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誰是寶馬的大老闆?<br>-德國巨富科萬特家族揭秘

2003年2月11日

很少有人知道,寶馬集團的大股東是誰。科萬特家族是德國最成功、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在它的領地裡,屬於德國最大最佳公司之列的還遠遠不止寶馬一家。然而人們幾乎沒有聽到過這個家族的名字。

慕尼黑寶馬公司總部圖片來源: AP

那一串名字在世界市場上都是震耳欲聾的:BMW(寶馬),Varta, Milupa, Mauser。擁有這麼多品牌企業,涉及這麼多領域,科萬特家族也許才真正是德國最富有的家族。初步估計,他們的財產至少在200億歐元以上。但是,在法蘭克福附近富人雲集的休養小城巴德洪堡,他們並不是怎麼起眼的公民。

漢堡的記者、作家雍布魯特打算寫這個家族的傳記。為此,他作了大量的調查工作。這位記者對科萬特家族可謂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說:「這個家族的歷史貫穿著一條線:歷代的科萬特們從來都不固守於某個企業或某個行業。一旦發現某個經濟枝岔在走上坡路,或另一個經濟枝岔在走下坡路,他們就會重組他們財產。」用不那麼專家的話說,就是,在需要時拋售舊企業,購入新企業。

這個家族的工業發家史始於德國東部布蘭登堡州的小城普利茨崴,始於一家布巾廠。廠主艾米爾.科萬特為皇家海軍生產制服披巾。到19世紀末,他的家庭已經不是一般的小康之家了。

艾米爾的兒子君特爾很快就顯示了遠遠超出他父親的企業家天賦。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君特爾買下了Afa。這是一家生產電池的康采恩,向全世界軍火工業供貨。後來他又買下了一系列德國軍備、軍火工廠。

無論經濟如何不景氣,形勢多麼艱難,從來也難不倒科萬特家的人。他們總是能夠找到時代的脈搏,使自己從中得利。在希特勒的「第三帝國」期間,科萬特家的工廠屬於納粹軍隊最重要的軍火供應商之列。那時,許多集中營囚徒和勞改犯在他們的工廠裡干苦力。政治上不光彩,然而不影響經濟上的輝煌。

在戰後那所謂的德國經濟奇跡年代,君特爾.科萬特和他的兩個兒子赫爾伯特和哈拉爾特把更多的精力、財力投向汽車工業。那時,隨著購買力的迅速復元上升,汽車工業正處於直線騰空之際。

儘管科萬特們一出手就是大手筆,往往改變了德國的企業結構圖,但他們總是悄悄地出手,避免任何轟動。

記者兼作家雍布魯特說:「假如他們要參股戴姆勒-賓士,或者要參股於寶馬,為了在此之後進行徹底的整頓,那麼他們總是不說什麼話,做就是了。這個家族的經驗顯然也在於:在不受輿論關注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處理經濟問題。」

這個家族最大的手筆是第三代的赫爾伯特.科萬特購買寶馬多數股的行動。第二代的君特爾.科萬特逝世後,赫爾伯特不顧家裡人和經理們的反對,於50年代末買下了當時病殃殃的「巴伐利亞汽車廠」(簡稱BMW,香港人譯成「寶馬」,大陸人延用之)。

一個瀕危的汽車工廠,在赫爾伯特進行整頓後,很快就重新走上了成功之路。企業家赫爾伯特那時就處於幾乎失明的狀態,他的業務函件需要錄在錄音帶上,然後整理出來。然而他心裡明鏡似的。他對經理班子的選擇和與他們之間的關係處理,顯示出一個企業家的真正天賦。

雍布魯特說:「科萬特們的成功秘訣在於,對他們選定的經理人員,那多半都是些非常出色的人,給予非常大的自由。那麼優秀的人,比如長期擔任寶馬總裁的馮.庫恩海姆,如果每天對他們說,應該這樣那樣來領導企業,那是留不住他們的。」

今天,科萬特企業帝國大部分屬於赫爾伯特的遺孀約翰娜、女兒蘇珊娜和兒子施台凡。除了在今日繁榮昌盛的寶馬集團佔有的多數股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擁有的龐大房地產,以及Altana藥業化工康采恩。座落在巴德洪堡的這家藥業化工企業業務成績特別出色,今年首次被德國股票指數-容納30家德國最大最佳企業的達克斯指數收容。

Altana和寶馬共同建立的赫爾伯特-科萬特基金會,支持科研和新建企業,還促進世界各民族交流。這表明,科萬特家族更多地致力於社會事務。

然而,與他們的前輩不同的是,除極個別情況外,他們幾乎不再插手企業的管理。雍布魯特說:「君特爾.科萬特還是一個非常喜歡管企業細節的企業家,他喜歡自己來規劃和建造工廠,監督建築設計師的工作。但他的兒子赫爾伯特和哈拉爾特就已經現代得多了,他們留給經理人員更多的空間。這已經定下了新的音調。而今天這一代走得更遠。他們離企業業務更遠了,僅限於監事會裡的席位。當然,在那裡,他們參與著重大問題的決定。」

科萬特家族的領導風格改變了。但他們的企業成就一如既往。

(Christian Davis Welp)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