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1989年11月政治背景如何?
在11月28日赫爾穆特‧柯爾(Helmut Kohl)總理提出10點計劃的前19天,柏林牆倒塌。大量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居民湧入德國西部,並打算留下來。與此同時在東柏林爆發反對統一社會黨(SED)和要求民主改革的大規模示威遊行。該國政府總理莫德羅(Hans Modrow)在11月17日發表的一份政府聲明中談到兩德之間的一份協議。但是蘇聯的國家領導人已經在考慮一旦德國統一該怎麼辦的問題。柯爾希望他在聯邦議院提出的計劃後贏得多數支持,以便將德國統一問題納入世界政策的議事日程。
10點計劃包括哪些內容?
在第1至第5點計劃中,柯爾談了對聯邦德國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之間開展合作的設想。其范疇包括人道主義援助和經濟援助,建立條約共同體以及成立聯盟的途徑。第6點至第9點談的是將兩國的相互靠攏納入國際軌道。例如在當時的歐共體、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歐安會和裁軍框架內的整個歐洲的發展問題。只是在最後一點上,柯爾才描述了"德國人民在享有自由自決權"的條件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重新統一的可能性。根據柯爾的說法,恢復國家統一仍然是聯邦政府的政治目標。
柯爾的提議是磋商的產物?
不是。直到柯爾在聯邦議院發表講話之日,這一聲明一直處於秘密狀態。總理府中只有以總理顧問特爾奇克(Horst Teltschik)為首的的一小部分人知情。無論是外交部長根舍(Hans-Dietrich Genscher)還是其他內閣成員均未獲得通知。就在柯爾在聯邦議院發表具有歷史意義的演講之前不久,其安全顧問特爾奇才將德文的講話稿交給了美國白宮。當時在華盛頓已經是深夜。因此一舉兩得,既正式通知了美國政府,又讓其沒有時間表示反對。柯爾的態度是:不讓任何人詆毀這份文件。
德國統一一度被認為毫無可能,直到1989年11月9日,突然一夜之間迎來了曙光。不到一年之後的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並入聯邦德國。德國之聲為您回顧這一艱難道路上的重要裡程。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1989年11月9日:統一社會黨官員沙博夫斯基幾乎是「順口」宣佈民主德國公民恢復出行自由。隨之而來的是歷史性的劇變:當晚,就有成千上萬的東柏林人穿越邊檢站,湧入西柏林。在那裡,他們受到了熱情的歡迎。
1989年11月13日:德勒斯登的統一社會黨地區主席莫德羅夫(Hans Modrow)臨危受命。在柏林牆倒塌後的第四天,他被人民議會選為部長會議主席(相當於總理)。這是一個名存實亡的職務,因為議員們已經對原本無所不能的社會統一黨宣佈不再效忠。
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ADN-Bildarchiv1989年11月28日:在這一天,聯邦德國總理柯爾在聯邦議會提交了《十點計劃》,這份文件引發了爆炸性的效果。時任法國外長杜馬(Roland Dumas)憤怒地斥責道,德國人顯示出「越來越強的傲慢感」。事實上,柯爾在這之前的確沒有同其他國家領導人進行磋商。然而這份十點計劃卻成為了德國統一的路線圖。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T. Brakemeier1989年12月3日:在東德人民用腳「投票」的壓力之下,統一社會黨從政治局到中央委員會全體選擇了投降、辭職——包括昂納克的繼任者克倫茨(Egon Krenz)也辭去了黨總書記的職務。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eter Kroh1989年12月19日:柯爾在德勒斯登聖母教堂廢墟前的講話是一次情緒澎湃的事件。不論是在措詞還是語氣上,柯爾都打動了數萬名東德人民的心。他談到了這場在和平與自由主導之下的民族重新統一大業的前進目標,在場的人群為之激動振奮,國外輿論也予以極大關注。
