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050209 Portrait Leben Darwin

2009年11月25日

150年前,也就是1859年11月24日,英國自然科學家查爾斯‧達爾文發表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物種起源》一書,這一天被認為是進化論創立的日子。他多少有點兒偶然地發現了生物在地球歷史的長河中不斷進化的現象。這一發現是科學史的一次革命。達爾文也因此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學者之一。這是達爾文年輕的時候自己也沒有料到的。

達爾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達爾文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曾經學習過神學和生物學。在學生時代他並沒有什麼遠大志向。打獵和騎馬是他所熱衷的事情,並且強烈地熱愛大自然。只要有機會他便會到大自然中去。1831年,22歲的達爾文登上了"貝格爾"號考察船,進行了為期5年的調查研究活動。

這5年的調研活動徹底地改變了他的生活和世界觀。他後來在書中寫道:"在隨貝格爾號的調查期間,我被南美洲動植物廣泛分佈的奇怪現象驚呆了。這些現象使我對物種的起源有所認知。"

達爾文採集了所能採集到的一切標本。石頭、乾枯的植物、動物化石、昆蟲、大量的甲殼蟲和僅生活在加拉帕格斯島上的特殊鳥類。科學史專家及生物學家費舍爾解釋說:"他在加拉帕格斯島上花了大量的時間來觀察海龜和蜥蜴,以至於在收集鶯鳥時忘記將它們的種類和發現地點記載下來。他把所有鶯鳥標本都裝進一個大口袋運回英國。在英國他將這些標本展示給一個鳥類學家。人們當然寬恕了他當時那種不嚴謹的科學態度。因為他當時還年輕,根本不知道自己將要成為一門改變世界學說的創始人。"

而這種鳥現在被稱為達爾文鶯鳥。這些鶯鳥皆有自己的特徵。有些鶯鳥的喙短而粗,可以啄開堅果的硬殼。而有些鶯鳥的喙細而長,可以伸進花蕊或者隙縫裡。達爾文觀察著,也思考著。而最後得出的結論讓他自己都害怕。他的結論是,加拉帕格斯島上的鶯鳥有著共同的祖先,在幾十或者幾百萬年中分化出了不同的種類。這在當時是一個異端邪說。根據聖經的說法,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類、動物及植物都是上帝在六天之中創造的,並且是一成不變的。神學學生達爾文感到非常不好受。他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寫道:"我現在幾乎確信,物種並非一成不變。這讓我覺得好像犯了謀殺罪。"費舍爾教授評論道:"這也許是對文化史的謀殺。可以說他謀殺了人們的舊觀念,並且極其徹底。他當然應該知道這些。而自他始,出現一種瞭解真實世界及它的發展的全新思想。"

回倫敦後,達爾文寫成了《物種起源》一書。正是這本書使他成為聞名世界,同時又最有爭議的學者。但他將這本書鎖在抽屜裡許多年。因為達爾文對此有顧慮,他在跟自己鬥爭著。他寫道:"人們將會對我處以極刑。上帝呀,他們會怎樣的瘋狂,他們會將我活活地釘在十字架上。"

達爾文的生物世界圖片來源: DW-TV

1859年,《物種起源》終於問世。第一版印刷的1250本書當天就銷售一空。特別是年輕的科學家感到歡欣雀躍。而老一代科學家及教會則感到異常憤怒和恐懼。他們罵達爾文為異教徒和無神論者。而實際上達爾文有意避開了人類進化的課題,僅做了隱秘的暗示:"人類及其歷史也終將會真相大白。"

儘管如此,達爾文還是對人類的發展做了許多正確的預測,比如他認為非洲是人類誕生的搖籃等等。但達爾文從來沒有公開為他的理論辯護過。《物種起源》很快就成為當時最暢銷的書籍。費舍爾指出,直到今天,達爾文仍舊是最重要的自然科學家之一,而研究物種的多樣性仍舊是一個挑戰。

達爾文活到73歲,於1882年4月19日長辭於世。他被葬於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

在達爾文走過的地方圖片來源: Charles Darwin Research Station
《物種起源》第一版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達爾文紀念雕塑圖片來源: AP
火山景觀區圖片來源: Charles Darwin Research Station

作者:Judith Hartl /王雪丁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