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諾貝爾文學獎第十二度光顧德語圈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0月7日

今天(10月7日),又成了德語文學一個光榮的日子。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奧地利女作家耶利內克。這是用德語寫作的作家第12次獲得此項殊榮。

2002年5月,耶利內克在柏林圖片來源: dpa Zentralbild

今天中午的這個消息給整個德語區帶來了喜悅。奧地利女作家埃爾弗莉德.耶利內克(Elfriede Jelinek)獲得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是「德國文學」的光榮。在德國,一般稱德語文學,但在中國文學評論界,一般說成「德國文學」,可能是為了對等於英美文學、法國文學、中國文學等。

文學評論家萊希拉尼基說,耶利內克是一個「特別極端」的作家,「我對她的作品的欣賞是有限的。但我為她的勇氣、她的極端性、她的堅決、她的憤怒所感動。」

根據她的小說「鋼琴姑娘」拍攝的同名電影中的鏡頭圖片來源: dpa Concorde

耶利內克1946年10月20日出生在奧地利斯泰爾馬克州的米爾茨楚施拉克(Muerzzuschlag)。在她的「鋼琴姑娘」(Klavierspielerin,1983年)等小說,「休息站或者說他們都這樣干」(Raststaette oder sie machen』s alle,1994年)等劇本裡,她滿不在乎地踏入被視為傷風敗俗和猥褻的區域。1989年的長篇小說「欲」(Lust)是她一部引起廣泛爭議的暢銷書。

她一度批評她的奧地利老鄉們不情願跟納粹的歷史劃清界限的曖昧態度。但在奧地利沒有引起重視。由於她的作品太「過份」,奧地利於1996年禁止她的劇作上演。但不久後又開始鬆動。1998年在維也納上演的她的劇作「體育劇」(Ein Sportstueck),在奧地利贏得了極強烈的歡呼。

1998年轟動奧地利的話劇「體育劇」圖片來源: dpa

在德國,她已經得過許多獎,比如1978年的羅斯維塔紀念獎章,1986年的亨利希.伯爾獎,1994年的彼得.魏斯獎。「今日戲劇」雜誌把她評為1996年度最佳劇作家。

耶利內克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項殊榮的第12個以德語為母語的作家。這個名單如下:

1902年:台奧多爾.莫姆森(Theodor Mommsen),1817至1903年;

1908年:魯道夫.奧於肯(Rudolf Eucken),1846至1926年;

1910年:保爾.海瑟(Paul Heyse),1830-1914;

1912年:蓋哈爾特.豪普特曼(Gerhart Hauptmann),1862-1946;

1919年:卡爾.弗利德裡希.格奧爾格.施皮特勒爾(Carl Friedrich Georg Spittler),1845-1924;

1929年:托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

1946年: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

1966年:奈利.薩克斯(Nelly Sachs),1891-1970;

1972年:亨利希.伯爾(Heinrich Boell),1917-1985;

1981年:埃利阿斯.加內蒂(Elias Canetti),1905-1994;

1999年:君特.格拉斯(Guenter Grass),1927年生;

柏林,2000年,耶利內克「別了」一劇正在綵排圖片來源: dpa Zentralbild

2004年:便是這位奧地利女作家埃爾弗莉德.耶利內克了。諾貝爾獎委員會的評語是:「為了她的長篇小說和劇作中正反兩種聲音間的音樂流」。

今年57歲的她出於「健康原因」,可能將不能親自前往斯德哥爾摩,參加12月10日的頒獎儀式。

(平心)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