圖片來源: imago/Sven Simon1990年1月15日:在社區內的大多數民主德國國家安全部(簡稱Stasi,史塔西)辦事處都已經被公民運動佔領。然而位於柏林諾爾曼恩大街的總部卻是個例外。在沒有目擊者證明的情況下,這裡存放的關於國家特工所作所為的一切檔案都被秘密銷毀。當時為人群沖進這棟備受憎惡的大樓時,很多卷宗檔案都已經不知去向。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Images/J. Finck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國舉行人民議會選舉。柯爾發揮了強大的群眾動員作用。在各地的市中心廣場、步行街的宣傳活動上,柯爾引來了上百萬人的「圍觀」。原本民意調查一致認為社民黨會是選舉獲勝的熱門,結果出人意料:在柯爾的強力助陣之下,東德基民盟以明顯的優勢戰勝了社民黨。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 Kroh1990年7月1日:統一早已是大勢所趨,現在西部的社會福利市場經濟也要進駐東部了。5月18日,一部經濟、貨幣和社會福利聯盟的國家協議在波昂簽署。從7月1日起,民主德國公民正式開始使用馬克。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ZB1990年7月15/16日:對於莫斯科來說,統一之後的德國在北約的成員國身份一直是最大的心病,這也是統一道路上的最大障礙。然而北約隨後確定了防禦性的發展路線。莫斯科才最終放下心來。在高加索地區,柯爾從戈爾巴喬夫那裡得到了首肯,統一後的德國可以成為北約成員國。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1990年8月23日:民主德國人民議會表決通過加入聯邦德國的決議。民主社會主義黨(PDS,即統一社會黨的後續黨派組織)主席居西(Gregor Gysi)評論稱,人民議會此舉等於是表決通過了「民主德國的滅亡」。人們對此僅僅報之一笑。
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ADN-Bildarchiv1990年9月12日,波昂政府同意向蘇聯提供120億馬克資金,作為對紅軍撤出德國東部所需花銷費用的補償。戈爾巴喬夫嫌這筆錢太少。柯爾一開始態度強硬,不過到最後還是又追加了30億的貸款。最終,簽署「二加四條約」的道路徹底被掃平。
圖片來源: Imago/S. Simon1990年10月3日:在紐約,二戰戰勝國宣佈放棄在德國的所有特權,西柏林的三位市區警備司令解除一切特權。人民議會召開最後一次會議,民主德國宣佈退出華約組織。凌晨零點,黑紅黃三色德國國旗在柏林帝國議會大廈頂部升起,將近兩百萬人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兩德國內反應如何?
當時在德國引起的反響不一。在聯邦議院,聯盟黨和自民黨議會黨團以及部分社民黨成員表示支持。但是遭到自民黨人蘭布斯多夫(Otto Graf Lambsdorff)和社民黨人拉方丹(Oskar Lafontaine)的反對。綠黨認為這對歐洲是個危險。 12月1日,聯邦議院對10點計劃進行了投票表決。基民盟、基社盟和自民黨投票贊成,社民黨棄權。柯爾的10點計劃在當時的東德也引起爭議。以莫德羅為首的東德政府以及部分公民運動的代表表示反對,但是大多數東德民眾對此興奮不已。"我們是一個民族!"成為大規模示威的主要口號。
國際反應如何?
美國總統喬治‧布希(George Bush)迅速表示贊同統一,但前提是德國繼續作為歐共體和北約的成員。其他西方夥伴則心存疑慮和恐懼,擔心統一後的德國可能會佔據主導地位。蘇聯則極其憤怒。聯邦外長根舍(Genscher)後來曾說,戈爾巴喬夫總統很不高興。據說他甚至稱柯爾是個"傻子"。
有哪些歷史後果?
