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金磚國家批單邊關稅 川普揚言加徵10%

周子馨 美聯社、路透社
2025年7月7日

今年的金磚峰會在中俄兩國領導人缺席的情況下格外黯淡。金磚領袖關切川普關稅、美國對伊朗的襲擊以及以色列在中東的軍事行動。川普則揚言對與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結盟的國家加徵10%關稅後遭到反駁。

圖為金磚國家領袖大合照,背後有金磚國家的英文縮寫字母BRICS
金磚國家領袖大合照,東道主、巴西總統盧拉站在中間圖片來源: Silvia Izquierdo/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川普週日(7月6日)晚間在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發文稱,「任何與金磚國家(BRICS)的反美政策同一陣線的國家,都將被額外徵收10%的關稅。這項政策將不會有任何例外」。但他並未進一步說明所謂的「反美政策」指的是什麼。

中國周一對川普的言論做出回應,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關於(川普提出的)加徵關稅,中方已經多次闡明立場,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

稍後,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也表示,「我們確實看到了川普总統的相關表態,但必須指出的是,金磚國家這一組織的獨特性在於,它是由一群在如何基於自身利益進行合作方面擁有共同立場和世界觀的國家組成的。」 「金磚框架下的合作,從來都不是、也永遠不會是針對任何第三國的。」

川普發佈相關貼文前,金磚國家在聯合聲明中稱,成員國對「關稅上升表示嚴重關切」,並指出這些措施「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

金磚國家強調,這些限制措施「威脅全球貿易、破壞全球供應鏈並帶來不確定性」,呼籲恢復世界貿易組織解決貿易爭端的功能。雖然內容直接並未指名美國,但顯然是對著川普政府喊話。

聲明中也提及今年6月伊朗與以色列的衝突,並指針對伊朗民用及「和平核設施」的攻擊違反國際法。這份31頁的聯合聲明僅在一處提及烏克蘭的名稱,並強烈譴責了烏克蘭5月底對俄羅斯基礎設施及平民的攻擊,但並未批評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

此外,身為東道主的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在金磚峰會的開幕式上,抨擊了北約國家此前宣佈將在2035年前大幅增加國防開支的計畫,稱「投資戰爭總是比投資和平來得容易」,形容國際法已變成了「一紙空文」,這個立場隨後也反映在金磚國家的聯合聲明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未親自出席今年的金磚峰會,而是派總理李強參加。李強稱金磚國家是「全球南方第一方陣」,「應堅持獨立自主,展現責任擔當,在凝聚共識、匯聚合力方面拿出更大作為,努力成為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的先鋒力量」。他還說,在當前全球保護主義抬頭之際,金磚國家應團結維護多邊主義。

俄羅斯總統普丁亦未實際到場,僅透過視訊參與。普丁在演說中主張,新崛起的經濟體應更積極使用本國貨幣展開貿易往來,並呼籲金磚各國之間增加雙向投資、建立金磚國家的投資平台和結算體系。

俄羅斯總統普丁透過視訊出席裡約金磚峰會圖片來源: Mikhail Metzel/Sputnik Kremlin/AP/dpa/picture alliance

川普關稅讓金磚成員自顧不暇?

雖然盧拉週日呼籲要改革由西方主導的全球機構,但巴西如今正極力避免成為川普政府提高關稅的目標。

裡約熱內盧聯邦農業大學的教授加西亞(Ana Garcia)表示,在川普重返白宮後,巴西決定將金磚峰會的焦點放在較不具爭議的議題上,例如促進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關係和全球衛生。

加西亞指出:「巴西希望儘量減少損害,並避免吸引川普政府的注意,以防對巴西經濟造成任何風險。」

川普曾威脅,若金磚國家採取任何試圖削弱、取代美元的措施,將對該組織徵收100%的關稅。去年在俄羅斯喀山舉辦的金磚峰會上,俄國曾提議發展出一個替代體系來取代由美國主導的支付系統,以繞過西方對莫斯科實施的經濟制裁。

