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金正恩鞏固手中權力

2013年12月13日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進一步鞏固了手中權力。朝中社報導,該國曾經的二號人物、金正恩姑父張成澤"從事顛覆國家陰謀活動"被判死刑並已執行。分析認為,此舉將加強軍隊和執政黨北韓勞動黨對金正恩的忠誠度。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兩年前,已故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入殮的時候,8名男子陪伴走在靈車左右。走在靈車左側的是北韓軍隊的4名代表。其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北韓人民軍總參謀長李英浩(Ri Yong-ho) ,走在他身後的是人民武力部部長金永春(Kim Yong-chun)。半年後,北韓勞動黨中央政治局以健康為由,解除李英浩的一切職務。之後又有傳言說,李英浩在同安全部隊的交火中被擊斃。金永春則於2012年4月被免去了人民武力部部長職務。

北韓8日召開勞動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宣佈張成澤犯有反黨反革命行為,解除一切職務,並開除黨籍。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當時在右側「扶棺」的4個人分別是北韓黨和國家領導人中的代表。其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金正恩,緊隨其後的是北韓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金正恩的姑父張成澤(Jang Song-thaek)。如果韓國情報部門掌握的消息屬實,張成澤先被免去黨內外一切職務,11月以來他已經不再公開露面。有消息稱,張的兩名親信以「反黨」和「腐敗」的罪名被公開處決。

張成澤事件的獨特性

北韓觀察人士們認為,北韓黨內正在進行一次系統性清洗。韓國方面的消息稱,金正恩掌權後已經撤換了一半的黨政軍幹部。金正恩的用意很明顯,新指定的領導幹部不再忠於金正日,而是忠誠於金正恩。而這一清洗手段當年也被金正恩的父親金正日在北韓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去世後使用過。

當時「扶棺」而行走在金正恩後面的正是張成澤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KCNA

儘管如此,張成澤被「清洗」仍然屬於一個特例。張成澤與金正日的妹妹金敬姬(Kim Kyong-hee)結婚時間長達40餘年。金正日中風後,張成澤夫妻「代理朝政」,並被金正日秘密委託防止其死後各種政變可能的出現,協助自己最小的兒子金正恩順利接班。作為北韓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張成澤是北韓名副其實的「第二號人物」。他負責維護同北韓最重要的「夥伴」——中國之間的關係。

崔龍海的「崛起」

今年年初以來人們越來越少看到張成澤出現在金正恩身邊。張成澤的妻子金敬姬以治病為由離開北韓。與此同時,崔龍海(Choe Ryong-hae)陪同在金正恩身邊的現象越來越常見。63歲的崔龍海被任命為北韓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擁有次帥軍銜。崔龍海的任務是擴大黨對軍隊的影響力。他也由此在北韓勞動黨內成為張成澤最直接的對手,因為張成澤在軍隊裡也擁有著廣泛的人脈。

崔龍海的「崛起」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根據脫北者經營的線上報紙「今日北韓」(Daily NK)的報導,崔龍海在軍隊的威望不足。很長時間以來他只是擔任金日成社會主義青年同盟第一書記的職務。韓國一名議員說:「很顯然張成澤在同崔龍海之間展開的權力爭鬥中失敗了。」

韓國世宗研究院(Sejong Institute)研究員鄭相昌(Cheong Seong-chang)分析認為,崔龍海能躋身北韓權力中心源於其家庭背景。崔龍海的父親在對日遊擊戰中成為北韓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的親密戰友。崔氏家族也由此在北韓政壇成為緊隨金家之後的第二大勢力。
由於家族顯赫,崔龍海36歲就進入中央政治局。2010年以來他成為北韓中央政治局和中央軍委當中唯一一名非金家成員,並最終成為北韓最高領導人的左右手。今年5月,崔龍海作為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特使訪華,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遞交金正恩的書信。當時外界就認為,張成澤作為輔佐「小皇帝」的「攝政王」身份已經終結。

不明的經濟政策

北韓問題專家們紛紛開始猜測未來北韓將採取怎樣一種經濟路線。被處決的張成澤被看作是經濟改革的支持者。2004年他曾經因為支持經濟改革而同金正日發生爭執,也由此遭到過軟禁。不過,金正恩似乎也願意推進經濟改革。不久前北韓為了提高出口行業的生產效率而大幅提升了紡織業的薪水。另外,為了擺脫中國的影響,金正恩也希望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資。儘管如此,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經濟改革在北韓恐怕還是難以實現。

北韓計劃建成14個新的經濟特區。改革僅限於在一定的地區範圍內,而且還會受到領導層嚴格的監督與控制。金正恩上台後還加強了邊境管理,公開處決普通北韓人的消息數量也較從前增加了很多。當局指責這些北韓人收看韓國肥皂劇和電影。金正恩也由此被看作是金日成和金正日殘暴「金氏王朝」統治的「好學生」。

作者:Martin Fritz 編譯:洪沙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