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花花公子》美國版去年11月曾在折頁上刊登法國跨性模特兒兒伊娜‧拉奧(Ines Rau)。此次登上封面的法爾法拉,因海蒂‧克盧姆(Heidi Klum)的"全德國超模新秀大賽"(Germany's Next Topmodel)真人秀而出名,並將在下一季德國真人秀"叢林野營"( Jungle Camp)中任主持人。
跨性模特兒兒伊娜‧拉奧(Ines Rau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for Vogue/V. Boyko 出生在德國西南部布賴斯高地區(Breisgau)的法爾法拉,本名帕斯卡‧拉德馬赫(Pascal Radermacher)表示,她更希望作為女人而不是以跨性模特兒取得成功。還在孩提時代,她就感覺自己生錯了身體;16歲上,她決定變性。她說,她希望以自己的成功鼓勵其他跨性人。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Eventpress MP "反對任何形式的排他和不寬容"
《花花公子》德國版主編博伊廷(Florian Boitin)表示,21歲的法爾法拉是"展示爭取自身決定權何其重要的絕佳榜樣"。他還指出,作出這一決定秉承了《花花公子》創辦人海夫納(Hugh Hefner)的精神:"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排他及不寬容"。
海夫納於去年9月27日逝世。他一生的確是爭取性自由、公民自由和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LGBT)權益的一名堅定鬥士。他本人曾於1981年和1991年兩度決定展示英國變性女模卡羅琳娜‧"圖拉"‧科西(Caroline "Tula" Cossey)。科西曾長期爭取被承認為女性,為此,最後不惜將官司打上歐洲人權法院。她說過,深深感激海夫納給她的支持。
《花花公子》創辦人海夫納(Hugh Hefner)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B. Purvis/AdMedia "做正確的事"
現任《花花公子》集團首席創意官的海夫納之子庫珀(Cooper)表示,讓跨性模特兒作封面女郎,是"做正確的事情"。他還補充道:"我們正處在性別角色發生演變的時刻"。
91歲的《花花公子》創建人休‧海夫納(Hugh Hefner)去世。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J. Kempin《花花公子》1953年出版的首期封面是瑪麗蓮‧夢露。這本雜誌被認為推動了美國60年代的性革命。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I. West如果有人聲稱,看《花花公子》是因為裡面的文字好,聽上去有些奇怪。但該雜誌的確有一個時期曾登過一流的長篇報導,知名作者包括亨特‧湯姆森(圖)和杜魯門‧卡波特。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Photoshot《花花公子》還刊登過與知名人士的訪談,如歷史作者亞歷山大‧哈利採訪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和馬爾科姆‧X。
圖片來源: AP瑪格麗特‧愛特伍和村上村樹的文章裝點了《花花公子》亮麗的一面。《搏擊俱樂部》作者恰克‧帕拉尼克也曾為該雜誌撰稿。圖為布拉德‧皮特在改編的電影「搏擊俱樂部」中。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花花公子》的照片如何,從上圖中可見一斑。一些知名攝影師如安妮‧萊柏維茨也為該雜誌工作過。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schroewig1972年11月一期的該雜誌刊登了這張「萊娜圖」,該圖在數字影像處理的研究中頗為知名,常被用作數字影像處理的各種試驗。
圖片來源: Gemeinfrei一些頗具影響力的藝術家曾參與《花花公子》的設計工作。1973年,西班牙人薩爾瓦多‧達利為該雜誌設計了超現實主義的色情藝術。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Hulton Archive《花花公子》紙質版曾有多種語言。1972年在德國上市,但影響遠不及在美國本土。1998年,德國花樣滑冰世界冠軍卡特琳娜‧維特為該雜誌美國版當模特兒,這期雜誌售罄。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B/Playboy女權主義者對該雜誌提出批評,因為對女性「物化」。1973年,該雜誌推出Playgirl版,刊登男性裸照。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Concorde Filmverleih GmbH1988年,海夫納將雜誌的編輯權交給女兒克里斯蒂。在2015年以前,美國雜誌如有暴露封面必須再加一層包裝,以保護未成年人。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J. Kempin自2015年10月起,《花花公子》不再刊登女性裸照,這是該雜誌的新東家作出的決定,因為希望與《名利場》這樣的雜誌競爭,而不是色情工業。圖為海夫納的Playboy Mansion。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for Playboy/J. Kempin該企業如今最大的利潤來自於著名的兔子頭標誌。它出現在T恤衫、手機套、襪子等產品上。其盈利超過雜誌本身的銷售以及相關的網站。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C. Gallay 凝煉/葉宣(美聯社、德新社)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