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金融危機十周年 -人們汲取了哪些教訓?

Andreas Becker
2017年7月5日

十年前,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一年後,隨著雷曼兄弟宣告破產,一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那麼,今天的政界和金融界從那場金融災難中吸取了哪些教訓呢?

New York City Lehman Brothers Zentrale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M. Altaffer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7年4月,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倒閉,緊接著六月份兩家對沖基金宣佈破產時,當時除了專業人士,這些事件並沒有引起廣泛關注。

然後不久之後,也就是當年的七月底,美國高風險房屋貸款導致的次貸危機就波及到了德國。杜塞道夫的IKB銀行投機失敗損失慘重,聯邦政府以稅款和國家保險提供支持,才得以度過難關。

時任聯邦銀行總裁、現任瑞士銀行巨頭UBS總裁的阿克瑟‧韋伯(Axel Weber)說:"對德國來說,這只是金融危機的開始,後來政府參與的救援行動越來越多。"

金融界得到了那些教訓?

2008年九月,雷曼兄弟投資銀行宣告破產。當時人們普遍擔心,整個金融界將遭受滅頂之災。

韋伯說:"當時,德國聯邦議院以史上最快的速度通過了一項新法律:穩定金融市場法。""投放總資金四千八百億歐元。四千億做擔保,大約八百億歐元是注入銀行的資金。"

直到今天,世界仍未能從這場金融危機中恢復元氣。那麼,世界從這場災難中又學到了什麼呢?這是法蘭克福金融學院一次研討會上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趨於穩定 但尚未穩定

"表面看來,金融行業的局面比以前穩定",黑森-圖林根州立銀行總裁,同時也是德國公立銀行聯合會主席的郝伯特‧漢斯‧格林科(Herbert Hans Grünther)說:"但細究之下,金融市場是不是真的穩定就很值得商榷了,南歐國家的情況就很能說明問題。"

西班牙人民銀行被閃電收購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ROPI

七月底,義大利政府宣佈解散兩家地方銀行。這兩家銀行已陷入困境,但對整個金融體制影響力又不是很大。對於納稅人來說,解散兩家銀行共耗費了大約170億歐元。今年六月,西班牙人民銀行(Banco Polular)突然遭變賣,買家只需支付象徵性的一歐元。所幸這次銀行易手,納稅人無需為之買單。

歐盟破產處理機構SRB的負責人埃爾克‧柯尼希(Elke König)當時參加了連夜舉行的緊急會議。她回憶說:"西班牙的這次銀行破產事件中,我們無疑很幸運。"因為,當時很快就找到了願意出手的買家Santander銀行。

如果沒有Santander銀行及時收購,第二天金融市場會做出如何反應,簡直是無法想像的。因為當時已經沒有時間去制定其他營救方案了。柯尼希說:"誰都不應當在周二晚間開始想辦法,並期望周三早上就能想出辦法來。"

危機尚未結束

對於UBS總裁韋伯來說,時間壓力本身就足以說明,金融業還遠未恢復正常。"我們仍處於危機的解決過程中,而不是已經度過了危機。只有壞賬得到處理,損失得到彌補之後,才能說已經度過了危機。"

這一過程還要持續多久,目前不得而知。歐洲各銀行仍在受央行低息政策的困擾,而歐洲經濟也仍處於徘徊不前的狀態。

德國聯邦銀行簽總裁韋伯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

不過,無論如何,現在對銀行的監控要比以前改進了許多。但銀行所面臨的官僚障礙也比從前多了許多。第一份規範銀行自備資金的國際標準(Basel 1)發布於1988年,當時篇幅只有三十頁,其2013年的後續版本(Basel3)則已厚達600頁。而美國的多德‧弗蘭克法案則足有三萬多頁。

作為一家世界性銀行的總裁,韋伯表示:"我曾統計了一下UBS每年收到的關於銀行管控條例的問詢,結論是每年介於五萬到六萬。"

重新國有化?

德國商業銀行董事會主席馬丁‧奇爾科(Martin Zielke)表示,儘管如此,銀行界也不應當要求政府減少管控,而是應當在國家和國際層面上使各類管控規定更為協調。

奇爾科很擔心出現"管控重新國有化"的趨勢。柯尼希也表示:"但願我們不會聽之任之,盲目接受,否則又會回到從前的狀態。"也就是危機發生前的狀態。

本周末在漢堡舉行的G20峰會或許會展現大國間的交流和溝通渠道是否暢通。至少在以前,峰會曾經也是處理危機的論壇:第一次是在1999年作為對亞洲金融危機的後續反應,然後是2008年金融危機時商討對應措施。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