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營運鐵達尼號沉船潛艇游覽項目的私人公司周一(6月19日)表示,一艘小型潛艇在大西洋靠近加拿大東南部海岸的水域失蹤。
這家名為「海洋之門探險」(OceanGate Expeditions)的私人公司發布了一份簡短聲明表示,已經與相關潛艇失去聯繫,目前正在「調動一切選項」以營救失蹤人員。
美國海岸警衛隊表示正在鐵達尼號沉船殘骸附近的大西洋海底搜尋這一失蹤潛水器。
「美國海岸警衛隊的C-130搜救團隊正在距離科德角(Cape Cod)大約900海裡的區域尋找一艘逾期未歸的加拿大探險潛艇」,美國海岸警衛隊東北分區透露,一架具備水下探測性能的加拿大飛機也在協助搜救工作。
相關通告顯示,這艘從加拿大「極地王子號」科考船下水的21英呎潛水器載有5人,於周日早晨沉入水中1小時45分鐘之後失去聯繫。
「我們誠摯感謝一些政府機構和深海公司為了與潛水器重建聯繫而提供的鼎力協助」,營運商「海洋之門探險」公司的聲明寫道。
失聯潛艇載有5人,包括英國億萬富翁、探險家哈丁(Hamish Harding)圖片來源: Dirty Dozen Productions/PA Media/dpa/picture alliance 「搜救是一個挑戰」
美國海岸警衛隊指揮官、海軍少將約翰‧毛格 (John Mauger) 表示,未來幾天將有更多搜救資源到達。
毛格指出:「失蹤區域是一個偏遠地區,在那裡進行搜救是一個挑戰。但是我們在動用一切現有資源,以確保能夠找到潛水器的位置,救出被困人員。」
「海洋之門探險」公司的顧問康坎農(David Concannon)表示,從周日早晨6點開始計時,潛艇上所剩餘的氧氣差不多還能支撐96小時。他還補充道,有關部門正在努力調遣一輛可以抵達水下6000米深處的遠程操控潛水車,使其盡快到達失蹤地點。
價值不菲的潛艇之旅
根據營運公司提供的訊息,失聯潛水器名為「泰坦」(Titan),可以容納5個人——包括一名船長,一名鐵達尼號沉船專家,以及三名通常是付費參加的顧客。這種鐵達尼號沉船的觀光之旅持續數日,費用大約是每個人25萬美元。
「海洋之門探險」公司還會搭載考古學家和其他專家,去觀測沉船殘骸的腐蝕進程。
多年來,人們一直在對鐵達尼號的殘骸進行探索。圖中是1986年拍攝的殘骸畫面圖片來源: WHOI Archives/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Handout/REUTERS 英國億萬富翁也在潛艇中
定居在阿聯酋的英國富商和探險家哈丁(Hamish Harding)周日曾經在社媒上發帖,分享了他即將登上潛艇的照片。
「我非常自豪地宣佈,我參加了(海洋之門探險公司的)RMS TITANIC探測行動,將作為任務專家搭載潛艇下潛到鐵達尼號。」
哈丁旗下的公司Action Aviation也證實了他人的確在潛艇上。
憑借海灣地區商務航空業務而發家致富的哈丁本人也是一位深海探險的狂熱愛好者。他曾經三度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兩次是因為在全海洋深度下行駛的最長距離和在全海洋深度下停留的最長時間。
2021年,他和維斯科沃(Victor Vescovo)乘坐一架雙人潛水艇,潛入了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挑戰者深淵(Challenger Deep),那裡是全世界海洋最深點——海平面下11000米。相比之下,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為8848米左右。
著名的鐵達尼號由英國建造,在當時被視為豪華郵輪的新標桿,但是在1912年駛往美國的處女航半途中撞上冰山,隨後沉沒。
鐵達尼號的故事被不少作者寫入了紀實類和小說類文學作品,同名電影也在1997年登上大銀幕。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越來越大的郵輪去渡假、周游世界。它的受益者是誰?又有怎樣的負面影響?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W. Grubitzsch 越來越多的遊客乘坐郵輪周游世界。今年據悉郵輪遊客會超過2500萬人次。僅英美Carnival 一家郵輪公司2015/16年就創下160億美元的經營額。
圖片來源: TUI Cruises按遊客人數計算,全球最大的郵輪旅遊公司均來自美國,德國頭號Aida也是美英Carnival旗下的子公司,而該行業的龍頭則是Royal Caribbean,其載客量是Aida的三倍。德國旅遊公司TUI 擁有的Cruises每年為870萬遊客提供服務,也不過是Royal Caribbean的七分之一。
郵輪業的復興給船主和造船廠都帶來福音。歐洲具備生產這種大型郵輪的船廠只有德國的Meyer-Werft, 義大利的 Fincantieri以及法國的STX。亞洲造船廠雖然正迎頭趕上,但品質標準離歐洲生產的郵輪還差一截。
圖片來源: Meyer Werft歐洲造船廠的訂貨單如雪片飛來,船廠的產量供不應求。 德國的Meyer WerftBoom直至2023年前已完成超負荷訂貨。2017年至2026年間,全球將有97艘新郵輪首次下水,耗資總額530億美元。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I. Wagner並非造船廠獨自完成全部郵輪的製造,就德國而言,為郵輪供應配件的人數高達7萬,是造船產業本身就業人數的3倍。為 Meyer Werft提供配件的供應商也高達800家。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B. Wüstneck2015年,歐洲郵輪旅遊創造了410億歐元的價值,全球範圍內創造的新價值更是1170億美元。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B. Marks每天工作14小時,每周72小時,這在郵輪上純屬正常。即便這樣,工作人員的薪水也很低廉。怎樣做到這一切?不難!德國的郵輪毫無例外地都在國外註册。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C. Charisius當然郵輪停靠在港口要交納停泊費,也有遊客下船觀光,但他們很少在當地消費,因為郵輪旅遊都是全包性質的。因此當地人並不喜歡大批量從船上湧進市裡的客人。8月的周末,每天都會有5艘郵輪停靠西班牙島嶼馬略卡( Mallorca)的帕爾馬市(Palma),一天就給城市增添兩萬不怎麼消費的客人。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Warnecke這樣的大型郵輪改變了當地的市容景觀和市民生活。即便停靠在港口,發動機也不能停止工作,因為船上的客艙需要供電。在義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郵輪的駛入和停靠所掀起的海浪已對這座文化遺產水城構成了威脅。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 Merola造船業的博覽會 Seatrade Europe9月6日在漢堡開幕。人們展示了對環境和人體危害程度較輕的液化氣燃料動力郵輪。目前,大型郵輪一般都使用重油作為燃料,它們含高達4.5%的硫,對人體和環境都非常有害。造船業博覽會結束後,郵輪行業的聚會也將在漢堡開幕。
圖片來源: Seatrade Europe/Za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