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讓你真的敢生孩子 德國怎麼做?

任琛
2018年5月25日

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種種挑戰,有消息顯示中國政府目前正在評估徹底取消計劃生育政策的可能性。德國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在解決方案上有什麼可以讓中國借鑑的地方嗎?

Vorausgesagter Baby-Boom nach WM blieb in NRW bislang aus
過去5年德國的出生率持續上升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彭博社本周伊始爆出的一條新聞不僅讓中國A股眾多母嬰產品公司的股票大漲,也讓國際各大媒體紛紛再次關注中國備受爭議的計劃生育政策。5月21日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稱,中國正計劃徹底取消生育限制。國務院已經委託有關單位評估徹底結束計劃生育這一實行了大約40年的政策會帶來何種影響。

消息人士向彭博社表示,中國領導層希望降低本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同時也消除國際社會多年來對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批評。放開後的政策有可能被稱為"獨立生育"政策,允許人們自己決定生育多少孩子。有些消息人士認為最快2018年第四季度就會看到相應的推出政策,也有消息人士稱可能要等到2019年。

人口老齡化和人口紅利的漸漸消失是中國領導層在構建未來國家經濟發展方向時所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隨著生活水準和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中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現象逐漸明顯,政府已經為此逐步放鬆了40年前推出的"只生一個好"的政策。

人口老齡化:德國走過的路

中國在社會老齡化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德國類似。德國社會在經歷了二戰後五六十年代的"嬰兒潮"後,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排除外來人口的出生率,截止到1978年,德國籍母親的生育率與1967年相比已經下降了一半,到達戰後最低水準。之後雖然有所提高,但也基本為維持在50至60萬新生兒的水準,只佔1967年德籍母親嬰兒出生率的五至六成。

德國聯邦統計局的人口問題專家碧約馳(Olga Pötzsch)分析稱,導致當時德國生育率驟降的主要原因是:女性的受教育水準增加,越來越多的女性更願意自主決定是否以及何時生兒育女。而且,避孕藥片以及更先進的避孕措施出現當然也決定了嬰兒潮的結束,家長在生育問題上有更多的自主權和可控性。

在德國,父親也可以休帶薪產假圖片來源: Bilderbox

之後,德國社會就一直面臨人口不斷老齡化,而出生率不斷下降的挑戰。但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最新的統計數字,這一趨勢在近五年略微出現變化。截止到2016年,德國社會的出生率已經連續5年實現增長。碧約馳指出,從政府層面來看,促成這一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大力推進三歲以下嬰幼兒托兒所的建設,讓父母在子女出生不久後就可以回到工作崗位上。而且政府推出的家長補助金(Elterngeld)也大大減少了家庭為迎來下一代所需要承受的經濟損失。

根據德國當前政策,新生兒的雙方家長最高可以享受14個月的家長補助金。父母雙方可以自由安排領取補助金的一方。單方領取補助金的最高時長為12個月。對於高收入的家庭來說,補助金的額度為產前稅後收入的65%,最高每月1800歐元封頂。而對於低收入的家庭來說則有可能拿到產前稅後收入的100%,最低每月300歐元。為了方便新生兒家長盡快返回職場,德國政府近年來還推出了"升級版家長補助金"(Elterngeld Plus),讓家長可以在履行半職的情況下,加倍延長領取補助金的時間。

移民嬰兒潮只是暫時現象?

除了政策上的優惠條件以外,德國近幾年外來移民數量大幅度增加也是造成出生率持續上升的主要原因。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非德國籍母親2016年為德國帶來了185000個新生兒,與一年前相比增加了25%。而德國籍母親的新生兒出生率只增加了約3%。但碧約馳指出,這種趨勢不會延續下去。因為包括法國、義大利以及德國的各種研究報告結果顯示,外來移民在剛剛進入目的移民國的時候出生率會出現猛增的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生率會明顯下降。

德國聯邦統計局對未來40年的預測結果也能證明這種說法。根據該局公佈的預測結果,哪怕是在移民數量繼續顯著增加的情況下,德國人口從2021年開始就會持續下降,到2060年從目前的大約8100萬降至6760萬人左右的水準。碧約馳認為,德國的雖然人口數量雖然會連續下降,但是在人口年齡結構不發生重要改變的情況下,下降的人口數量對於德國來說不一定是壞事。長期觀察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這位專家表示,最難應對的情況就是人口結構在政策突然性的大幅度調整下所出現的轉變。如今中國考慮徹底取消計劃生育政策雖然是件好事,但如果這一過程能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展開,就能夠避免劇烈的人口結構變化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