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責問在華德國汽車業

2011年4月19日

德國汽車工業從中國獲益良多。但是眼下,德國國內在對中國掌權者的態度上正爆發激烈的討論,這就使得德國經濟界突然面臨許多責問。而回應這些責問,絕非易事。

VW in Beijing, China Copyright: DW/Qi Li
德國大眾在京經銷處圖片來源: DW/Qi Li

只要談起中國,德國汽車業的經理們立刻兩眼放光。對於車企老總而言,中國意味著無窮盡的銷售市場。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溫特科恩(Winterkorn)認為,中國是"增長的中心"。在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卻出人意料地成功。但是,最近在政治領域的一些事情卻給光鮮的中國投下了幾抹黑點。在藝術家艾未未及其他諸多知識分子被捕後,德國各界可謂出離憤怒,這期間,也對德國企業在華經營提出了責問。

而德國汽車工業則對這種責問表示驚訝,他們也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答覆。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主席布羅伊尼希(Klaus Bräunig)表示,德國汽車業在當地創造了許多工作崗位,對中國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布羅伊尼希強調,這是經濟界所能做出的最佳回應。賓士首席執行官蔡澈(Dieter Zetsche)則認為,人們對中國過於吹毛求疵,卻沒有看到過去幾年間,大量中國人擺脫了貧困。因此蔡澈不想介入到當下的爭論中去,他還說,這些問題自有聯邦政府和外交部來解決。

沒有人願意因為道德考量而退出一個今後5到10年仍將持續增長的市場。這一點也不令人驚訝。中國人近年來趕超經濟,由此帶來了驚人的需求增長。據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的統計,每1000個中國人平均保有23輛汽車;而在德國則是每兩個居民擁有1輛汽車。按照這種算法,十多億中國人目前還"缺少"約4~6億輛汽車。此外,中國的富人階層對豪華轎車也有著巨大的需求,在這個領域,汽車生產商利潤異常豐厚。

在中國,目前約有四五百人擁有資產超過10億美元。資產超過10億人民幣的則有大約1300人。而百萬富翁則有數十萬。85%的奧迪客戶在購車時,都是直接將一沓現金擱在桌上,很少有人分期付款。賓士、寶馬的客戶群也大致如此。

但中國政府也承認,在經濟增長的光環下,還存在著陰暗面。貧富差距逐漸拉大,導致社會不穩定因素上升。而且,儘管國家盡力調控,仍難以阻止通膨勢頭。食品價格上漲尤其快,對民眾的影響也極大。經濟增長中的失敗者被遠遠地拋在後面。

長期以來,中國領導層一直擔憂社會穩定問題;而在北非及中東發生變革後,當局更是擔憂"阿拉伯病毒"傳播到中國。現在,國安系統能夠隨心所欲地讓批評人士閉嘴。本該是疏導民意、公開探討社會問題的場合,現在卻由警察國家作主。而法治缺席、國際形象受損,似乎無關緊要。而經濟增長卻因為這種壓制而得到了保障,德國汽車業也從中獲益。不過,一旦這種壓力大到了一定程度,中國再也摀不住那個蓋子了,屆時,德國汽車業大概就不再能對政治置若罔聞。

作者:Dorothee Tschampa / Andreas Landwehr (德新社)

編譯:文山

責編:李京慧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