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走進德國學校 看看漢語為何熱門

德國之聲 祝紅2005年9月24日

中國日益熱門,漢語教學吃香的態勢已逐漸在德國顯現。從今年8月21日起,德國北威州的朔爾兄妹綜合學校開始從中學7年級起將漢語作為第二門外語引入教學體系。德國之聲記者在那裡作了一番探索。

德國漢語課本圖片來源: DW

朔爾兄妹學校此舉在德國綜合學校中可謂首開先河。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中,北威州的教學水準位居德國中游,那麼該學校何以做出此一前衛決定?學生及家長對漢語教學的反響如何?

「你好,我叫珍妮,再見!「」你好,我是麥吉,再見!」

這是朔爾兄妹學校12歲的珍妮和14歲的麥吉,他們倆才剛剛學了三個星期的漢語,除了簡單的拼音之外,他們已掌握了與人打交道中的最重要的兩句話。

漢語老師內德爾女士對孩子們在課堂上表現出的積極性非常滿意,漢語課剛剛上了三周,原計劃一班15個學生中又增添了6個新生,他們都覺得學漢語很酷。

內德爾女士說:「一般來說,孩子們都覺得很有意思,都想學漢語,尤其對漢字極感興趣,因為他們從報紙等各種媒體中聽道,中國是這麼一個大國,很吸引他們。只是孩子們的父母還有點懷疑,對他們來說,中國畢竟是一個遙遠的國度,將來發展如何很難預料。另外,孩子的家長們根本不瞭解學漢字的難度,不像法語或拉丁語。」

學漢語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四聲發音和漢字書寫。但孩子們有備而來,他們學漢語的目標非常明確,為的就是能在未來的就業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我之所以選修漢語,是因為我希望以後在求職時更有競爭力。「」漢語在經濟界的用途很大,我希望以後的工作中能用上漢語。」

為了幫助孩子們掌握漢語的發音,內德爾老師在課堂上一律使用地道的中國人錄製的磁帶,從簡單的拼音開始,循序漸進,使孩子們逐漸掌握最基本的對話,然後再開始學寫漢字。

朔爾兄妹學校的孩子們應該說是幸運的,這當然要歸功於校長傑隆卡的決策能力。傑隆卡先生之所以具有如此目光與他的個人經歷是分不開的。

他說:「我有不少經濟界的朋友,他們跟中國人做生意,比如在煤礦業,在牛仔褲生產方面。我經常聽他們說中國是多麼有趣的國家,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如果做生意的話,就必須學會與中國人打交道。於是我想,為什麼不從中學開始呢?」

最近幾年,走在歐洲的大街上,漢字圖案放眼盡是。無論是服裝還是生活用品,漢字以及具有典型亞洲風格的圖案已成為一種時尚。遙遠的文明古國,加之經濟上的飛速發展,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影響力的增加,學漢語的人在德國越來越多。除大學的中文系之外,中學的跟進態勢已是不爭的事實。

但傑隆卡先生卻認為,在這一方面還存在著許多不足,「我個人認為,北威州的中文教學還有待提高和普及。人們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學中文的重要性。我們學校因開設中文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開設中文班的確是使學校更具競爭力的一個因素。」

這位校長計劃,從明年開始,將漢語作為高中畢業考試的選擇科目。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