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女排精神」為改革壯膽?

長平2016年8月23日

「女排精神」能否促進體制改革?時評人長平認為,舉國體制的弊端並不是它不能產生金牌,恰恰相反是它把國家變成了金牌孵化器,對普通民眾不公平。

Rio 2016 Olympia Volleyball Damen China Jubel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oa/Y. Xiaoping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遊泳選手傅園慧以率真可愛走紅網路,《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傅園慧們對成績與獎牌的坦然,才是真正的大國心態》,稱"愈發平和、理性的社會心態更源於國家整體實力的增強。這些年來,中國在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發展勢頭強勁,也給國人帶來了自信"。有輿論稱,中國終於走出了"體育強國"的迷夢。

可是,中國女排在裡約奧運會上的奪冠,似乎讓人們回到了"純真的八十年代"。"女排精神"在輿論空間震耳欲聾,國家媒體再次喊出了"民族魂"--讓旁觀者有一種借屍還魂、鬼魂纏身的感覺。幾十年前的宣傳話語一直在那裡等著上場,新華社發表評論稱讚主教練郎平說:"在中國女排最需要、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她一次又一次放棄個人利益,不計榮辱得失,毅然走向一線,擔當起國人的期望與重任。"

這種源自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宣傳話語並沒有因為鏽跡斑斑而變得些許珍貴,它照樣謊話連篇、漏洞百出。它假裝不知道,"中國女排最需要、祖國最需要的時候",顯然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可那時郎平率領美國隊打敗了中國隊,被愛國者稱為"叛徒"。郎平也沒有"不計榮辱得失",她不僅在當年國家需要她當體制官僚的時候跑去了美國,而且在本屆主教練上任時也和體制討價還價,據稱直到最後時刻仍不松口,終於獲得體制承諾給她對女排選人用人的絕對話語權、搭建復合型教練團隊及改變國內職業聯賽規則等等與現有體制大相徑庭的做法,而且要求體制從人財物方面全力支持。這些就是她作為一個職業運動員和教練的"榮辱得失"。

舉國體制不利於奪金?

民間輿論正在填補舊式宣傳話語的漏洞。在微信朋友圈傳得最廣泛的話語之一,是說郎平通過上述態度強硬的談判,突破了體制的桎梏。而且,女排是中國幾個球類中唯一靠贊助和聯賽經營就能自負盈虧的項目,這枚金牌沒有用納稅人的錢去換。或者更直白地說,郎平把自己在美國學到的東西奉獻給了祖國,以國際經驗把中國女排帶出了低谷。

這些言論的指向不言而喻,是希望以此為例促進體制改革。體育競賽的舉國體制被廣為詬病,改革呼籲從未停止。但是,近年來改革話語幾乎成為禁忌,政治上更現保守倒退跡象。"改革才有希望"之類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流行話語趁機壯膽,帶有強烈的政治期待。

不過,這些論述也有漏洞。當年的"女排精神"顯然是舉國體制的產物,郎平也是這種體制中的成功者和受益者。她個人後來的確突破了體制,並再次回歸給中國女排注入了新鮮血液。但是這並不是奧運冠軍的必要條件,否則我們無法解釋當年的東德和蘇聯以及今天的中國都是金牌大國。舉國體制的弊端並不是它不能產生金牌,恰恰相反是它把國家變成了金牌孵化器,為了一個政治集團的利益而傾力奪冠,儘管造就了眾多鼓舞人心的運動冠軍和"××精神",但是對更多的民眾並不公平。

國際賽場上的運動員往往歷經磨煉,挑戰人類的體能與意志,也能呈現團隊合作精神的可貴,因此總是激動人心。以國家名義組隊的競賽,難以避免地點燃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火花。這些火花成為美景還是火災,映照出一個國家的政治文明和國民教育。每個人對非"女排精神"都可以有自己的闡釋,但是國家宣傳機器歡迎並利用這些激情。新華社毫不客氣地宣稱:用"女排精神"去實現"中國夢"!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