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超重」的歐洲

Breuer, Rayn2013年5月19日

歐洲變得越來越「肥」:超過半數的公民體重超重,其中不少人已經罹患肥胖症,健康面臨嚴重威脅。歐盟委員會希望採取更多措施,改善居民尤其是兒童的飲食習慣。

BOURNEMOUTH, UNITED KINGDOM - APRIL 14: A woman sits at the water's edge as she enjoys the hot weather on the sea front on April 14 in Bournemouth, England. The un-seasonably warm weather has heralded the start to what weather forecasters predict will be a record breaking summer. (Photo by Matt Cardy/Getty Images)
Übergewichtige Frau am Strand (England)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數十年來,所有歐盟成員國都面臨著日益嚴重的居民體重超標問題。聯合國和世界衞生組織共同發布一份報告,向人們敲響了警鐘:過度的超重已經呈"瘟疫"之勢,迅速蔓延。

在全歐洲的統計數據比較中,匈牙利是居民肥胖最嚴重的國家,緊隨其後的是英國、愛爾蘭和馬爾他。在這四個國家,每四個公民中就有一人的體重嚴重超標。對於整個社會來說,肥胖症(Adipositas)已經成為公共健康保障體系中一個過高的成本因素。

德國各年齡段肥胖人群所佔比例

歐盟呼籲減肥

歐盟委員會認為,必須立即做出實際行動。德國駐歐委會代表霍尼西豪斯(Reinhard Hönighaus)說:"儘管衞生政策是每個成員國自行負責的事務,但歐盟委員會仍然希望能夠和各國一道解決肥胖症的困擾。"歐盟委員會正在資助一些提倡健康飲食的項目。其中已經為人所知的行動包括,在學校裡分發水果和牛奶。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六都是"歐洲肥胖症日",這一天有各種介紹肥胖症危害的活動舉行。歐盟委員會將這一紀念日的重點放在教育引導兒童合理飲食上。"我們最為歡迎的就是孩子們來參與有關健康飲食的活動和宣講。這能夠幫助他們有效地改善飲食習慣,並且長久地堅持下去。"霍尼西豪斯解釋道。

肥胖症是可以"傳染"的?

"在一個助長肥胖症的社會風氣之下,僅僅做一些宣傳工作是不夠的。" 德國肥胖症研究協會發言人戈爾拉赫(Stefanie Gerlach)指出,德國成年人肥胖人數的不斷攀升顯示,必須採取其它措施來遏制肥胖症的蔓延。如果因為獲取健康食品的可能性或者選擇面受到侷限的話,那麼對於人們來說,吃得"不健康"總是更容易些。戈爾拉赫說:"要想生活的健康,就必須花費更多的精力,才能抵禦這個垃圾食品滿天下的環境--這是很難長期堅持的。"在德國,其實數十年來一直都有各種各樣針對肥胖症的活動倡議進行,不過始終收效甚微。

小朋友,多吃水果少吃薯條!圖片來源: DW

肥胖症:如何定義?

肥胖症是嚴重的健康問題。對於成年人來說,國際上通用的是所謂的BMI指數(即身體品質指數)。用體重的公斤數除以身高(以米為單位)的平方值,得出來的結果就是BMI指數。如果大於或等於25,那就是體重過重的表現;而如果這一指數超過30,那就應該被定義為真正的肥胖症。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如果BMI指數超過30,就屬於必須接受治療的疾病。但在衞生政策領域,是否將其納入疾病范疇還很不明確。通常肥胖症僅僅被視為可能誘發其他疾病的危險因素。"戈爾拉赫講述道。不過,肥胖症是滋生各種慢性疾病的溫床,在這一點上是毫無爭議的。這些疾病包括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者一些特定類型的癌症。

標示食物卡路裡含量有益

德國駐歐委會代表霍尼西豪斯認為,歐盟必須在改善兒童飲食習慣方面加強工作力度。"體重過重的問題在歐洲日益嚴重。據估測,每年體重超重者的數量都會新增100萬--其中兒童的問題尤為嚴重。這種形勢非常不容樂觀。"廣告和市場營銷行為,會對人們尤其是兒童的飲食行為帶來很大的影響。霍尼西豪斯希望,通過實行食物卡路裡含量標示義務規定,可以提高宣傳教育工作的效果。歐盟委員會已經成功推行了相關的規定,即所有食物包裝上都必須明確標出卡路裡含量,防止每日攝入食物熱量過高。

營養學家格爾拉赫博士圖片來源: Inka Vogel

營養學家戈爾拉赫認為,還應該禁止那些容易使人發胖的"垃圾食品"廠家將兒童作為市場營銷的對象,當然簡明易懂的食物熱量標示也是有益的。"我們見過不少食品的包裝上印滿了各種訊息和表格,但人們還是看不懂。"她認為,必須將預防不當飲食和構建健康的社會環境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有效抵禦肥胖症在歐洲社會繼續蔓延。

作者:Sabrina Pabst, 編譯:雨涵

責編: 張筠青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