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腐敗,四處開花
2013年1月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德國,醫生接受製藥公司的禮物,一般不會受到行政處罰。根據醫療業行業規定,醫生不應因為救死扶傷,而接受任何形式的饋贈。但因為類似行為而受到法律追究,卻是極為罕見的。
即便如此,與很多國家相比,德國醫療保健系統的監管還是比較完善的。在一些國家,醫生收入少,腐敗成為常態,患者苦不堪言。在辛巴威,需要手術的病人如果不給醫生塞紅包,就只能等死。在烏干達,醫生通過開廉價處方藥提高收入。在克羅埃西亞,一場涉嫌300多名醫生、逮捕30人的特大醫療醜聞剛剛遭到曝光。
辛巴威的嚴重醫療腐敗
布特諾普(Joost Butenop)是一名醫生,一直在辛巴威、巴基斯坦和馬來西亞等地工作。在最新全球反腐組織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腐敗指數排名中,德國排名13,而辛巴威则在174個國家中排名第163。「問題的症結並非個別醫生,而是醫療體系」,布特諾普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當醫護人員正常上班,卻拿不到應得的薪水,他們只有從患者身上賺取收入。」
在辛巴威,病人的家屬在手術前需要購買的不僅僅是藥物,還包括輸液器,消毒劑和手術刀等,布特諾普這樣告訴記者。承擔不起相關費用的家庭,就無法保證手術。辛巴威国家衞生部門沒有針對這方面的財政預算。
布特諾普表示,藥品腐敗並不是這裡的主要問題。在發展中國家,醫生不會從製藥公司拿錢,原因很簡單——「受眾群太小了。消費者買藥現金支付,藥品行業很難從中獲利」。患者根本無法承擔昂貴的品牌藥品,即使醫生開出處方,患者還是會選擇用廉價的藥品代替。
通過廉價藥物賺錢
烏干達的情況類似。「這裡最大的問題是,無法提供基本的醫療保障」,國際透明組織烏干達的摩西(Waidha Moses)這樣表示。「醫護人員玩忽職守」。根據國際透明組織2012年的數據,由於薪水被拖欠,烏干達的醫護人員經常不按點上班。而上班時,也往往沒有開出病人所需的藥品,或者為了掙錢開出廉價的問題處方藥。
摩西告訴記者,「負責藥物採購的人員根本不管實際需要,他們買便宜藥品,以便把採購結余裝入自己的腰包」。為了打擊腐敗,國際透明組織烏干達為像摩西一樣的志願者提供培訓,以確保醫生給患者提供了准確的訊息、開出了所需的藥品。另外國際透明組織也和當地政府合作,成立了藥品監管委員會。
克羅埃西亞醫療賄賂醜聞曝光
同德國一樣,醫療領域的醜聞同樣席捲歐洲東南部。在克羅埃西亞,有大約350名醫生捲入製藥公司Farmal的醫療賄賂醜聞。根據醫療行業通訊社Apotheke Adhoc消息,該公司的管理層以及銷售部人員都已經被逮捕。這家公司和德國關係密切:96%的Farmal藥品由德國Dermapharm藥品公司生產。截至目前,Dermapharm公司對此事未發表評論。
作者:Carla Bleiker 編譯:萬方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