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遇害前,女記者沃爾曾計劃遷居北京

2017年8月25日

金•沃爾(Kim Wall)生前是一位勇敢無畏的女記者,她曾經穿梭於世界的各個角落,去尋找獨一無二的新聞故事,包括中國女權主義者參加華盛頓抗议川普大遊行。據生前好友透露,她在遇害前已經計劃好要遷居北京。

Schweden Journalistin Kim Wal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P/Tom Wall

(德國之聲中文網)記者這一職業已經讓她走訪了海地在地震之後的廢墟,探寻了烏干達前獨裁者伊迪‧阿敏(Idi Amin)的恐怖酷刑室,還體驗了美國怪誕狂歡節,考察了北韓的旅遊業。

然而,一個同樣另類的題材--關於彼得‧馬德森(Peter Madsen),一個自建潛艇的丹麥發明家--卻把30歲的沃爾帶向了死亡。8月21日,在潛艇沉沒數日之後,她的無頭屍體殘骸被找到。

調查人員表示,沃爾的屍體是被"蓄意"肢解,而且被綁上了金屬重物以防止其浮出水面。殘骸發現地點在哥本哈根以南的科耶灣(Koge Bay),距離沃爾的家鄉--瑞典特雷勒堡(Trelleborg)僅有50公里。

她最後一次被人看見是和馬德森在一起。沃爾在8月10日登上了後者的自制潛艇做採訪之後未歸,她的男友在次日凌晨向警察報告稱她失蹤。據悉,沃爾原本計劃和男友一道移居中國。警方已經逮捕了馬德森,並且正在蒐集指控他謀殺罪名的證據。

26歲的嚴聰(音)曾經和沃爾是在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同學和好友。她透露,沃爾曾經"認為北京是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她自己應該歸屬的地方"。

 "她說她要移居到北京,這令我感到非常高興。看起來她好像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嚴聰對法新社記者表示,"當我們在7月份通過微信聊天的時候,她告訴我他們已經在北京租下了一套公寓,準備在8月15日之後搬過去。"

這位昔日好友還回憶起有一次在北京見面時,沃爾告訴她自己是一部女性主義情色電影拍攝的背景。

 "她只要出去採訪,總是能夠找到最有趣和最棒的故事。"

沃爾還擁有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國際關係專業學歷,是一名自由記者,作品曾在《衛報》、《紐約時報》等媒體上發表。

 "她給弱勢群體、易受傷害人群還有邊緣化人群發出聲音的機會",這位遇害女記者的母親英格麗德‧沃爾(Ingrid Wall)在臉書上發帖寫道。

為什麼這位女記者當時要選擇馬德森,一個以壞脾氣和業餘太空愛好者知名的自學成才的工程師來作為採訪對象,目前不得而知。

但是對於過去曾經輔導過沃爾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貝爾曼(Nina Berman)來說,這是她一貫的風格。

"這完全符合金的思路,她會想去探尋一個人為什麼会想像自己能創造一些通常只有強大的軍隊和政府才會製造的東西,這一點也不令我意外",貝爾曼對法新社表示,"她可能是想試著去理解這個人背後的動機,然後探尋一些更深層次的意義。"

據曾經參與過沃爾的新聞作品出版工作的人表示,探尋未知題材和特別故事的熱情驅使著她。

 "她那永不枯竭的好奇心,那種不斷去發掘從未被記者接觸過的獨特題材的動力,會永遠被我們銘記",《衛報》的美國專題報導編輯裡德(Jessica Reed)對法新社表示,她曾經委託沃爾撰寫過一系列涉獵廣泛的新聞稿件。

沃爾曾經報導過海地的"伏都教"(voodoo,又譯巫毒教),抗議"川普直男癌"的中國女權主義者,還有艱難尋求接觸外國文化的古巴人。

 "只要讀一讀她寫過的文章就知道,我是從來沒寫過這麼有深度有水準的東西",和沃爾在香港《南華早報》 共事過的記者葉麗青(Tiffany Ap)對法新社說。

沃爾"是一個非常獨特的人",她身上"有一種甜美和能幹大膽之間的奇妙混合",葉麗青回憶道,"她總是能把那些人物的故事講述得栩栩如生。"

 

雨涵/葉宣(法新社)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