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England er-Müllert"

2010年6月28日

「傷心英格蘭」、「被分而食之的雄獅」、「溫布利的復仇」:英格蘭1比4負於德國隊後,英國媒體一片絕望之聲:罪魁禍首是裁判拉蕊昂達(Jorge Larrionda)。德國媒體則認為,44年前的德英舊賬如今終於兩清。

悲傷的英格蘭球迷圖片來源: AP

英格蘭媒體報導:

太陽報網站圖片來源: www.thesun.co.uk

《太陽報》

"整個國家為被分而食之的雄獅而哀悼。面對蘭帕德射門,皮球落在球門線內的一幕烏拉圭裁判拉蕊昂達及其助手如同盲人。1966年的陰影重現。英格蘭主教練卡佩羅面臨下課的命運。"

《每日郵報》

"足球歷史上最嚴重的誤判之後,英格蘭出局。德國以4比1摧毀了'三獅',--而來自烏拉圭的助理裁判火上澆油。數百萬英格蘭球迷的世界盃夢碎,他們的球隊所遭遇的失敗存在極大的爭議。不過,陽光總算還不錯。"

每日郵報網站圖片來源: www.dailymail.co.uk

《每日電訊報》

"來自烏拉圭的助理裁判徹底失敗了。這難道是對世界盃歷史上最著名的那個進球的復仇?對於這麼重要的一場比賽而言,這樣的錯誤太嚴重了。當年的邊裁巴赫拉莫夫(Tofik Bachramow)變成了今日的埃斯皮諾薩(Mauricio Espinosa)。他恐怕永遠都不會忘記這件事。"

《每日鏡報》

"英格蘭一個明顯的進球卻被漏判。不過,德國的勝利也是當之無愧。'三獅'原本希望,44年的舊痛能夠從此消失。然而,徹底與往日舊痛告別的卻是德國隊。"

《標準晚報》

"傷心的英格蘭被德國'穆勒'掉了。"

Sky體育新聞

"法比奧,該是下課的時候了吧?如果僅僅是因為拉蕊昂達的誤判,這場比賽並不會輸。這場比賽之所以輸了,是因為英格蘭防守的軟弱。防守隊員完全失去了對形勢的總體判斷。現在的問題是:英格蘭足球協會究竟該把卡佩羅扔出去,還是再給他一次機會?"

《衛報》

"英格蘭的世界盃之夢隨著德國隊當之無愧的勝利而徹底破滅。"

德國媒體報導:

1966年的「溫布利進球」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西德意意志匯報》

"簡直難以置信。溫布利進球44年之後,我們終於與英格蘭人兩清了。估計英格蘭島上鮮有人昨天會認為這是遲來的正義,或者是彌補往日的過失。德國倒是會有不少球迷幸災樂禍。不過,我們可不想像英格蘭人那樣。儘管有各種電子記錄作為證據,他們至今仍拒不承認那粒球當年並沒有進。我們呢則正相反:我們這次很樂意證實:'沒錯,球是進了!'"

《南德意志報》

"或許克勒的辭職也有積極的一面,那就是他不必再像前總統呂布克(Heinrich Lübke)1966年那樣,對當年的世界盃做出如此大錯特錯的判斷:當時,呂布克大膽放言:"那粒球進了"。他這樣表態或許對促進兩國人民相互理解有好處,但實在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1966年的那場爭議在德國被稱為'溫布利進球',在英國被稱為'第三粒進球'。...如今溫布利變成了南非布隆方丹(Bloemfontein)。"

《萊茵郵報》

"南非正是大冬天,而人們對四年前世界盃的記憶再次浮起。球迷們舉著旗幟。至少表面上看去,共和國再次凝聚在一起。這是一個享樂社會,人們有意在數周的時間裡忘掉煩惱,忘掉危機。"

綜合: Joscha Weber/苗子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