柯爾發表講話後,外交部與所有有關國家進行了緊張的外交接觸。柯爾總理和根舍外長試圖打消人們的疑慮,最終將所謂的奧德河-奈斯河邊境線(Oder-Neiße-Linie)視為德國東部邊界。此舉也促使1990年5月至1990年9月進行的所謂2 + 4談判取得突破。所謂的2 + 4談判指的是兩個德國與法國、英國、美國和蘇聯就德國統一的條件進行的談判。在1990年3月18日舉行的人民會議選舉中,大多數東德公民將票投給了明確支持統一的東德基民盟。統一並沒有像柯爾最初所規劃的那樣,謹慎而緩慢地啟動,而是最終以緊急程序的方式實施。經過數十年的分裂之後,德國於1990年10月3日重獲統一。
柯爾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德國總理,他在這一職位上一幹就是16年。柏林牆倒塌、兩德統一是他政治生涯的最高峰。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1982年10月1日,柯爾(Helmut Kohl)出任聯邦德國總理。而他卸任這一職位,則要等到1998年,他所在的基民盟在大選中失利。柯爾隨後也辭去了擔任25年之久的黨主席一職。
圖片來源: dapd1947年,柯爾就加入了基民盟,同時也是該黨青年組織在路德維希港分部的創始人之一。1950年,20歲的他進入大學,先是主修法律,後來又改學歷史。柯爾的仕途異常順利,1966年就已經進入了基民盟主席團。本圖中,青年柯爾站在開國總理艾德諾的身後。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1966年,柯爾成為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基民盟黨主席。1969年5月,他更是出任該州州長。兩年後,在他的領導下,基民盟在州議會改選中更是獲得了絕對多數,得以單獨組閣。
圖片來源: AP1973年7月,基民盟聯邦特別黨代會在波昂召開,在聯邦層面上,柯爾也被選為了基民盟的黨主席。他擔任這一職務也長達25年之久。本圖中,另一名人物是當時基民盟新當選的總書記比登科普弗(Kurt Biedenkopf)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1982年,當時的社民黨-自民黨執政聯盟出現了裂痕,自民黨此時向在野的基民盟伸出了橄欖枝。隨後,基民盟和自民黨向時任總理、社民黨的施密特(Helmut Schmidt)發起了建設性不信任案,並獲得通過,自此,柯爾出任聯邦德國總理。本圖中,施密特正在向柯爾表示祝賀。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這張柯爾和法國總統密特郎手拉手的照片,常常被視作德法和解的象徵。1984年,兩國首腦共同訪問了凡爾登的一戰陣亡士兵墓地。1916年,德法兩國在此激戰,死傷慘重,史稱「凡爾登絞肉機」。在紀念活動中,兩國首腦忽然手拉手——這一動作據稱並未事先編排。
圖片來源: MARCEL MOCHET/AFP/Getty Images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旋即在國際舞台上,柯爾開始努力爭取兩德統一。1990年10月3日,東西德正式統一。在當天凌晨的慶典儀式上,柯爾和妻子以及其他德國政治人物一同向帝國議會大廈前的人群招手。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90年代初期,東部各州民眾都視柯爾為統一的推動者,對他許諾的「東部繁榮」充滿期待。而在期待落空後,他飽受批評。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柯爾也是現總理梅克爾政治生涯中至關重要的人物。他是後者的政治導師,讓來自東德的梅克爾先後擔任其內閣中的家庭部長以及環境部長等職位。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1998年9月,柯爾再次率領基民盟出戰聯邦議會大選,卻遭遇失利。施羅德(Gerhard Schröder)得以出任社民黨-綠黨聯合內閣的總理。當年10月,德國聯邦國防軍用最高禮儀Großen Zapfenstreich為柯爾送行。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2000年,基民盟被爆出政黨獻金醜聞,這也讓柯爾的聲譽嚴重受損。時任聯邦議會議長蒂爾澤(Wolfgang Thierse)向基民盟課以4000萬馬克的罰款,而基民盟黨內高層也出現了分裂,柯爾不得不辭去榮譽黨主席職位。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2001年,柯爾的妻子漢娜羅爾(Hannelore Kohl)不堪嚴重的光過敏性皮膚炎的折磨,自殺離世。這對夫婦共同生活了41年。本圖中,柯爾的兩個兒子瓦爾特(Walter Kohl)與彼得(Peter Kohl)陪同父親參加母親的葬禮。
圖片來源: AP4年後,柯爾又有了新歡。2008年,柯爾和比他年輕34歲的宏觀經濟學家麥科‧裡希特(Maike Richter)結婚。
圖片來源: AP2012年,教皇本篤十六世訪問德國,並和這位「統一總理」進行了25分鐘的交談。柯爾的妻子也在一旁陪同。
圖片來源: dapd為了表彰柯爾對德國以及歐洲作出的貢獻,2012年,德國發行了一款特種郵票。很少有人能夠在世時獲得這種殊榮。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