然而,當前包含中國、巴西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正在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對於可能激怒川普的行動也抱持謹慎態度,因此在面對來自美國的一系列地緣政治和經濟挑戰時,金磚國家顯然未能發出一致的回應。

舉例而言,雖然金磚峰會發佈了一份措辭強烈的聯合聲明,表達了對和平用途的核設施遭到襲擊的「嚴重關切」,但與伊朗簽署合作協議的金磚成員國——俄羅斯和中國,當時並沒有為德黑蘭採取任何實質性作為。

在川普的對等關稅問題上,儘管金磚國家佔全球人口的40%,且按照購買力平價(PPP)計算,佔全球GDP的比例超過35%,但仍未能凝聚起來共同與美方談判。

印度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RF)專家潘特(Harsh V. Pant)指出:「整體而言,這些國家接觸川普政府的方式非常務實,不是在一些大原則上與之對抗。」

潘特補充道:「如果看(金磚成員國)言辭和實際情況,會發現目前俄羅斯和中國更傾向與川普達成雙邊協議。俄羅斯與川普正就歐洲安全架構展開合作,中國則尋求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印度也有意與美國簽署雙邊貿易協定。」因此當前並無法看到太多金磚國家集結對抗美國的案例,「因為它們都在推動雙邊協議」。

金磚國家添五名新成員 中國領頭抗衡西方

01:3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金磚影響力取代西方聯盟?

由於七大工業國(G7)和二十國集團(G20)等主要經濟體論壇也存在內部分歧,加上川普奉行「美國優先」政策,金磚國家的擴展看似也為外交協調開闢了新的空間。

不願具名的巴西外交官向路透社表示,「部分國家留下的空白幾乎瞬間被金磚國家補上」,他認為,儘管權力依然集中在G7,「但它已不再擁有曾經的主導地位」。

盧拉週日在開幕演說上將金磚國家與冷戰時期的「不結盟運動」作類比,當時多個開發中國家採中立主義,拒絕加入兩極化的西方世界與共產集團任何一方。

盧拉對與會領袖表示:「金磚國家是『不結盟運動』的繼承者......在多邊主義受到攻擊時,我們的自主性再次受到挑戰。」

金磚國家至今仍難以取代由西方主導的多邊機構。就根本而言,金磚國家更像是一個鬆散的集團,而不是像歐盟這樣的區域聯盟,或類似北約的軍事聯盟。隨著成員國增多,想達成共識變得更加複雜。

金磚國家提出最野心勃勃的計畫就是在2015年成立的新開發銀行(NDB),旨在作為世界銀行等機構的替代方案。新開發銀行在資助開發中國家的基礎設施上取得了一些成功,並使用當地貨幣融資,但由於規模較小,不太可能挑戰世界銀行和全球金融體系的地位。

金磚國家在2015年成立新開發銀行(NDB)圖片來源: Fang Zhe/Xinhua/IMAGO

金磚內部分歧影響團結

金磚國家內部的區域衝突分歧也依然存在。印度智庫學者潘特指出:「問題在於,現在俄羅斯在挑戰其他國家的主權;中國也在挑戰印度及其他一些國家在海洋空間的主權。」

中國與印度之間有邊界爭端,且中國近期在巴基斯坦及印度的衝突中選擇支持巴基斯坦。潘特表示:「印度和中國之間有相當大的分歧......中國仍然對印度崛起及其在全球秩序中的角色感到不安。」

儘管如此,專家仍認為本屆金磚峰會對於成員國來說依然相當重要,尤其在川普關稅引發全球貿易不穩定的背景之下。聖保羅大學金磚國家研究小組研究員沙伊德爾(Bruce Scheidl)稱,這次峰會為新興國家提供了最佳的機會,有助於它們尋求替代方案,並實現經濟夥伴關係多元化。

DW記者Wesley Rahn對此文有貢獻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