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遷徙的包浩斯」展覽在杭州亮相

Heike Mund
2018年4月9日

1919年,德紹包浩斯學院給藝術、設計和建築帶來了一場革命。直至今天,包浩斯哲學在全球範圍內仍擁有熱情的擁躉。在杭州舉辦的一個展覽拉開了2019年包浩斯成立100周年紀念活動的序幕。

Bauhaus - Bauhaus-Archiv in Berlin
柏林的包浩斯設計博物館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rco Images/Schoening

(德國之聲中文網)同時有多家大型國際博物館和藝術大學參加了名為"遷徙的包浩斯"設計展。展出的建築設計分別來自俄羅斯,日本、印度、巴西,當然也來自德國。4月8日,總共5個展覽中的首個展覽在中國杭州設計博物館開幕。屆時,人們將隆重紀念這所1919年成立的著名設計和建築學院成立100周年。

該展覽項目以包浩斯的建築思想為主題。當年,該校的許多重要教師和藝術家離開納粹德國移民其它國家之後,也將包浩斯的建築思想和設計理念傳播到世界許多國家。此次展覽的策展人兼藝術總監是來自柏林的奧斯騰(Marion Von Osten)和來自倫敦的沃森(Grant Watson),他們在一個由研究人員、藝術家和設計師組成的國際團隊的協助下,策劃了此次展覽。

包浩斯成立100周年

2019年3月,也就是在包浩斯成立100周年之際,該展覽將在柏林世界文化館繼續展出。展覽將向人們展示,包浩斯風格是如何滲透各個藝術領域以及如何傳播到全世界的。

在中國,曾長期擔任格洛皮烏斯(Walter Gropius)助理的建築師鮑利克(Richard Paulick)和他最有天賦的學生之一王大閎負責制定德國以外的建築教學計劃。1945年之後,二人對基於包浩斯建築風格的"大上海都市計劃"起了決定性作用。

1919年,瓦爾特‧格洛皮烏斯在魏瑪成立了包浩斯設計學院。這所魏瑪時期的新型"設計學院"對設計、藝術和建築徹底進行了全新的解讀。著名藝術家克雷( Paul Klee)、費寧格爾(Lyonel Feininger)和施萊默(Oskar Schlemmer )都曾作為"大師"為學生們授課。他們認為,包浩斯哲學應該貫穿從連體房住宅區到門把手和日常用具在內的一切領域。 在包浩斯學院,工匠和藝術教育被一視同仁。

全球包浩斯網路

跨學科項目"遷徙的包浩斯"設計展是"柏林德紹魏瑪包浩斯"與柏林歌德學院和世界文化之家(HKW)共同合作實施的項目。杭州的展覽同時也是設在中國美術學院院內的中國設計博物館的開幕展。

在包浩斯成立100周年之際,將舉辦一系列展覽,此外還有專題討論會以及播放紀錄片。該項目受到文化國務秘書格呂特爾( Monika Grütters)、聯邦文化基金會和聯邦外交部的支持。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