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這是我們傳承民族語言文化的唯一機會」

2011年3月14日

瑞士擁有歐洲最大的藏人社區。在這裡幾乎所有擁有較大流亡藏人社區的城市鄉鎮都辦有藏人學校。許多藏人家長送子女到那裡學習藏語以維護和捍衛本民族的語言文化。

圖片來源: DW

蘇黎世附近的小鎮裡空(Rikon)就辦有一所藏人學校。學校設在火車站附近一家廢舊的工廠辦公樓裡。每個星期日的上午都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往這裡趕。不知道是不是一種默契,來這兒上課的差不多每個學生都背著一個繡著或者繪著西藏傳統圖案的書包。

推開教室的門,迎面是幾個玻璃櫃,裡面供奉著藏傳佛教的菩薩以及達賴喇嘛、班禪喇嘛和噶瑪巴的頭像。旁邊放著一張供桌,上面擺著絹花和一些供果。四面牆被刷成土黃色,每面牆上還繪著一些藏式花紋。教室的一側擺放了幾排桌椅,幾個看起來十多歲的少年正趴在桌子上寫字。老師強巴桑多(Jampa T. Samdho)微笑著說,這是高年級的班,課已經上完了,這會兒學生們正在做課堂練習,過一會中年級的學生就要來了。

17歲的丹增(Tenzin)已經開始收拾書包了。這個面目清秀的高個子小夥子在這所藏人學校已經學習了10年。"我剛來的時候一點興趣都沒有。我父母一直督促我,後來慢慢地我自己對學藏語產生了興趣,特別是對藏語文學。"

丹增說,他經常跟隨父母去參加藏人社區的討論會,有不少鍛煉藏語聽說的機會。但是閱讀和寫作還"欠點火候"。不過不管怎麼說,他說學習藏語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藏人分散居住在瑞士的各個角落,如果能在藏語學校學習藏語或者在家向父母學習,這對我們來說是唯一的機會來繼續傳承我們的語言和文字。"

高年級的學生收拾好書包陸陸續續地走出教室。5、6個小學生模樣的孩子悄悄地走了進來。強巴老師給每個學生發了一張用藏文無頭字書寫的生詞表。上個周末是藏歷新年,所以強巴老師今天要在課堂上教給學生們一些和新年有關的藏語詞。老師在前面領讀,坐在下面的學生們也跟著有模有樣地讀了起來。

在這所學校學習只需要一次交納300瑞士法郎,然後就可以無限期地學習下去。課堂上使用的書、本、材料、紙張都是免費的。學校日常的經費開支都是由當地的藏人社團組織提供。

強巴老師13年前從印度來到瑞士定居。平時他在當地的一家工廠工作,周末在藏語學校教課,藏語課已經教了8年。學校付給他每個小時25瑞士法郎。強巴老師說,這種酬勞只是象徵性的,象徵著一種回報和感謝。但實際上這些酬勞他也並沒有用在自己的身上,而是用來給學生們買藏語材料或者捐給從印度來瑞士的藏人團體。強巴老師說:"如果我回想自己的人生軌跡,我學習了藏語的讀寫,在大學學習了藏族的歷史文化,我覺得將這些知識繼續教授下去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即便是星期天一早就起來,但只要想到可以教授給這些孩子藏語文字和歷史文化,我自己也覺得非常高興。"

每個星期天強巴老師要在藏人學校教上3個小時的課。學生總數並不多,加起來只有20多人,但是總共分三個年級,準備課程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強巴說,上課的時候最大的問題是語言溝通的問題。不少學生的父母自身就不太會講藏語,平時這些學生在家裡和父母交流的語言大多是德語。課堂上如果百分之百地用藏語授課,一些學生未必能聽懂。"德語不是我的母語,有時候我覺得好像不能用德語百分百精確地給他們解釋一個藏語詞的含義。也就是說在語言溝通上我和學生之間有一些差距。"

低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寫藏文字母,學習生詞,閱讀簡單的文章。高年級的學生不但要學習聽說讀寫,還要學習藏族的風俗傳統、歷史文化,有的時候還會討論西藏問題。強巴老師說,西藏流亡政府的大選已經臨近,在高年級的課堂上,學生們會詢問老師對大選的意見和看法,也會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主張。

強巴老師8歲的兒子晉美(Jigme)也在這所藏人學校學習。他為自己的父親感到驕傲,就像他自己所說的:"以後我長大了也要當藏語老師,就像我的爸爸一樣。"

作者:洪沙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