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越南官方媒體周三(6月4日)報導,越南政府廢除了長期實行的「二孩」政策,以期扭轉出生率下降的局面。
該國於1988年起禁止一對夫婦生育兩個以上的孩子。據越南通訊社(Vietnam News Agency)報導,現在家庭生育孩子的多少由每對夫婦自己決定。
過去三年,越南的生育率創歷史新低。該國衞生部今年表示,到2024年,總生育率將降至每名婦女生育1.91個孩子,低於保持人口規模所需的水準。
此前,出生率已從2021年的每名婦女生育2.11個孩子下降到2022年的2.01個和2023年的1.96個。
因為生活成本上升,這一趨勢在城市化程度高、經濟發達的地區尤為明顯,特別是在河內和胡志明市等大城市。
22歲的辦公室職員陳明香(音譯,Tran Minh Huong)告訴法新社,由於她沒有生孩子的計劃,政府的新規定目前對她來說無關緊要。「雖然我是亞洲人,社會傳統認為女性需要結婚生子,但養育孩子的成本太高了。」
越南大城市年輕人覺也得養育兒女成本過高圖片來源: Pascal Deloche/Godong/picture alliance 越南衞生部副部長阮氏蓮香(Nguyen Thi Lien Huong)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一次會議上警告說,儘管進行了政策調整和公眾宣傳,但鼓勵家庭生育更多孩子變得越來越困難。
她強調,出生率下降對長期社會經濟發展構成挑戰,問題包括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她呼籲社會轉變思維,從單純關注計劃生育轉向更廣闊的人口與發展視角。中日韓三國均備受生育率持續下降的困擾
生兒育女成本高
越南也正在努力應對性別失衡問題,該國傳統上存在重男輕女的現象。越南法律禁止在嬰兒出生前告知父母嬰兒的性別,也禁止為選擇性別而墮胎,違反法律的醫療機構會受到處罰。
儘管如此,選擇性墮胎的現象仍然存在。據官方媒體報導,越南衞生部周二提議將目前的罰款金額提高兩倍至約合3800美元,「以遏制胎兒性別選擇」。
新生兒性別比近年雖然有所改善,但仍然處於嚴重失衡狀態:每出生100個女孩對應112個男孩。
在人口出生數量連續四年下降之後,三孩生育政策現在來了。從最初的「多生是榮譽」到實施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再到「全面兩孩」,又回到了催生的「三孩政策」,幾十年來,中國的人口政策給千千萬萬的家庭帶來了直接的影響。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Imagine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中國是大力鼓勵生育的。50年代初,中國政府禁止非法打胎,嚴格限定絕育手術和人工流產的條件,並效仿前蘇聯,給多生多育的婦女以「光榮母親」、「英雄母親」的稱謂。生孩子達到5個為「光榮母親」,10個為「英雄母親」。
圖片來源: AP在這種環境之下,中國人口迅速增長。70年代末,中國人口已接近10億。為了減緩人口增長,中國把控制人口增長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劃,70年代提倡「晚稀少」的政策,即提倡晚婚晚育,拉長生育間隔,只生兩個孩子。當時流行著「一個太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的說法。
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Sven Simon相信許多人都很熟悉這句口號。1982年,計劃生育被定為國家的基本國策。獨生子女政策開始在全國實施,對少數民族和農村家庭做出了一些例外規定。「只生一個好」的口號響徹各地,獨生子女成為時代獨有的現象。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Imaginechina嚴格控制出生的政策也讓許多家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網上流傳著很多關於計生的血淚故事:被打毒針強行引產、為躲計生遷戶農村……對於黃宏、宋丹丹表演的小品「超生游擊隊「,很多人仍然記憶猶新。在令人捧腹的表演背後,講述了卻是一個殘酷的現實:一對夫婦為了不被強制計生,而不得不四處流浪。陷入「超生門」的也不乏名人,比如張藝謀就因為超生而交納了748萬元計劃外生育費及社會撫養費。
圖片來源: AP中國在實施了計劃生育政策多年,雖然有效控制住了人口的增長,不過政策也帶來了種種弊端,不僅社會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人口萎縮的現象也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中國社會科學院2015年在《經濟藍皮書:2015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中指出,中國的總生育率只有1.4,遠低於世代更替水準的2.1,並且已非常接近國際上公認的1.3的「低生育陷阱」,該機構呼籲盡快全面放開二孩政策。
圖片來源: Kim Kyung-Hoon/REUTERS為了刺激人口增長,扭轉勞動力快速老齡化的趨勢。2015年,北京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在全面放開二胎之前已經實施了所謂「單獨二孩「的政策。它的含義是,父母中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個孩子。
圖片來源: Kinderamt Taiwan開放二胎的消息讓一些父母們動起了再要一個孩子的念頭。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選擇試管嬰兒的方法「量身打造」自己未來的孩子。有些醫院給患者提供挑選新生兒性別的機會。除了試管嬰兒,代孕也成為一些中國大齡父母再要孩子的一個選擇。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全面二胎開放幾年後,似乎效果有限,2016年出生人口數量出現一個小高峰後,中國出生人口數量從2017到2020年連續「四連降」。職業壓力、生活成本、養育成本、觀念變化等原因都導致中國的生育率下降。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M. Ralston為了應對出生率下降、老齡化加劇等問題,今年5月,中國人口生育政策再次放寬。中國家庭今後將可生育三個小孩。消息官宣後立即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有網友不無諷刺地說道:「這屆獨生子女真的幸福,可以養4個老人,3個小孩。」 許多人的發言幾乎都傳達了同樣的抱怨:生育率低迷的根本原因不是政策限制,而是養育成本太高。
圖片來源: Wen-Yee Lee/DW中國5月11日公佈了最新的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中國大陸過去10年是1950年代以來人口增長速度最慢的10年,年平均增長率為0.53%。2020年中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僅為1.3。國際上通常認為總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條「高度敏感警戒線」,一旦降至1.5以下,就有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B 45歲的黃氏鶯(Hoang Thi Oanh)育有三個孩子,但由於二胎政策,她最小的孩子出生後獲得的福利減少。
「當局終於取消了這項禁令,這很好,」她說,但她也補充道,如今撫養兩個以上的孩子太難,成本也太高了。「只有勇敢的夫婦和經濟條件較好的人才會這麼做。我認為當局甚至需要發獎金來鼓勵人們生育兩個以上的孩子。」
越南的鄰國中國於2016年結束了嚴格的「獨生子女」政策,允許家庭生育兩個孩子。2021年開始,中國允許一對夫婦生育三個孩子。
然而,與許多國家一樣,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拖累了生育率。放開計劃生育的舉措未能扭轉中國人口下降的趨勢——到2024年,中國人口將連續第三年下降。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