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重回天安門」草案公佈

anonym.Chinesisch2013年8月14日

「重回天安門」倡議書草案在網上公開,呼籲公眾在「六四」25周年時齊聚天安門。旅美媒體人北風表示,可以預見中國當局會做出大規模壓制反應,但很多國內民眾已經開始實名表示支持。

Chinese national flag is raised early in the morning on the Tiananmen Square near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where the opening session of the annual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will be held in Beijing, China, Monday, March 5, 2012. (Foto:Andy Wong/AP/dapd)
圖片來源: dapd

(德國之聲中文網)近日,有海內外活動人士在網路上公開"六四"25周年"重回天安門"倡議書草案,徵集公眾意見和進行前期的社會動員。這是繼8月1日"八九學運"前學生領袖王丹、旅美學者王軍濤、胡平、陳奎德等人發出"天下圍城"召集令後又一行動。

該倡議書表示,因為中共當局鎮壓了"八九學運"這場愛國民主運動,數以百計甚至數以千計的學生和市民被屠殺,中國的民主進程也因此而中斷。二十四年來,在權貴資本主義利益集團的主導下,社會全面潰敗進而失去進行長遠思維的能力,國家失去了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追求,執政者面對困局卻束手無策;明年6月4日是"六四"25周年,擬發起致力於推動中國民主轉型的紀念活動。該行動計劃在紀念日當天上午10時,萬人齊聚天安門廣場,以非暴力方式促成變革,以"結束一黨專制"。

倡議書也期待中共建政後歷次政治運動的受害者,"西單民主牆"、"八九民運"、"零八憲章"、"中國茉莉花革命"、"新公民運動"等民主運動的參與者、支持者及各維權人士、追求民主自由公義的人士等響應行動。倡議書引用目前繫獄的杭州民主人士朱虞夫在2011年3月寫下的小詩《是時候了》以示決心:"是時候了,中國人;是時候了,廣場是大家的,腳是自己的,是時候用腳去廣場作出選擇……"。倡議書公開討論的頁面上還附有電影《V字仇殺隊》海報:"只要我們贏一次,他們就輸了"。

"八九民運"時天安門廣場的學生圖片來源: 64memo

"這是一場同道運動"

8月14日,北京知名活動人士胡佳向外界表示,他為本次"重回天安門"活動的組織者之一。且該活動雛形為今年"六四"24周年紀念時,胡佳呼籲公眾穿黑衣到天安門廣場。對此,負責對外發布本次活動倡議書的在美訪問學者、媒體人北風向德國之聲表示,這場運動是同道間自然達成的、不斷成型的活動,目前這些同道已經由最初的"八九學運"前學生領袖、海外民主人士、活動人士擴延至中國很多網友層面。北風也表示將不成熟的草案對外公佈的同時,網友參與修改草案和設計行動步驟開始,實際上很多人已經共同啟動了這次活動:"我把倡議書和活動方案都公佈出來,這也是'去中心化、去組織化'的一個形式,從媒體和公眾的關注來看非常高。我列了一個表單,表單的情況沒有公佈,在我一再提醒風險的情況下,很多國內的人實名留下電話和郵件支持。"

早前旅美民主人士胡平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也表示,期待籍由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喚起各界人士對"六四問題"和當前中國人權現狀的重視。讓"八九理想"重回民眾心中,他也相信該活動會在民眾中產生反響和共鳴。

北風在和德國之聲交流的過程中,認為自己和其他很多目前參與此事的同道的角色更像一個技術提供者,建立網路平台、根據大家討論的方向性內容擬成文稿對外發布,還包括建立Facebook頁面、Twitter 微博帳號等。預計未來事件走向,北風也認為在媒體開始關注的情況下,行動已經起步,10月1日時會形成成熟的方案,訊息發布、公眾動員和義工招募都同步展開,到明年元旦後,會有針對特定階層的動員。

北風:預見中國政府對此活動會有大規模的壓制。圖片來源: DW

"中國當局大規模壓制是意料之中的"

北風也介紹,下一步他會和在美的一批中國資深民主人士,包括魏京生、蘇曉康等人取得聯繫,接下來會邀請"六四事件"的親歷者參與。會有一些被中國政府限制入境的海外民主人士以"闖關"方式回國,成為行動的一個組成部分,但他認為該活動成功的關鍵在於有多少國內民眾的雙腳,能夠在當天踏進天安門廣場。

與之對應的是中國當局對此事的反應及可以預見得到的鎮壓,北風告知德國之聲,他們強調此次行動"合憲合法",但草案發布後,他的郵箱已遭受攻擊,不過這並不讓他擔憂,中國當局的反應將為方案作出一種特別的"認證":"他們很快會做出反應,大規模壓制是意料當中的,也是需要的效果,在整個動員過程消耗他們的維穩力量也是活動設計目標之一,在我看來,他們會壓制到什麼程度,外界會做出何種反應最為關鍵。"

作者:吳雨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