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越來越多中國人認同基督教

2003年1月5日

自公元十六世紀西班牙的弗朗茨.克薩維耶(1506-1552)作為第一個傳教士到達中國後,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在中國一直是命運坎坷。然而現在,在西方人開始對來自東方的宗教越來越感興趣的同時,卻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發現了基督教。

一名中國婦女在北京的一個天主教堂裡祈禱圖片來源: AP

羅曼.馬雷克先生是德國萊因河畔波昂附近的聖奧古斯汀哲學與神學高等學院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歷史與現狀的研究,他在最近一次與慕尼黑天主教新聞社的訪談中介紹和評論了基督教在中國的情況。

馬雷克教授說,基督教在中國以有教會有組織的和非教會無組織的兩種形式存在。在有組織的教會中,天主教和新教的教會又分為三種互相獨立的形式,即官方承認的教會、沒有得到官方認可的天主教地下教會以及各種基督教小教派。

無組織的基督教形式主要指的是「文化基督教」,它的主體是那些通過學習西方文化與宗教而與基督教信仰與神學發生了聯繫的知識分子。這些所謂的「文化基督徒」一般來說對現有教會持敬而遠之的態度,認為這些教會或者是太具有官方色彩,或者是太有小教派傾向。還有少數人是在大學和研究所裡從事基督教的研究工作。

特別是那些地下教會和家庭教堂的情況變得越來越複雜,讓人無法一目瞭然,而且在地下教會和官方承認的教會之間的灰色區域越來越大。總的來說,中國的宗教生活與活動呈越來越活躍與頻繁的趨勢。另外一個特色是,中國的各種宗教派別之間互相包容的程度比較差。

馬雷克教授說,中國存在地下教會這一現象並不是說中國普遍迫害基督教,而是說這些地下教會沒有得到官方承認,其神職人員沒有工作許可,與梵蒂岡的聯繫也被認為是危害國家,因此是違法的。在中國,雖然基督教會和教堂在物質條件上得到明顯改善,官方仍然不放棄對它們的控制,教會和神職人員的一些活動仍然會受到各種干涉和困擾,國外的教會也仍然被禁止在中國從事傳教活動。馬雷克教授說,雖然時有遣送國外傳教士出境的事情發生,但刑訊和處決傳教士的事情他還沒有聽說過。

馬雷克教授說,也許這是歷史的諷刺,就在西方人開始熱衷於東方宗教的同時,基督教卻在一個它曾經被誤解、仇視、鎮壓和破壞的國度擁有越來越多的聽眾。馬雷克教授認為,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在馬克思主義與共產主義理想失去說服力和吸引力後的中國,人們正在尋找新的文化觀念與價值系統,處於信仰危機中的人們需要新的精神取向、新的社會倫理基礎和精神解脫。他還說,雖然基督教在中國依然是個邊緣化的外來宗教,但是它的西方色彩越來越淡,並且正在成為一個越來越有影響的社會文化力量。

馬雷克教授引用中國知名基督教學者劉曉楓的話說,雖然信仰基督教的人還是少數,但是它正在成為「文化轉型嘈雜聲中的一種引人注意的、驚人的聲音。」中國現在的宗教復興現象說明宗教依然有生命力。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