德國人懂得利用這種語言寶藏,未能足夠參與到多語言的社會中。」

澳洲非常重視保護現有的240種外語。每天,收音機和電視台用不同的語言播放節目,提起電話就能享受到口譯服務,孩子向老人學習語言。學校傳授共40多種語言。克林介紹說,「想學習自己學校裡不提供的語言,可以星期六參加其他學校的課程。不論是土耳其語,烏克蘭語,還是叫不上名字的小語種,它們都享有平等的地位。在高中畢業考試通過了二外,甚至可以得到10%的優惠。」

這種狀態正是社民黨移民融合發言人奧楚古茨所夢想的。德國學校極少提供耳其語課程,「這是一種資源。不少孩子說土耳其語,他們自然而然具備另一種發展的動力。想想:阿哈!我會說自己的語言,它能幫助我。這就是動力。」

現實是,學習母語的競爭力小得可憐。而缺乏德語知識導致不少移民子女升入考不上大學的高中,這同智商高低無關。他接著說,「這是我們的貧窮證書。別的歐洲國家已迅速反應,對教育體系進行改革。德國卻仍停留在討論階段:我們要的究竟是什麼,雙語多語究竟好不好。我相信,它對所有人都有好處。當很多人走上這條道路,他們就從中發現樂趣。」

一些幼兒園提倡幼兒早期外語教育,然而這不過個別現象,因為缺乏師資。盡可能早地接觸外語,德國孩子也能從中受益。戈戈林教授解釋說,「早期接觸外語,要盡可能學習比如結構等差異較大的語言,這樣將來學習其他語言更輕鬆。」 教授的聲音目前勢單力薄,但是她希望有一天權利階層能被自己的觀點打動 。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