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走出奧運場館 看看北京胡同

德新社:Imke Hendrich2008年8月22日

正在舉行的奧運會使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北京現代化的奧運場館裡。但是那些生活在老城區的北京市民是怎麼看待奧運和她對中國的影響的?德新社記者Imke Hendrich帶著這樣的問題走訪了北京老胡同裡的居民們。

前門大街:老北京的象徵圖片來源: DW

胡同裡的生活

從奧運中心區延伸出來的是一條很短的路。富麗堂皇、時常舉行西式自助餐會的前門飯店不遠就是老北京城。77歲的趙世錚(音)穿著一條黑色運動褲,指縫夾著一根香煙,穿著拖鞋慢慢地去上廁所。低矮磚房中間的胡同通常都很窄。當一位老太太拄著拐棍兒顫顫巍巍迎面走來時,趙世錚就不得不緊貼著牆壁。

在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中都有做飯用的廚具和水槽,旁邊放著鍋盆之類的物什,一旁立著掃帚,院子裡還拉著一根長長的曬衣繩 - 這就是另一種"北京生活"。

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在中國的首都,當然也包括其他的大城市,越來越多這樣傳統的街區消失了。過去蜿蜒曲折的胡同小道裡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商店和住房,而現在四處都是千篇一律的鋼筋混凝土大樓。在奧運會開幕前夕 - 當然並不僅僅是因為奧運 - 北京的挖土機將許多這樣的老房子夷為平地。

即使住在老城區的中國人過的生活十分樸素,也並不意味著他們貧窮或者沒有存款。他們只是十分享受住在皇城根下而且擁有交際網路的生活。經常能聽到有人說:"這裡,大夥兒互相都認識,也互相幫忙"這樣的話。但是這也不能阻止這個城市的革新者不斷地拆除像這樣的"城中村"- 對於他們來說,這裡太髒,而且也不上檔次。

這裡確實到處都是垃圾,沒有人擁有自己的廁所,所有人用的都是公共的茅坑。趙世錚要去的廁所邊空氣中有一股酸酸的味道。旁邊,一個破舊爐子,一雙棉鞋還有一輛老式自行車放在一起。秋天,這裡附近儲藏著過冬的用的大白菜。氣氛有點憂郁:唯一讓人覺得活潑一點的便是一隻小鸚鵡,在掛在房簷上的鳥籠裡愉快地吱吱叫著。

何東(音)和他的老婆孩子一起住在這條離故宮不遠的胡同裡的一間小房子裡。他們是裁縫,河北人。"這裡這麼亂,真是對不起。"何東的妻子道歉說:"我們這會兒剛好挺忙的。"這間大約10平方米的前房就是他們的工作間,到處都是裁縫用的布尺和布頭。後面還有一間房間,裡面有一張大床,晚上一家三口都在上面睡覺。和同樣住在胡同邊上的大部分鄰居一樣,他家裡電視熒屏上的畫面也在上下顫動,而且畫面品質通常都是很差的。但是就算這樣,何東也想多多少少聽到點奧運的消息。"我們很喜歡(奧運節目),每天在工作之外都要看。"對於他來說,舉重特別有吸引力。

奧運會對中國很有意義

談到奧運對中國的影響,何東顯得特別愛國:"最主要是環境,還有人權狀況都有了很大的改進。"但是,更多的他也說不出來了。從何東的裁縫店出來,在下一條街口往右 - 有幾條供機動車行駛的大街從胡同裡穿過 - 映入眼簾的幾乎都是黑色。在一個院子裡堆著幾千個打了眼的煤球,從一間房間裡傳出機器工作的聲音。一個巨大的機器把劈碎的煤球送上傳送帶,然後煤球被用水滴濕,最後再壓製成成品煤球。

這間煤球加工廠和趙世錚的家僅僅只差兩個胡同口,因此他幾乎每天都從它的廠房旁經過。但是,由於機器運作時的熱氣,他不喜歡在廠房附近停留,而更願意坐在一條低矮的凳子上,看著附近發生的一切。但是有趣的事情並不多。"每天早上我都鍛煉。 "他張開牙齒已經掉光的嘴說。他會在附近的一處公園或者在胡同裡慢跑一會兒。奧運會?"我很激動,對於中國來說這是向外國人展示自己的一個很好的機會。"他自己有沒有從中受益?"我為我的國家感到自豪。"

自豪的還有在下一個胡同裡和他的父母一起住在一間半房子裡的一位年輕人。"奧運會對中國來說很重要。"但是就他自己來說確實什麼也沒有改變,即沒有進步,也沒有退步。不遠處,理髮師王晴(音)從她那最多不超過6平米的理髮店裡探出頭來說:"奧運會對(提高)我們國家的形象很有好處。"沒有顧客的時候,她也在電視裡收看奧運轉播。當然,她很想去現場看比賽,但是她沒有買到門票。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在這條大概半平方公里的胡同裡沒有人認為嚴厲的奧運安保措施妨礙了"普通"的中國人觀看奧運。"這就是沒有辦法的事。"王晴說。她那隻說自己叫"May"的鄰居(她說她很喜歡梅花,因此將"梅"字翻譯成了英語May)也只是通過電視畫面獲得關於奧運的消息。但是,這似乎並沒有減弱她對奧運的熱情。

據說出於保障奧運場館安全的考慮,其他胡同裡的居民不能使用煤爐煮飯 - 這也很符合奧運會組織者關於改善空氣品質的莊嚴承諾。而像趙世錚這樣的胡同居民們對此也沒有絲毫不滿。為什麼?趙世錚聳了聳肩。然後,他繼續穿著那雙拖鞋,吧噠吧噠地走進屋裡,拿出暖壺給自己茶碗裡的加了點熱水。這是他今天連續喝的第三杯了 - 儘管有奧運會。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